2013年林业科技成果公报

中国林业网 http://www.forestry.gov.cn/2014-04-03来源:科技司
【字体: 打印本页

  
 

 
森林培育
 
单位名称: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1.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首次采用畦垄沟膜育苗技术进行种子播种繁育砧木苗,有效防止了幼苗日灼,成苗率达98﹪;采用带木质芽接,嫁接成活率达到92.5﹪,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良种苗木繁育技术。总结出的旱地果园覆草、起垄覆膜关键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有机质含量从0.7%提高到1.2%左右,果园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提高6%。集成示范了整形修剪、辅助授粉、树盘覆草或覆膜、花果管理、晚霜预防、病虫害防治等优质丰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使项目区示范园盛果期亩产量达到10001500公斤。开展了日光温室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筛选出了适宜日光温室栽培的品种4个,上市时间提早1821天,经济效益比露地提高810倍,为果农进行高效栽培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典范。
成果转让联系人:李睿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31-8310070
联系人邮箱:532009374@qq.com
 
 
 
单位名称: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09.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通过对全省82县市区经济林发展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对武都等21个县市区进行重点调查,共收集各类调查报告、单行材料等14937.5万字,调查表格556份,各类图纸56份,图片资料1445张。通过调查分析,指出了科技推广跟不上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尚不完善、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种苗繁育体系建设滞后、采后环节薄弱和管理体制不顺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了《关于加快我省经济林产业化发展的调查报告与政策建议》和《甘肃省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推广调查报告》成果,为编制《甘肃省100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和《甘肃省100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科技支撑实施方案》提供了决策依据。研究成果对新时期构建甘肃特色经济林果产业体系和促进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 李建红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8310070
联系人邮箱:linyegs@163.com
 
 
单位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单位:国家林业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该项技术有效解决了农田防护林胁地和产量影响评估等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平原区粮食产量和农田防护林管理水平具有一定作用。该项技术采用林网生态干涉势模型,准确评估了林带对环境因子场、资源分布梯度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范围,从而提出了农田防护林负面效应的调控技术,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更为深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采用根障和修枝两种调控措施后,能够缩小农田防护林负面影响范围0.1-0.4 H,根障处理技术有效改善了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增加小麦产量1.05-12.06%,林网内农田减产区减少80%;通过对防护林进行修枝,增加农作物光接受量,农田光辐射强度提高6.8%,小麦产量提高4.0%。该成果对于减少农田林网胁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黄淮海粮食主产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338250
联系人邮箱:bjlydxzh@163.com
 
 
单位名称:贵州省森林资源管理站
推荐单位: 
研究起止时间:2006.4 2013.6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充分利用本项目研建的经过适用性检验的贵州主要乔木树种(组)的49个数表模型,按照地方标准相关文件和规程规定的程序,编制37个省级地方标准,形成了覆盖全省主要森林树种(组)的林业数表地方标准体系,所编制的了37个省级地方标准名录。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8516581897
联系人邮箱:zlhc2003@126.com
 
 
 
单位名称: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贵州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6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森林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最主要的部分,研究森林土壤不同形态碳、氮含量,为了解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机制,预测土壤碳储量提供基础数据。本项目以贵州黔中地区马尾松、杉木纯林为对象,研究不同森林类型组成差异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马尾松、杉木纯林土壤中不同形态碳的含量,探讨土壤中碳素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增强碳素在不同森林类型土壤间储量与变化的认识,探索土壤碳库动态变化规律及稳定性指标,为森林的健康经营提供理论支撑,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实施中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提供参考。
成果转让联系人:姜霞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851-392374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美丽梧桐(Firmiana pulcherrima Hsue)为梧桐科落叶乔木,是有发展前景的景观绿化树种。项目开展了美丽梧桐野生资源调查,选择优良母树,采种育苗,建立采穗圃3.3亩和育苗圃2亩,通过开展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技术研究,培育种子苗1.1万株,扦插苗10.5万株,营造试验林37亩,一年内保存率达81.02%;总结了扦插育苗、人工造林等技术报告,发表论文2篇。美丽梧桐的人工培育,为城市绿化增添了优质的景观树种,而且保护了现有的美丽梧桐资源,前景无限。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0.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项目通过开展沿海防护林适生树种调查,筛选出了27种沿海防护林适生树种,开展了银叶树、琼崖海棠等海防林树种的育苗技术研究,培育乡土树种8.1万株;开展5种木麻黄更新改造模式造林试验,通过构建海南沿海防护生态景观评价体系,筛选出木麻黄+椰子+大叶相思+琼崖海棠及大叶相思+木麻黄2种混交更新模式,建立试验林980亩。为海南沿海防护基干林带的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撑,是改善我省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和举措,是构建我省沿海地区的保安林、沿海人民和林业建设的迫切要求,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项目自广西引进四季桂等桂花品种,开展桂花种子和扦插育苗技术研究,培育桂花苗木32万株,总结了桂花在海南的育苗技术,其中用种子育苗时,以100/m2播种量点播或条播在微酸性土壤中,桂花出苗表现效果最佳;扦插时选用在35月份截取插条,以100mg/LNAA浸泡2h后扦插于河沙:表土以23比例的混合基质,扦插后对苗床进行全封闭(或半封闭)处理,其中以1500/m22000/m2的密度进行扦插,出苗效果虽表现良好;并对四季桂等12个桂花品种在海南的生长习性进行了试验观察,可向全省提供优质、高产的桂花苗及栽培技术,为城市绿化增加优质的园林树种,为加快建设生态型城市、建设生态省做贡献。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0.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和花梨(Ormosia henryi Prain)均为我国保护植物,且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长期以来的研究大部分只关注于树干部位的价值开发。项目分别从土沉香叶、花梨叶中分离和鉴定出48种、39种化学成分;通过实验得出了土沉香叶的最佳干燥温度及最佳失水率范围;选择出土沉香叶与花梨叶较好的混合比例,试制枕头500个;总结出了土沉香-花梨叶片保健枕头的制作工艺;发表论文3篇。项目实施拓宽了土沉香和花梨的用药部位,能够促进土沉香和花梨种植业的发展,对保护其种质资源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0.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卡瓦胡椒(Piper methysticum Forst)是胡椒科多年生直立灌木类药用植物,在国内其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尚未解决。项目引进优良种源,定植苗木950株,建成采穗圃1.5亩、育苗基地4.2亩;开展无性繁殖育苗技术研究,扦插育苗生根率达87.3%,培育幼苗10.6万株;建立卡瓦胡椒纯林,以及与花梨、檀香幼林、椰林间种等种植模式共120亩;进行了卡瓦胡椒根、茎及全株的化学成分含量分析;总结了卡瓦胡椒培育技术。项目实施为解决国内卡瓦胡椒医药、保健品生产企业解决植物原材料问题奠定了基础。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杜鹃花属是杜鹃花科中种类最多、最富特性的一个大属,在我国种类繁多,分布较广。杜鹃花烂漫迎春、绚丽多姿,是绿化、美化最理想的树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市场上有着巨大的产业发展前景。本项目通过在我省范围内对杜鹃花种源的调查了解,收集我省野生的杜鹃花10个种进行栽植保存,建立标本室,确保种质资源保存库成为收集我省杜鹃花属植物种类丰富、材料众多、资料完整、鉴定准确的种质收集保存基地。同时开展繁殖技术研究,培育优质种苗。项目实施对加速和促进林木遗传改良进程,推动珍贵植物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创新,提高良种繁育水平,摸索种质资源基地建设和经营管理经验,提高林业科技含量,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桉树枝瘿姬小蜂是桉属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目前该虫已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广东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主要危害桉树的嫩枝、嫩芽,受害部位肿大、变形,导致枝叶变小,树冠成丛枝状,生长停滞。以一年生左右幼林受害最重,植株受害率达100%,受害林分不能成林,林木产量严重下降。本研究在对该虫在海南危害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采集样品制作虫体及危害标本,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合田间药效测定,获得高效复配配方4个,分别为阿维菌素:辛硫磷=7:1,功夫:啶虫脒=3:49:212:1,建立了一套桉树枝瘿姬小蜂化学防治体系,根据桉树枝瘿姬小蜂的不同虫态选用相应的药剂,对加快我省桉树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07.9 2009.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及对天然林的过度采伐等,天然林面积锐减,部分物种、遗传基因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海南原有的许多珍稀树种由于不适应新的环境而濒临灭绝。本项目开展了海南岛珍、稀、濒危树种的种源调查,建立采穗圃10亩,良种繁育苗圃50亩,开展了种子及扦插育苗技术研究,培育苗木51.7万株,营造了坡垒、青皮、母生、油丹等试验林106亩,成活率达90%以上,丰富和保护了我所树木园中的珍、稀、濒危树种。通过项目实施,推动了我省珍、稀、濒危树种的大量种植,有利于挽救和发展我省珍、稀、濒危树种。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09.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诺丽果(Noni)是海巴戟天(Morinda citrifolia)的俗称,在我国仅海南岛有分布,是珍贵乡土树种,既是经济林树种,又是海防林树种,可作为我省沿海地区防护林建设的一个新树种。本项目引进和收集了3个诺丽果种源并进行了筛选,建立种源圃5亩;开展了种子活力试验、种子育苗技术研究、结果量与生长势因素相关性分析;建设育苗基地18亩;培育种苗10.2万株;总结出了一套诺丽果种子育苗技术。项目实施可为诺丽果产业发展提供原料林,既保护了海南乡土树种资源,又能有效降低因使用外来树种所产生的生态安全隐患。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水生植物能吸收、转化底泥和水中氮、磷等有害物,抑制水藻生长,促进水体自净。本项目通过引进130种水生植物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通过多指标筛选出了白花梭鱼草、花叶芦竹等16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水生植物,选择适应海南生长和对治理水体污染效果好的优良水生植物品种,建立繁育试验地,开展了繁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为综合治理水体污染和美化水体景观提供良种水生植物的良苗,把自然环境治理得更优美、舒适。可以为海口市有名的“臭水沟”和“臭水沟”的源头,东湖西湖的综合治理,水体景观建设,提供栽培技术和种苗资源,为海南的湿地和有关污水治理、水体景观建设提供服务。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金不换(Stephania)是防己科千金藤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可用于医药、观赏等多个方面。项目通过调查金不换资源,收集本土金不换种源2种,建立金不换采穗圃2亩,建立育苗基地15亩;开展金不换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培育金不换扦插苗5.05万株,扦插苗成活率63%;生产盆栽苗5200株,盆栽苗成活率达到100%;总结和制定了金不换扦插育苗技术与盆栽技术的操作规程。项目实施后,可向海南苗木市场提供金不换扦插苗和盆栽苗,并向社会推广金不换的育苗、栽培及盆栽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项目组通过独占春、美花兰等67个野生兰原生种,建立了野生兰种质资源基因库,并进行了驯化。对6个野生兰原生种进行无菌播种,平均增殖倍数达3.54.5倍,组培苗生根率100%,组培苗移栽成活率92%,大棚移栽成活率95%;建立了海南野生兰珍稀品种组培苗栽培示范大棚3亩,从而筛选出部分珍贵野生兰杂交新种,批量推出市场,形成组培、栽培、销售良性循环,推动野生兰花又好又快发展。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河北省承德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推荐单位:河北省林业科技处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1.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优良绿化树种的引种试验研究"课题组分别从内蒙古包头、新疆喀什、吉林集安、天津蓟县等地引进碧玉杨、圆冠榆、无琼花、金枝国槐、扶芳藤、天女木兰6个乔、灌木及藤本植物,在承德市董家沟中心苗圃、承德县上板城苗圃、隆化苏木营林场、宽城县板城苗圃进行多点引种试验,对上述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提出了该区域碧玉杨栽植的最佳造林密度是:4×4m,在此密度下造林后一年生碧玉杨扦插苗最高4.5m,地径3.8cm,胸径3.0cm;第三年(包括在圃地的一年生长)最大树高可达11.50m,最大胸径可达10.25cm,是对照新疆杨的1.82倍和1.9倍,基本密度达到0.425g/m3,纤维长度880цm,纤维宽度21.05цm,长宽比为41.80,为承德市园林绿化、速生用材林建设提供了优良树种。
成果转让联系人:03142251665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2251665
联系人邮箱:chengsehuoyan@sohu.com
 
 
单位名称:河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推荐单位:河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0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集成了无公害梨果生产中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采收等技术,并针对梨树树体结构、施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制定了2个地方标准;提出了适宜冀中南梨区的树形--开心形和单层一心形的树相指标,改善了树体内部的光照条件,解决了树冠郁闭、光照不足、结果部位外移及果实品质下降等问题;利用液体肥注射新途径,改进了施肥方法,提高了果实等级和产量。该项技术在河北省梨区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项技术成果的应用,可以促进我省梨无公害栽培及标准化生产,限制高毒违禁农药的使用,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该项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李利江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311-83017343
联系人邮箱:xmglk@163.com
 
 
 
    单位名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推荐单位: 
    研究起止时间:2012.1 2013.7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黄色、米黄色和绿色板诱捕绿盲蝽效果最好,土黄色色板诱捕二黄斑叶蝉效果最好;黄色色板诱捕二星叶蝉效果最好,深蓝色、天蓝色、深绿色、绿色、红色、黑色、白色色板诱虫数量少,且与米黄色、土黄色、黄色粘虫板间诱虫效果差异显著。米黄、黄色和绿色诱捕绿盲蝽效果最好,深绿、绿色、白色、土黄、红色居中,深蓝其次,最差的是黑色、天蓝色,且差异显著;土黄、米黄色诱捕二星叶蝉和二黄斑叶蝉效果好。黑光灯能够诱集到一定数量的绿盲蝽成虫。对葡萄二黄斑叶蝉若虫的室内触杀毒力比较:高效氯氰菊酯>苦参碱>吡虫啉。
成果转让联系人:余金咏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335-8058992
联系人邮箱:tiefenghu@126.com
 
 
 
单位名称:河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推荐单位:河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该课题针对河北平原速生杨人工林采伐更新手段单一、成本高、生产力恢复较慢的问题,选择优良杨树主栽品种107杨、中林46杨、廊坊杨为研究材料,采用4因素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影响根蘖苗生长的因素,确定了根蘖林留苗、定苗、施肥、培土等一整套培育技术方法和措施,探索出根蘖更新造林的新途径,具有创新性。通过采用根蘖更新新技术,3年生107杨试验林平均胸径达到14.2厘米,平均树高达到15米,每亩节约用水160m3,节约苗木、整地、浇水等造林投资415元,比植苗造林提高经济效益近3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本项目研究为平原速生杨采伐更新和节水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填补了平原利用速生杨伐根进行更新技术的一项空白,将对今后平原林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成果转让联系人:李占民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311-83997342
联系人邮箱:lzm_55@163.com
 
 
优质耐贮桃新品种-保佳红选育
 
单位名称:河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 
研究起止时间:1998.1 2013.9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该品种经过10余年的选育,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了母株为实生植株,并对其遗传关系进行了鉴定分析。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果实发育期为95天,比大久保早10天左右。(2)果实近圆形,果形端正,整齐度高;平均单果重218g,大果重404g;着色面积90%,色泽艳丽;果肉白色、有红色素、硬溶质、离核;风味甜略带酸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13.5%。无花粉。(3)该品种常温下贮存12天,10℃条件下贮藏18天,0℃下存放27天,可保持固有风味。(4)区域试验表明在河北中部、南部种植表现适应性强。该品种果实个大、果实鲜艳、品质优良、耐贮运,为优质耐贮运中熟品种,经济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312-752130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河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简介:探明了上述抚育措施对生物多样性、灌草生物量等的影响规律;从林龄、组成、比例等方面揭示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特征。为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的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 从根本原因上分析了抚育间伐对林内主要环境特别是光照环境的影响。2. 揭示了18年生华北落叶松林分不同强度间伐后的林分灌草多样性和生长的影响3. 研究了不同枝强度的效应4. 探索了修枝剩余物处理方式对林木生长及立地的影响5. 揭示了华北落叶松林进行了凋落物分解特征该成果构建了华北落叶松经营过程中的主要抚育技术,为华北落叶松的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指导,应用前景广泛。该项目可以在华北落叶松的适生区域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等省(市)应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312-752130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河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 
研究起止时间:2001.1 2013.8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用'空间隔离法'杂交育种,首次用AFLP技术鉴别并建立了'冬枣'×'临猗梨枣''冬枣'×'金丝小枣'2个枣杂交群体。并对这2个枣杂交群体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等性状进行了观察,摸清了抗病性、抗寒性的遗传变异规律。从紫枣中选育出枣丰产优质抗裂抗病制干新品种"紫珠""紫玲",其特点如下:紫珠:果实扁圆形、近圆形,果个大,脆熟期平均单果重27.5g, 可食率96%,脆熟期含糖量28.2%Vc含量377mg/100g,干枣含糖量75.6%。适合制干和加工。抗裂果,无铁皮病发生。果实9月中旬成熟,3年生平均株产4.6kg5年生平均株产32.5kg。紫玲:果实圆形或长圆形,果个较大,脆熟期平均单果重25.1g, 脆熟期含糖量28.5%,汁多,可食率96.4%Vc含量364mg/100g,干枣含糖量77.5%。适合制干和加工。果实9月上中旬成熟。抗裂果,铁皮病极轻。丰产性强,3年生平均株产3.6kg5年生树平均株产33.0kg"紫珠""紫玲"具有丰产优质抗裂抗缩果病特性,适合在河北省及全国枣适生区栽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67322186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河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 
研究起止时间:2009.7 2013.7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项目针对河北省苹果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其发展的关键要素及其优化配置措施,选题立项准确,研究科学,资料齐全,数据翔实,方法得当,符合鉴定要求。构建了河北省苹果生产总成本、效率与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典型案例解剖结合数据分析,揭示了河北省苹果产业生产效率与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明确了河北省苹果生产成本的构成体系,揭示了成本构成对收益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的关键要素。运用DEA模型和层次聚类法,分析了河北省苹果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探明了苹果生产效率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河北省苹果产业区域生产的潜在产能。基于苹果产业的环境竞争力、要素竞争力、产品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全国前7位苹果产能大省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河北省苹果产业效率与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的优化配置对策。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312-7526131
联系人邮箱:kjjt@hebau.edu.cn
 
 
单位名称:河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 
研究起止时间:2005.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以'雪青''新梨7''红香酥'等新品种为试材,围绕省力和高效这一核心问题,从苗木、幼树、初果期到盛果期定点、定园、定树开展了为期8年的研究工作。主要结果:1.构建了梨省力省工的瘦长小冠树形-圆柱形、适于机械化操作的宽行密株栽植方式以及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三者构成了梨省力化栽培新模式,节本增效效果显著。与较高管理水平和河北省平均生产水平相比,分别节省生产成本60.5%76.3%。并总结提出"大苗强干、早果控冠、沃土养根"的新栽培模式早果丰产技术理论。2.创立了适于圆柱形树形培养的大砧建园和中心干多位点刻芽促枝组合技术,人为调控梨树自然发枝习性,实现了早成形、早结果、早丰产的效果。3.揭示了新模式梨树从苗木、幼树、初果期到盛果期树相变化和产量形成特征以及树相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丰富了梨树栽培学理论,提出的省力高效栽培模式下'雪青'梨优质丰产树相指标,为梨园树体量化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我国是世界最大梨生产国,中国梨产量及效益对世界梨产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预见,随着这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栽培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必将大大提升我国梨产业发展水平,提高我国梨果的市场竞争力。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312-752130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河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11.4 2013.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研究项目为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太行山区优质茶树引种及技术推广示范研究"(13236405D)。研究工作始于20114月,止于201312。经过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分工协作,完成了项目任务要求,在太行山区阜平最北部(在北纬38°91′至北纬39°70′的区域)开展了茶叶种植研究并引种成功,创建了最宜种植茶种--龙井43;研究出适合的大棚栽培种植技术并进行推广;初步建立了茶种植网络平台--开放式教育培训;提出了普及茶文化提高人文素质,为我国北方山区茶种植及茶产业发展奠定精神基础,北方茶种植的关键是人才及技术培养,培养的核心目标是茶文化及人文精神的提高,太行山区茶产业的发展与推广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该研究在示范推广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成果转让联系人:赵艳红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312-7521132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推荐单位: 
研究起止时间:2003.1 2013.11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金秀'是用串枝红×金太阳选育而成的专用加工杏新品种。其主要特点为:①果实发育期72d 比串枝红早熟18天。②果个大平均单果重65.5g,最大果重106g。③外观美 果皮底色橙黄色,果面1/41/2着片状红色。④内部品质好 果肉橙黄色,肉质细密,韧性大,纤维细少,汁液较少,味酸甜、浓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离核,近核处果肉无软化和褐变现象。可食率95.80%。⑤耐贮运 果实带皮硬度12.9kg/cm2。⑥加工品质好加工杏脯出脯率为40%,杏脯色泽橙黄,颜色漂亮,透明度好,酸甜适口,味浓厚。⑦丰产 3年生树株产鲜杏13.5kg,折合每667m2产鲜杏450.2kg。高接5年生树株产鲜杏58kg,折合每667m2产鲜杏2579.1kg。⑧树势健壮 树体生长强,枝干、叶、果均无明显病虫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311-87659937
联系人邮箱:zhaoxiping2@163.com
 
 
单位名称:河北省张家口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河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6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推广应用冀西北浅山丘陵区旱地仁用杏造林保水应用技术、仁用杏造林及丰产栽培技术、仁用杏良种繁育技术。建设仁用杏良种繁育圃2公顷,繁育一级苗木12.2万株。项目共建设示范林72公顷,其中低产园改造37公顷,平均产量196.7公斤;新建示范林35公顷,平均高1.96米,成活率达到97%,保存率达到96%;辐射带动面积达1200公顷。项目对旱地仁用杏的繁殖、造林、管理、丰产各方面进行了研究推广;通过保水、增肥、修剪等综合管理技术,旱地仁用杏提前结果1--2年,到成龄树产量每公顷可达到715公斤。项目在同类研究中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项目研究适用于北方旱地仁用杏产区。
成果转让联系人:杨海廷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313-3230001
联系人邮箱:zjkslks@163.com
 
 
单位名称: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7.12013.10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明确了"石门核桃"的遗传地位。通过对山西、北京、新疆和河北主要核桃产区核桃资源的RAMP-PCR技术分析,确定"石门核桃"群体是一个与其他地区核桃遗传距离较远的相对独立的资源群体。制定了核桃良种选优指标体系。根据"石门核桃"的特点、国内外市场及生产需求,制定了突出种仁品质、适当增加坚果壳厚指标和注重种壳完整程度、抗逆性的"石门核桃"选优指标体系。选育出魁香、元宝等6个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的"石门核桃"系列品种(系),并研究制定了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制定了《石门核桃栽培技术规程》(DB13-T1204-2010)和《地理标志产品石门核桃》(DB13-T1203-2010)。针对核桃露仁问题,明确了成土母质、土壤有机质、KCa含量是影响核桃硬壳发育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适宜不同种壳厚度品种建园的立地条件及配套施肥方案。
2006年开始,进行了"石门核桃"良种的开发利用。采用多种形式,建立了"石门核桃"良种基地5.3万亩,组建了"石门核桃"专营公司,注册了"石门核桃"专用商标。2009"石门核桃"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成果转让联系人:毛向红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931866131
联系人邮箱:lkymxh@163.com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aea Hance)树形优美,枝叶繁茂,适应性强,可作园林绿化的基调树种。项目以保护、发展、利用海南频危植物为宗旨,通过组培快繁技术培育出大量白桂木树苗,推广种植后,作用能辐射到食品、医药、化工、木材、绿化等行业。保护利用好濒危植物,对海南生态省建设非常重要。本项目建立白桂木育苗大棚3亩,无菌苗移栽成活率76.2%;组培育苗增殖倍数3.0倍,组培苗生根率85%;生产组培苗2.5万株,炼苗成活率76.2%;培育实生苗5.5万株,营造试验林11亩,推广种植后能辐射到食品、医药、化工、木材、绿化等行业。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8983639676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兰屿肉桂(Cinnamomum kotoense Kanehiraet Sasaki),又名"台湾肉桂、大叶肉桂",商品名"平安树",是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常绿乔木类观叶树种,原产地在台湾,近年来,海南、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区的园艺商有引种栽培,种苗非常畅销,且其盆景卖价居高下。兰屿肉桂枝叶繁茂,四季常绿,树形端庄,树皮黄褐色,树高可达10m,小枝黄绿色,光滑无茸毛,它既是优美的盆栽观叶植物,又是非常漂亮的园景树,可以盆栽后制作成盆景。本项目通过种源引进、建立了优良采穗圃、建设了育苗基地,总结出一套兰屿肉桂扦插育苗与盆栽技术方案,生产了大量扦插苗及盆栽苗,同时向社会推广种苗与盆栽技术。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促进兰屿肉桂的规模化生产,提高其产量及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并带动了企业和群众种植兰屿肉桂的积极性,促进了我省木本观赏植物的盆景产业化。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通过对全省景观型木麻黄种质资源调查,将分枝较多且层次明显、枝舒展、病弱枝较少的木麻黄植株作为预选母株,根据树冠大小及形状、干形优劣、小枝形态和节间紧密度、枝条浓密度、小枝颜色、树皮花纹、树体高矮等8项指标进行初选得到50个景观型木麻黄株系,另从广东和福建两地引种10个株系。经过水培、营养袋育苗和栽培测试,淘汰生活力差、成活率低和生长不佳的株系,再经过二度重选,淘汰一些形状怪异、抗性差、主干歪曲严重、枝干颜色差、美学观赏感不足的品系,最终选定出15个景观型价值效果较好的优良株系。为城乡及沿海园林绿化、四旁植树、景观改造提供新的景观树种,实现木麻黄的经济价值的提升。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宝华玉兰(Magnolia zenii Cheng)为木兰科木兰属(Magnolia)植物,分布仅限于江苏镇江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花大而艳丽,芳香,是珍贵的园林观赏树木,也是极好的街道、庭院绿化树木。本项目将宝华玉兰引种至海南,通过种子育苗、嫁接育苗等育苗试验,使得宝华玉兰在海南气候条件下育苗成功,为我省大力推广应用这一绿化树种奠定良好的基础。项目取得的成果一方面丰富了我省绿化树种,增加季相变化,完善我省城市绿化结构,促进旅游观光业发展;另一方面扩大了珍稀濒危植物宝华玉兰的栽培范围,是对其种质资源进行保护的一个有效措施,而且为商品化生产具有观赏价值的植株提供了很好的技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廊坊市林业局技术推广站
推荐单位:河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2013.8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针对苹果传统栽培模式相对落后、费工费时等现实问题通过调查、统计、对比试验和试验分析的方法,开展了栽培模式与技术研究。成果在同类研究领域中居国内领先水平。建立了苹果园的现代栽培管理模式,包括优良砧穗组合、起垄栽培、行间生草、地布覆盖、快速整形、水肥一体化等,新管理模式省工省力效果明显。提出了适宜于果园生产管理的机械设备及生产应用配套技术,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建了快整形、早结果的新梢开角、及时控梢、轻简化修剪技术。提出了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自动化监控设备,根据树体生长发育对肥水的需求,实现了苹果园肥水管理指标化、自动化。
成果转让联系人:方金华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3162350790
联系人邮箱:lykjtg@163.com
 
 
单位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成果建立了一套以高花青素含量为重要指标的,以种质资源评价筛选、苗木繁育、高效栽培管理为主的蓝莓定向高效培育技术体系。已筛选出 2个野生优系'YS10-T''YS10-Y',花青素含量分别高于主栽品种60%20%以上;2个栽培品种'爱国者''埃利奥特',花青素含量分别高于蓝丰50%40%以上,亩产效益提高15%。在大兴安岭和青岛建成占地10亩的种质基因库各1个,分别保存野生优株2000株、主栽品种48个。建立了以组织培养、扦插、嫁接和实生育苗相结合的良种保存选育体系,以组织培养、嫩枝扦插为主的工厂化育苗体系。建立了以氮钾肥为主的精准施肥和以花果管理为主的精细树体管理为核心,以耕作方式、抗冻防寒、成熟期调控相结合的蓝莓高效栽培管理技术集成体系。综合应用该成果,可提高蓝莓综合效益20%以上。
成果转让联系人:侯智霞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338250
联系人邮箱:hzxn2004@163.com
 
 
单位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以华北土石山区人工油松林和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提出兼顾综合生态功能和主导生态功能的密度范围计算方法,并提出林分密度随林龄的动态调控方法;通过统计的方法建立不同林分因子与立地指数、林分密度和林龄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组建无量纲的兼顾综合生态功能和主导生态功能森林生态功能指数(CEFI);在已知CEFI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求得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功能指数达到其极大值的某百分比时的密度范围,制订了抚育干预措施。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338250
联系人邮箱:wanglei827@bjfu.edu.cn
 
优良耐盐碱树种白林85-68柳、85-70柳繁育与示范
 
单位名称:白城市绿园林业高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利用全光喷雾嫩枝扦插快速繁殖技术开展种苗的繁育技术示范,同时,集成配套规模化栽培管理,利用耐盐碱的白林85-6885-70柳营建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田防护林体系:耐盐碱柳树白林85-68柳、85-70柳繁育技术研究,年生产能力达到750万株。耐盐碱柳树白林85-68柳、85-70柳水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研究。耐盐碱柳树白林85-68柳、85-70柳水田防护林栽培技术规范研究。营建水田防护林180公顷,苗木存活率达到85%,成林后防护效果达到防护林体系的建立可使风速降低70%以上,绝对湿度值将提高5%以上,水分蒸发量将降低5%以上,提高单产10%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36-3333809
联系人邮箱:bclky@163.com
 
 
 
    单位名称: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7.10 2012.10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的研究通过系统评价银莓、沙枣种植对盐碱地植被恢复和有效利用的影响和效果,为大面积不可利用的中、重度盐碱化土地的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优良的高抗逆性生态经济型造林树种。在充分发挥银莓、沙枣根瘤固氮和改良土壤的同时,将平茬下来的枝叶加以利用,作为牲畜、家禽饲养的饲料添加剂,对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节粮型绿色饲料、实现盐碱地植被恢复和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并能为松嫩平原重度荒漠化盐碱地及相似区域植被恢复与饲料林营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中重度盐碱地种植银莓、沙枣在增加植被盖度、固氮改土和改变荒漠化景观方面的生态效益显著。种植沙枣3年后造林前寸草不生、粘重不透水的重度盐碱地变得土质疏松、粘重程度下降,起到了明显的改土效果。以沙枣为例,种植6年后产量可达1012/hm2,经加工后可获天然饲料添加剂300kg以上。若按市场价格50/kg,产值达15000/hm2。符合我省"十一五"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发展需求,市场急需且需求量大,有利于规模化发展,产业化前景好。本项目与国内外同类研究项目相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创新性,在银莓和沙枣无性繁殖技术、苏打盐碱地种植保活技术,饲料添加剂配方优化及加工工艺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适用于吉林省西部荒漠化区域及东北相似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31-8585044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7.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通过对引进美国白蜡原产地和吉林省自然生态条件的对比分析,并参照美国白蜡种源、引种栽培试验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吉林省引种美国白蜡的种质来源;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不同土壤条件下开展引种栽培试验,并通过抗旱、盐碱等抗逆性生理指标试验确定美国白蜡在吉林省中西部适生的土壤条件并筛选出适宜该区域的抗寒抗旱的优良种源;为美国白蜡在我省的发展和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论:(1)对美国白蜡树的种子繁育及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以不同种源的种子形态、千粒重、发芽率在实验室、试验地进行观察和实验,掌握了其种子处理技术,育苗技术及盐碱地造林技术;(2)应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方法,通过生长量调查、生物量分析、苗木生理生态特性以及抗逆性生理指标的一系列研究,筛选出美国白蜡优良种源3个;(3)通过对三年生美国白蜡苗木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确定了美国白蜡树种的致死临界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势用于苗木抗旱性定量评价指标;(4)应用的林木引种气候预测分析法,通过分析目的树种原产地和中心产区的现实气候生态位宽度,对新生境与原生境进行比较,再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我省中西部地区将美国白蜡引种栽培区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等3个区域。
    成果转让联系人:才巨峰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31-8585044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延边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 
研究起止时间:2005.5 2011.4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蓝靛果良种选育及区域化试验
成果简介:该项目通过初选、复选、优选、区域试验等良种选育程序,开展了长白山区蓝靛果的良种选育,综合区域试验的表型测定和果实成分含量分析,选出了5个蓝靛果优良品系,产量达到3.355.69/公顷,每个品种特点不同,具有大果、丰产、适口、晚熟、功能性成分含量不同等优点。建立了一套蓝靛果无性繁殖技术体系,扦插育苗成活率91.6%,组培增殖倍数5.98倍,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99%。初步研究并建立了蓝靛果优良品种人工栽培高效经营技术和野生低效林地改造技术。蓝靛果优良品种的选育为今后蓝靛果基地建设良种化奠定了基础。蓝靛果喜冷凉气候,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甘肃等有野生资源分布的地方均可以栽植,推广区域较广,适栽面积很大。
成果转让联系人:安丰云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433-2811087
联系人邮箱:Afy66@yahoo.com.cn
 
 
单位名称:北华大学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3.3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蓝靛果良种的选育和适合东北地区生长的配套管理技术是该成果的技术关键。从俄罗斯引进蓝靛果优良无性系,筛选出4个适生吉林和东北其他地区生长的优良无性系。并引进优良种质资源选育技术,从当地选育出优良无性系7个。建立示范林120亩。选育出优良无性系单果重(大于0.75 g)、产量(4年生:大于200 g/株),达到了俄罗斯产地的水平。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蓝靛果高效繁育技术体系,组织培养增殖系数达到8.7,生根率达到96.7%,移栽成活率达到97.8%;扦插生根率可达92.7%。快繁技术效果优于国外同类研究的技术水平。加工的蓝靛果酒和果酱均达到了国内外食品卫生的标准。
    成果转让联系人:张启昌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8604498156
    联系人邮箱:zqc1212@sina.com
 
 
单位名称:吉林省长白山森工集团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吉林省长白山森工集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9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本项目开创性的从天然居群中以高产结实表现性状的优树选择,通过枝条采集、嫁接、苗木培育、当代遗传测定林营造、经遗传测定及分析等育种程序选择出11个高产结实优良无性系、首次提出了红松丰产结实适宜立地及红松结实优良无性系母穗繁育技术规范、红松林人工促进结实经营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研究结果显示,选择出了11个红松结实优良无性系,结实性状增益达32.87%-39.14%,推广应用价值很高,营建1公顷的结实优良无性系红松果林,按现松塔价格计,结实盛期可较一般红松果林年平均多收益6000元以上;丰产结实经营技术的实施还可提高35%左右,按现松塔价格计,结实盛期可较一般红松果林年多收益8000元以上,直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目前东部林区乔木营林生产效益最高内容之一。该项成果将极大刺激林业企业及林农营建红松果林的积极性,对于带动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林业职工及林农致富均具有很高的促进作用,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本项目开创性的从天然居群中以高产结实表现性状的优树选择,通过枝条采集、嫁接、苗木培育、当代遗传测定林营造、经遗传测定及分析等育种程序选择出11个高产结实优良无性系、首次提出了红松丰产结实适宜立地及红松结实优良无性系母穗繁育技术规范、红松林人工促进结实经营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研究结果显示,选择出了11个红松结实优良无性系,结实性状增益达32.87%-39.14%,推广应用价值很高,营建1公顷的结实优良无性系红松果林,按现松塔价格计,结实盛期可较一般红松果林年平均多收益6000元以上;丰产结实经营技术的实施还可提高35%左右,按现松塔价格计,结实盛期可较一般红松果林年多收益8000元以上,直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目前东部林区乔木营林生产效益最高内容之一。该项成果将极大刺激林业企业及林农营建红松果林的积极性,对于带动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林业职工及林农致富均具有很高的促进作用,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179159598
联系人邮箱:578087041@qq.com
 
 
单位名称:北华大学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4.1 2011.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1)染色体变异。枸杞和宁夏枸杞染色体数目是2n24,而染色体形态存在变异。它们全部是中部或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枸杞的核型公式是K2n)=2X2420m+4sm,宁夏枸杞的核型公式是K2n)=2X2422m(4SAT)+2sm,表明枸杞和宁夏枸杞两个中之间,染色体结构存在较大差异。(2)同工酶变异。通过本实验的分析,初步了解了三种药用枸杞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变异趋势,及其遗传多样性水平。三种枸杞居群内基因变异Hs=0.3744,居群间基因变异DST=0.2811;总基因变异HT= 0.6555,基因分化系数GST=0.3178。表明三种枸杞总基因变异的31.78%来自于居群间,68.22%来自于居群内。(3)可溶性糖含量比较。宁夏枸杞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枸杞;宁夏枸杞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新疆枸杞;枸杞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果实中含量相关系数显著(r0.97),为间接选择提供了依据。枸杞组培繁殖技术研究。以枸杞、新疆枸杞、宁夏枸杞的种子为外植体,接种在MS+ 6BA1.5mg·L-1+IBA0.2mg·L-1培养基中增殖效果较好,在1/2MS+IBA0.1mg·L-1培养基生根率较高,移栽成活率为 96%。三种枸杞种间耐盐碱性探讨。三种枸杞耐盐、碱性依次是新疆枸杞、宁夏枸杞、枸杞。
成果转让联系人:程广有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1860449813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吉林省长白森林经营局
    推荐单位:吉林省长白森林经营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6.5 2012.10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1对桑黄真菌类群中的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菌丝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碳源、氮源、最适温度和最适pH等培养条件。 2对桑黄真菌类群中的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原种、栽培种的菌种制作及培养,培养基质及菌木树种选择与优化进行系统研究,获得了最佳配方。 3应用短段木对桑黄真菌类群中的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进行人工栽培,掌握了桑黄短段木人工栽培技术出菇管理的关键技术。
    成果转让联系人:程远明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8643985020
    联系人邮箱:cbsljyjxmb@163.com
 
 
    单位名称:吉林省长白森林经营局
    推荐单位:吉林省长白森林经营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8.5 2012.10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从长白县向阳川林场林地采集、分离、纯化、萌发比较获得了1个萌发菌优良菌株,促进种子萌发率高,而且在有性繁殖栽培中,较对照引进的8103萌发菌种子萌发率及增产方面效果明显,是乡土乌天麻种子萌发难得的优良菌株。从长白县向阳川、十三道沟林场林地采集野生菌索分离、纯化、制种、菌棒制作,比较栽培试验,共计选择出2个天麻共生高产菌株,经2a的不同地点栽培实践发现,在林下不必采用特殊管理,乌天麻产量高,品质好,是优良天麻高产共生菌株。研究发现短菌材栽培天麻较传统长菌材栽培方法在产量上有大幅度提高,提高幅度为30.4%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8643985020
联系人邮箱:cbsljyjxmb@163.com
 
 
单位名称:吉林省长白森林经营局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7 2013.9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组首次对松杉灵芝菌丝生长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出了以葡萄糖为松杉灵芝培养的最佳碳源、酵母膏为最佳氮源,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6-29℃。pH5.5为最适酸碱度的培育条件;筛选出松杉灵芝原种最佳配方为:落叶松木屑75%,麸皮10%,玉米面10%,葡萄糖2%、过磷酸钙2%、石膏粉1%;栽培种最佳配方为:落叶松木屑67%,麸皮30%,蔗糖1%、过磷酸钙1%、石膏1%。筛选出柞木为最佳栽培材质,首先用短段木捆扎技术对松杉灵芝进行林下栽培,并制订了松杉灵芝林下栽培操作规程。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8643985020
联系人邮箱:cbsljyjxmb@163.com
 
 
单位名称:北华大学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3.12 2012.10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在国内首次系统地对长白楤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进行研究, 并获得了系统的实用栽培技术,为长白楤木繁育与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该成果在国内为首次。长白楤木的人工栽培技术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大、栽培配套技术简便易行,是林农致富的好项目。吉林市松花江苗圃、吉林市丰满区二道林场、吉林市速丰良种推广中心应用该成果,苗木繁殖成活率为81%-85%,建立4公顷基地,累计生产24.3万斤、创造产值364.5万元。
成果转让联系人:杜凤国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32-64608072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北华大学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3.12 2012.10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以往关于天女木兰的研究,多局限对其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定性描述,对于品种选育与扩繁技术及濒危原因及保育对策尚未见报道。我们主要从个体,种群、群落等层次,系统研究其生物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种群和群落特征,品种选育与扩繁、找出濒危原因,提出保育对策,该成果处于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该成果对天女木兰生物学特性的系统研究、生态特性的定量研究、物候与环境关系、地理分布、及通过树干解析所揭示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过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种群结构与动态、品种选育、快速扩繁技术、濒危原因及保育对策等研究在国内均为首次。该课题成果被江蜜蜂镇新山村应用培育天女木兰苗木1万株;被吉林市松花江苗圃、吉林市丰满区二道林场、吉林市绿化服务中心应用通天1号天女木兰,建立基地11.5公顷,累计培育天女木兰苗木17万株,创造产值166万元。此外,该成果的应用从理论上可摸清濒危原因,摸索出异地保育技术,并将保育与开发有机结合,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同时,基地建立,一定程度可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成果转让联系人:杜凤国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432-64608072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北华大学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4.10 2012.7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课题通过对长白山笃斯越桔天然种群调查研究,揭示长白山笃斯越桔天然种群资源大幅下降的原因以及拟定科学合理的经营措施;同时了解越桔的变异规律,提示变异程度、变异格局及其与生态环境的相关关系,充分利用不同海拔分布区内的变异,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育种和合理区划及开展种源选择和利用。笃斯越桔果实形态多变,呈圆果、长果和扁果三种果型,其中以圆果越桔最为普遍,其次为长果越桔,扁果较为稀少。自然条件下越桔的种子萌发率较低,不经任何处理的对照种子发率仅为2.67%,高温80℃处理510min对越桔种子发芽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次为60℃处理10min40℃处理种子发芽率提高不明显,而100℃高温处理种子在1030min时种子发芽率降低。笃斯越桔花两性,实验表明,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30%56.67%,异花授粉结实率略高于自花授粉。笃斯越桔对水分有较高要求,绝大多数都生存于积水的沼泽草甸中;有较强的抵抗低温的能力,但不耐高温。喜生于土壤有机质丰富的酸性土壤;树种组成以落叶松和白桦为主,郁闭度均较低。由于笃斯越桔天然群体中种子繁殖力很低,繁殖方式以地下茎的分蘖为主,且分蘖范围在1030cm的范围之内,因此分布呈现出高强度聚集分布。经表型性状均值的欧式距离聚类分析得出与主成分分析二维空间构象相同结果,即将越桔5个群体分为4类。第Ⅰ类笃斯越桔植株矮小,叶片近圆形,为笃斯越桔的变种-高山笃斯;第Ⅱ类笃斯越有植株高、地径粗、桔叶片大、小枝长的特点;第Ⅲ类笃斯越桔与其它样地相比,其叶片最小,植株最矮,地径最细而且小枝也是最短的。第Ⅳ类与其它相比个体大小居中。
成果转让联系人:郑金萍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32-64608072
联系人邮箱:bhkj2003@126.com
 
 
单位名称: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湖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6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竹林是中国特有的森林资源;竹产业已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阳产业。湖北竹林资源居国内第8位,是中国竹产业的技术引进和重点推广区域。在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跨区域项目支持下,针对毛竹的立竹偏稀、径级偏小、伐竹偏嫩、加工滞后、技术单薄等问题,在鄂南地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生产企业为龙头,以团队培养为核心,以优化升级为主线,在示范园区建设、竹业管理体制、技术传播机制等6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有力促进了竹业增效、竹农增收、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全面提升了鄂南竹业发展水平,使之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该成果集成毛竹丰产林培育的7项关键技术,应用7种竹林专用设备、材料、专用肥等,建设毛竹工业原料林示范区1100亩,平均密度增加29.36%,胸径提高26.32%,工业用竹的合格率增加24.7%,度产竹材增加127.3%,年均收入增加106.5%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7-50658822
联系人邮箱: 
 
华仲4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1986.1 2012.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华仲4号杜仲优良无性系是以杜仲树皮(药材)的利用为育种方向,以提高杜仲皮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等为育种目标,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培育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批杜仲良种。湖北省郧西县黑山林场15年生杜仲树优树初选-→优树复选-→复选优树嫁接繁殖-→嫁接苗-→无性系测定林营建―→生长习性、物候、产量等观测与测定―→品种稳定性和生态适应性评定―→确定适生栽培地区和栽培技术。通过连续17年造林测定与试验示范、嫁接繁殖和多点区域化栽培试验,华仲4号在不同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下,遗传性状表现稳定、一致,无变异现象发生。
    成果转让联系人:朱景乐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371-65995014
    联系人邮箱:327837394@qq.com
 
华仲5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1986.1 2012.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华仲5号幼树皮光滑,成年树皮纵裂纹。嫁接苗建园第17年胸径18.00cm,树皮厚1.38cm,木栓层占皮厚25.70%,树皮松脂素双糖苷含量0.28%,树皮密度0.13 g.cm-3,树皮含胶率5.53%,树皮杜仲胶密度14.37 mg.cm-3。主干通直,接干能力强,树冠成卵圆形。耐寒冷、干旱。分枝角度37°~49°。叶片较大,叶长18.7cm,宽7.3cm,叶柄长1.7cm,节间长3.4cm。芽桃形,2月下旬萌动。雄花期3月上旬至4月中旬,雄花6~11枚簇生于当年生枝条基部,雄花量大,盛花期每公顷年产鲜雄花可达3t。建园第17年树高达14.30m,单株产皮量21.35kg,每公顷产皮量35.59t。适于各产区营造速生丰产园和农田林网。通过连续17年造林测定与试验示范、嫁接繁殖和多点区域化栽培试验,华仲5号在不同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下,遗传性状表现稳定、一致,无变异现象发生。
成果转让联系人:朱景乐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371-65995014
联系人邮箱:327837394@qq.com
 
 
华仲3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1986.1 2012.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华仲3号杜仲优良无性系是以杜仲树皮(药材)的利用为育种方向,以提高杜仲皮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等为育种目标,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培育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批杜仲良种。优树选自江苏省江浦县老山林场35年生杜仲树。优树初选-→优树复选-→复选优树嫁接繁殖-→嫁接苗-→无性系测定林营建―→生长习性、物候、产量等观测与测定―→品种稳定性和生态适应性评定―→确定适生栽培地区和栽培技术。华仲3号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的土壤条件,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抗干旱、寒冷的能力强,在杜仲适生区均可栽培。我国的河南、湖南、贵州、陕西、四川、重庆、江西、湖北、安徽、浙江、江苏、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等省区、市)大部及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辽宁等省的部分地区均为华仲3号的适生区域。通过连续17年造林测定与试验示范、嫁接繁殖和多点区域化栽培试验,华仲3号在不同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下,遗传性状表现稳定、一致,无变异现象发生。
成果转让联系人:朱景乐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371-65995014
联系人邮箱:327837394@qq.com
 
 
华仲2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1986.1 2012.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华仲2号杜仲优良无性系是以杜仲树皮(药材)的利用为育种方向,以提高杜仲皮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等为育种目标,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培育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批杜仲良种。优树选自河南省陕县东凡乡人民医院院内16年生杜仲树。优树初选-→优树复选-→复选优树嫁接繁殖-→嫁接苗-→无性系测定林营建―→生长习性、物候、产量等观测与测定―→品种稳定性和生态适应性评定―→确定适生栽培地区和栽培技术。华仲2号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的土壤条件,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抗干旱、寒冷的能力强,在杜仲适生区均可栽培。我国的河南、湖南、贵州、陕西、四川、重庆、江西、湖北、安徽、浙江、江苏、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等省(区、市)大部及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辽宁等省的部分地区均为华仲1号的适生区域。通过连续17年造林测定与试验示范、嫁接繁殖和多点区域化栽培试验,华仲2号在不同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下,遗传性状表现稳定、一致,无变异现象发生。
成果转让联系人:朱景乐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371-65995014
联系人邮箱:327837394@qq.com
 
华仲1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1986.1 2012.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华仲1号杜仲优良无性系是以杜仲树皮(药材)的利用为育种方向,以提高杜仲皮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等为育种目标,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培育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批杜仲良种。优树选自河南省鄢陵县人民医院院内20年生杜仲树。优树初选-→优树复选-→复选优树嫁接繁殖-→嫁接苗-→无性系测定林营建―→生长习性、物候、产量等观测与测定―→品种稳定性和生态适应性评定―→确定适生栽培地区和栽培技术。华仲1号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的土壤条件,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抗干旱、寒冷的能力强,在杜仲适生区均可栽培。我国的河南、湖南、贵州、陕西、四川、重庆、江西、湖北、安徽、浙江、江苏、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等省(区、市)大部及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辽宁等省的部分地区均为华仲1号的适生区域。适于各产区营造速生丰产林和雄花茶采茶园。通过连续17年造林测定与试验示范、嫁接繁殖和多点区域化栽培试验,华仲1号在不同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下,遗传性状表现稳定、一致,无变异现象发生。
成果转让联系人:朱景乐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371-65995014
联系人邮箱:327837394@qq.com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1986.1 2013.10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一种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生产的功能型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它包括以下组成成分:杜仲叶2.0%20.0%,杜仲籽粕2.0%10.0%,紫苏籽粕3.0%15.0%,金银花秸秆2.0%20.0%,桑叶1%~10%,玉米30.0%45.0%,麦麸5.0%10.0%,豆粕3.0%15.0%,鱼粉1.0%5.0%,骨粉2.0%10.0%,贝壳1.0%8.0%;其制备方法是采集功能饲料原料;将原料晒干,或在25~60℃条件下烘干至含水率为8.5%13.5%,再粉碎成0.05mm0.5mm的颗粒;将粉碎的原料放入颗粒机内,制为功能型饲料。本发明显著提高了畜禽的免疫力。
成果转让联系人:朱景乐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13633840545
联系人邮箱:327837394@qq.com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6.7 2013.3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发明提供一种杜仲雄花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步、在每年春季杜仲雄花开花的盛花期,采集新鲜杜仲雄花的雄蕊;第二步、将精选的杜仲雄花放入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含水量达到 5~15%;第三步、对经过冷冻干燥的杜仲雄花进行杀青,杀青锅温度90~130℃,保持杀青时间1~1.5分钟;第四步、进行低温鼓风干燥处理,其干燥温度45~65℃,保持低温鼓风干燥10~30分钟,过 20~80目筛子,除去破碎的雄花细末,即可加工成杜仲雄花茶。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在短时间内能去除杜仲雄花的水分,保持了杜仲雄花原有的营养成分,干燥后的杜仲雄花含水量极低,使珍贵的杜仲雄花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利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朱景乐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13633840545
联系人邮箱:327837394@qq.com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1986.1 2013.6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杜仲剥皮后再生新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配制营养素;第二步、环剥时间;第三步、环剥方法;第四步、剥面的保护。本发明的方法是采用正确的剥皮方法,选择适宜的剥皮时间,杜仲树在剥皮操作过程中,为了促进再生皮生长,采取科学的措施,向剥皮后的剥面上均匀喷施一层配制的营养素水溶液,能促进再生皮发育和细胞的再生,预防溃疡腐烂。剥皮后五天即开始形成新皮,30天后成活率和剥面愈合率均达到100%,再生皮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在当年剥皮的植株中,年底测量平均新梢生长量为57.2cm;本发明还可有效地防止新生皮腐烂病的发生,是保护杜仲资源、增加杜仲产量和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成果转让联系人:朱景乐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13633840545
联系人邮箱:327837394@qq.com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1986.1 2013.2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发明提供一种杜仲良种嫁接苗的快速繁育方法,属经济树种的栽培方法。本发明针对我国杜仲良种苗木繁育速度缓慢的突出问题,采用提前低温处理种子、打破种子休眠、冬季保护地播种育苗、提前嫁接、嫁接后促进接芽萌芽和萌条生长等措施,研究出一种杜仲嫁接苗的快速繁育方法。本发明的一种杜仲良种嫁接苗的快速繁育方法,不仅能够明显提早杜仲砧木苗萌芽时间,促进砧木苗快速生长,使杜仲苗木嫁接时间由8月份以后提前到5月下旬,嫁接苗当年苗高达到80cm~100cm,明显缩短了杜仲良种嫁接苗的繁育周期,加快了杜仲良种苗木繁殖速度,同时能够大幅度提高我国杜仲良种化水平,促进杜仲良种快速推广和杜仲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成果转让联系人:朱景乐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13633840545
联系人邮箱:327837394@qq.com
 
 ‘华仲10号’杜仲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1993.1 2013.2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华仲10'杜仲树皮浅纵裂型,7年生胸径8.38cm,树皮厚0.31cm,木栓层占皮厚10.87%,树皮密度0.17 g.cm-3,树皮含胶率9.66%,树皮杜仲橡胶密度15.79 mg.cm-3。成枝力强,枝条节间长3.1cm。芽长圆锥形,3月上、中旬萌动。叶片绿色,卵圆形,长14.3cm,宽8.6cm,叶厚0.21mm,叶形指数1.66,叶柄长1.8cm,单叶质量0.71g,叶片含胶率2.55%。雌花期330日至415日,雌花8~16枚,单生在当年生枝条基部。果实椭圆形,果实长3.15cm,宽1.06cm,厚0.18cm,果形指数2.97。种仁长1.2cm,宽0.21cm,厚0.15cm,成熟果实千粒质量71.3g。果皮质量占整个果实质量的65.5%~70.6%。果实含胶率12.10%,种仁粗脂肪含量25%~29%,其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67.6%。果实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成熟。
成果转让联系人:杜红岩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633840545
联系人邮箱:327837394@qq.com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8.8 2013.3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本项技术是利用杜仲叶、银杏叶为主、辅原材料,培育出的一种新型功能型香菇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技术通过对培养基制备技术、适宜配方技术、适宜培育环境调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规程技术等研究,确保功能型香菇产品大小均匀、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营养丰富,高含量的谷氨酸、氨基酸、蛋白质等,且含有杜仲叶、银杏叶中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有效成分,产量到达与栎木培养基同一产量标准。
    成果转让联系人:黄文豪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371-65996780
    联系人邮箱:huanglinzz163.com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6.7 2012.11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本标准综合国内相关标准,结合我国泡桐育苗生产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实际生产经营水平,规定了泡桐育苗的苗圃地选择、育苗材料的准备、育苗方法与技术、苗期管理、苗木的调查和出圃、苗圃档案等。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加快我国泡桐育苗标准化生产,促进泡桐栽培产业化发展。标准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本标准适用于一年生泡桐苗木培育。
    成果转让联系人:乔杰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371-65996780
    联系人邮箱:huanglinzz@163.com
 
 
单位名称:新疆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新疆自治区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1998.5 2010.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应用核桃树体高矮与其早实性强弱密切相关的理论,采用有性与无性相结合的选育方法,选用国家级核桃早实品种”扎343“、“新早丰”的二次果为种子进行播种育苗,采用单株直接选择法,从实生群体中选择出530多株矮化性状植株。于1998年开始,在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建立对比测试园,筛选出了“树体较矮、结果性状较好、品质较优”的6个矮化优良单株。6个新品种各项综合指标超过国家特级标准。构建了矮化优良品种与其亲本的指纹图谱,该项成果在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建立品种采穗圃180亩,推广应用面积达9512亩。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91-4649082
 
 
单位名称:新疆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新疆自治区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5 2011.10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新疆独特的生态气候条件,生产的杏及杏系列产品口感好、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是我国鲜食杏及其加工品的主产区,新疆是杏树重要的适生地,栽培区域广、面积大、品质好,品种种多等特点。该项目从现有主栽品种品质测定、高效栽培管理和实生优株选育等方面着手,筛选、界定出几个杏品种的较适宜用处,通过推广水、肥、修剪等措施管理现有杏园,提升项目区的杏栽
培管理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91-4610154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新疆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新疆自治区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0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项目通过推广“核桃品种优化组合技术”、“核桃主栽品种基地统一供应和高接改优技术”、“肥水耦合集成抚育管理技术”、“人才智力提升模式”,确定温185、新新2、扎343、新丰4个品种为新疆核桃生产的主栽配套品种。提出新疆核桃“农林间作栽培”、“园式栽培”两种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将集成的土肥水管理工作、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运用到示范园和辐射带动区,增产效果明显,制定了我区第一部核桃生产标准化体系,对今后指导新疆各地核桃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91465628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
推荐单位:山西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3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针对中国北方白杨派抗逆性强且速生优质新品种较少的现状,为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优良品种开展此项研究。项目技术思路是以适应性广泛、抗逆性强和丰产性好的新疆杨为父本,以银白杨为母本,从"银白杨×新疆杨"杂交组合选育出具有高抗速生特性的金白杨系列优良无性系。项目在历经23年选育的过程中,完成了人工杂交、苗期比较、品种比较林、山西省内区域化栽培试验、材性检测等工作。项目创新点有三,一是采取杨树伐桩嫁接与多点区域化试验相结合,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杨树人工杂交选育的育种周期;二是金白杨材积增益超过父本新疆杨对照17.6﹪~72.8﹪,超过中金杨对照23.5﹪~81.7﹪,其木材是制浆造纸和生产"三板"的优质原料;三是采用银白杨和新疆杨杂交,选育出适宜西北半干旱风沙区丰产栽培的耐旱、耐寒、耐贫瘠的高抗速生白杨新品种。
成果转让联系人:周玉泉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352-2091408
联系人邮箱:Zyq9982@126.com
 
 
 
单位名称:山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推荐单位:山西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8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项目针对盐碱地造林适宜树种少、成活率低等问题,引进了松柏柽柳,进行了不同基质、繁殖材料和处理方法的扦插试验;在不同类型盐碱地上开展了整地、施肥、灌溉及土壤改良等造林技术研究;提出了松柏柽柳扦插繁育及盐碱地造林技术措施,为盐碱地人工植被恢复提供了技术支撑。解决了松柏柽柳苗木快速繁育的关键技术。嫩枝扦插在6月中下旬为最佳时间,细沙或蛭石为最佳基质,1000ppm的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为最佳处理试剂,一年生半木质中部枝条为最佳插条,穗长10-13cm为宜,扦插成活率可达83%;硬枝扦插在3月底到4月初为最佳时间, 1000ppm的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为最佳处理试剂,一年生木质化中部枝条为最佳插条,穗长13-15cm为宜,密度30×50cm为宜,扦插成活率可达97%。找到了影响盐碱地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提出了盐碱地造林的关键技术和实施路线,解决了造林成活难的技术瓶颈。树种的耐盐碱强度是造林成败的基础,降低土壤盐分是保障苗木成活生长的根本,增施改良肥料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保水、通气、热传导状况,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利用率,试验证明,干旱盐碱地的造林成活比下湿盐碱地高21.5%,生长量也较大;不同季节造林影响变化不大;营养钵造林成活率高于裸根苗造林近6%;采用土壤改良剂和农家肥、秸秆发酵后施入坑内,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明显提高,生长量最大比对照提高34.8%,成活率最大提高14%。浇水次数的多少对降低土壤含盐量有积极影响。在造林试验中,采用合理整地、科学栽植,适时抚育、定量浇水和施肥等科学方法,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降低了造林成本,初步确定了我省同类盐碱地造林成本为2860/亩(不包括苗木成本),为今后指导生产提供借鉴。通过对松柏柽柳耐寒和耐高温指数生态适应性评价,该树种能适应我省气候条件,可以在我省不同类型盐碱地进行推广应用,为今后进一步扩大推广范围提供了依据。
成果转让联系人:孙斌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603538432
联系人邮箱:sxlysb@sina.com
 
 
单位名称: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山西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3.8 2011.12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研究以水分时空分配和人工调控为主线,运用水量平衡原理,把大气降水、土壤供水和植物耗水有机结合起来,以节水抗旱为重点,采用定位试验、人工模拟试验与典型调查相组合的手段,对林木耗水、不同年龄阶段林木对水分的敏感性和不同树种的需水定额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山西黄土丘陵区主要造林树种不同生长阶段的耗水和需水规律,提出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降水汇集措施及配套的造林技术。本研究的创新点:1.确定了黄土丘陵区主要造林树种耗水与需水规律及需水定额;2.提出了黄土丘陵区主要树种的水分营养面积和合理造林密度; 3.建立了黄土丘陵区主要造林树种供需平衡的抗旱节水造林技术体系。项目研究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成果的应用,可使山西省黄土丘陵区人工造林成活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保存率由65%提高到90%以上,林木生长量提高15%25%;可充分发挥其防止侵蚀、保持水土,改善区域环境的生态效应,为山西黄土丘陵区原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成果转让联系人:梁爱军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梁爱军
联系人邮箱:liangaj65@sohu.com
 
 
单位名称: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山西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7.9 2012.9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山西省杨树人工林32hm2,占全省人工林面积的46%,平川区的杨树绿化造林占到总株数的80%以上。在杨树人工林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制约了杨树人工林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品种老化,造成基因退化,树体先天衰老,病虫害严重;二是盲目引进新品种,不能适地适树适法,造林不成材;三是苗木发展快,市场不规范,假冒伪劣苗木代替新品种时有发生;四是集约栽培水平低,没有不同类型树种(品种)进行栽培的技术规范。发展商品材,满足木材加工业的需求,就要选择速生、优质、高产的树种。因此,开展杨树新品种栽培示范技术研究,无论从科研角度,还是从生产工程角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本项目引进115个杨树品系,建立了基因库。在早期测试的基础上选择40个品系进行了生态区试。开展了生长观测和生态适应性评价分析;根据杨树品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山西的生态环境特性,进行了杨树发展区划,提出了全省各地适宜栽培的品系。经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机检索,到目前为止,未见就本项目上述研究内容在山西省开展杨树新品种引种选育专题研究的公开文献报道。本项目的创新点:(1)确定了40个适宜山西省栽培的杨树品系;(2)建立了适宜栽培品系的生态评价指标和方法;(3)提出了山西杨树发展的生态区划。该项研究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项目实施,发表研究论文3篇。项目负责人李新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学位,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公开出版专著5部,学术论文30多篇。杨树新品种的速生性可以使老百姓能够在较快地获得经济效益,将促进平原绿化和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发展。该项目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研究内容系统全面,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成果转让联系人:贺义才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935151619
联系人邮箱:sxlkyhyc@163.com
 
 
    单位名称: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山西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7.6 2012.6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是省林业厅2007年林业科研重点课题,课题编号:专题7,项目起止时间:20076-20126月。应用领域是通道绿化、生态环境建设、速生丰产林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等领域。项目通过典型调研、专家研讨论证和对山西省杨树速生丰产栽培区内38个标准地、45棵树干解析木、126份土壤标本进行调查、化验和分析,探索了制约我省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发展瓶颈,提出了通道绿化中发展杨树丰产林的系列应用技术。通过调查分析以及专家研讨,完成通道绿化中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调查研究报告,为山西林业和通道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主要解决问题:(1)通道绿化中适宜和最佳的杨树速生丰产结构(品种);(2)通道绿化中适宜和最佳的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模式、经营与管理模式;(3)通道绿化中杨树速生丰产建设成本、效益;(4)通道绿化中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产业的可行性、战略性及前景预测。本项目通过标准地对比调查、树干解析和土壤化验和分析,系统研究了山西省通道绿化杨树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克服发展瓶颈的方法与措施。按合同规定完成了计划任务。通道绿化是山西省首先提出和实施的,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通道绿化中建设、发展和经营杨树速生丰产林是新的提法和作法,通道绿化中发展和经营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方法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项目的独创性和先进性:(1)提出了防范通道绿化杨树丰产林建设的潜在威胁的技术措施。(2)通过对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多种效益研究,提出了在通道绿化杨树丰产林中发展林下经济的方法和技术。(3)确定了通道绿化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在山西省的栽培区域提出了达到丰产指标需要采取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4)提出了通道绿化中杨树丰产林建设规划及树种规划。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015482595
    联系人邮箱:lgkuang@yahoo.com.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1.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米草技术、红树林促生菌剂接种壮苗技术、半红树植物育苗造林技术、寒害受损红树林的快速恢复技术、红树林消浪定量评价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红树林恢复和重建提供重要的理论据和技术支撑。在广东、海南、广西等地辐射推广4.8万亩,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间接效益约7.42亿元。包括利用速生红树林树种生态控制互花米草技术、红树林促生菌剂接种壮苗技术、滩涂后缘主要半红树植物育苗造林技术、寒害受损红树林的快速恢复技术、红树林消浪效应的定量评价。创新性:1)在国际上首次研究并提出"利用速生红树林植物生态控制互花米草技术",阐明了互花米草的生态控制机理,为互花米草的有效控制及红树林的快速恢复提供了新方法,攻克了互花米草入侵的控制这一国际性难题;2)在国内外首次成功研制适用于滩涂育苗造林的红树林促生菌剂,显著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为突破红树林造林成活率低的技术瓶颈提供了新技术;3)系统研究主要半红树植物的物候、育苗及造林技术,提出了红树-半红树林带的消浪防护林构建技术,制定了红树林消浪效益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消浪红树林带的林分结构标准,提升了生态防护功能。
成果转让联系人:廖宝文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087033116
联系人邮箱:mahaibin76@163.com
 
麻楝和灰木莲种源/家系选择及栽培技术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5 2012.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成果重要性概述: 研究了麻楝和灰木莲繁殖、栽培和选育技术,其中从多种性状,含种子、苗木形态和生理,幼树光合特征,叶片挥发油含量、DNA分子标记等,系统地揭示了麻楝种源遗传变异及其遗传多样性特点,为麻楝定向育种提供证据;麻楝幼枝扦插繁殖上有突破,生根率达60%以上,开辟了繁殖新技术;首次对麻楝接种菌根菌,促生效果良好;掌握麻楝虫害发生特点,得出混交可显著减低虫害发生重要结论;揭示了灰木莲生长性状在种源和家系间变异特点和遗传参数,分析了密度效应;提出麻楝和灰木莲选育方法;总之,研究结果对麻楝和灰木莲的繁殖、栽培、选育及育种策略制定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对我国热带珍贵树种发展等有重要现实意义。成果创新性:主要创新性内容是麻楝形态特征、光合特点、麻楝挥发油含量的遗传变异特点,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灰木莲种源/家系的系统选育和菌根菌生产和应用等。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分析: 国内麻楝和灰木莲系统引种和选育还没有相关报道,国外报道有麻楝种源试验和灰木莲人工林种植试验,但多性状系统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报道不多,特别是在麻楝光合特点和分子水平多样性、灰木莲种源/家系的系统选育上未见报道。
成果转让联系人:仲崇禄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0-87033116
联系人邮箱:mahaibin76@163.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针对檀香人工林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种质资源保存、育苗基质筛选、苗期寄主配置模式、长短期寄主植物筛选及更替、水肥管理、促成心材形成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形成了一整套檀香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体系,主要技术指标有:①檀香种子可在4℃条件下保存1 年以上而活力基本不受影响;②四唑法是测定檀香种子活力的最佳方法,测定条件为0.1%的浓度在40℃染色3 小时;③采用800 mg/l 的赤霉素浸泡6 小时可以有效的打破檀香种子的生理休眠,发芽率提高117.1%,发芽1 个月后平均苗高为5.87 cm;④采用等体积的火烧土、泥炭土和椰糠是最好的育苗基质,半年生檀香平均苗高达35.80 cm,平均地径达0.56 cm,平均生物量达4.46 g;⑤假蒿为檀香苗期理想的寄主,并且其配置时间宜早,育苗时每株檀香应配置2-3 株;⑥檀香中期的理想寄主为山毛豆、女贞,洋金凤等;⑦提出檀香-降香黄檀混交种植模式,降香黄檀通过固氮作用能促进檀香的生长,同时降香黄檀在受到檀香寄生后,被摄取了部分养分与水分,降低了其生长活力,有利于降香黄檀心材的形成;⑧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的补水灌溉和每年追施1-3 斤的有机肥可以显著地促进檀香生长;⑨采用6-BA,甲基紫精等生长调节剂可促进幼龄檀香形成心材,并且心材精油质量符合檀香木油的质量标准;⑩采用上述各栽培措施(技术),平均胸径为10.27 cm,并且有15-20%就陆续开始形成心材,心材平均精油含量为1.02%
成果转让联系人:徐大平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0-87033626
联系人邮箱:gzfsrd@163.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8.6 2012.6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根据檀香的特性,在研究过程中从种子保存技术、活力测试、种子处理、播种苗床管理、幼苗最佳移植时期、育苗基质筛选、苗期寄主配置、苗木营养管理、病虫害控制、苗木分级和出圃等进行系统研究,不断解决研究进程中的难题,形成了一整套檀香高效育苗技术体系,其关键技术是:①种子保存技术:在4℃条件下可保存1 年以上;②种子活力测定技术:用四唑法是种子活力测定的最佳方法,测定条件为0.1%的浓度在40℃染色3 小时;③种子处理:采用800mg/l 的赤霉素浸泡6小时可有效地打破种子的生理休眠,发芽率117.1%,发芽1 个月后平均苗高达5.87cm;④移植苗龄:当檀香幼苗真叶3 对时移植,5 个月后平均存活率为93.75%;⑤育苗基质:等体积的32%火烧土+33%泥炭土+33%椰糠+2%过磷酸钙的基质对于檀香幼苗的生长最有利,半年生檀香苗平均高35.80cm,平均地径0.56cm,主根平均长度为24.87cm,平均生物量4.46g /株;⑥寄主种植及其配置技术:假蒿是苗期理想的寄主,配置时间以早于或和檀香移植时间相同为宜,上袋时每袋应配置2-3株;⑦苗期管理:苗期应及时淋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忌积水;寄主植物死亡则应及时补植,而生长过旺时则应适当修剪以免盖了幼苗影响生长;⑧苗期病虫害防治:苗期病虫害有立枯病、白粉病、小地老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即苗床和营养袋的土壤应选无病的新土和沙土,苗圃地要增加通风透光度,控制幼苗密度,适当修剪寄主;⑨苗木出圃:出圃前约1 个月应炼苗,停止施肥,减少水分供给,1年生苗高度25 cm35 cm,地径0.5 cm;半年生苗高15 cm20 cm,地径0.25 cm
成果转让联系人:徐大平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0-87033626
联系人邮箱:gzfsrd@163.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8.6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成果的技术关键包含嫁接技术和后期管理技术。主要关键技术包含:①选择了适合的秋冬嫁接季节,在穗条芽眼饱满的冬末则更为理想;②确定了穗条质量,芽眼饱满的上部枝条更有利于嫁接的成活率和接后穗条的生长,饱满的芽眼和理想的砧木才能确保接穗早出芽快生长;③穗条保护技术,使用湿毛巾或纸巾保持适当湿度,穗条保存一周以上嫁接成活率没有明显减小;④砧木选择,筷子般粗苗高60cm 以上生长旺盛的降香黄檀实生苗为理想的砧木;⑤接后苗期管理,包含水肥管理、及时放芽和适时除萌技术等,嫁接后三天内避免雨水直接淋洒嫁接口、一周后待接穗芽眼明显膨大时及时挑破嫁接薄膜让穗芽破膜生长并适时除去砧木上的新芽,合理施肥和防治病虫害。采用上述各技术,秋末后嫁接能使降香黄檀嫁接苗出圃率超过95%
成果转让联系人:杨曾奖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0-87033626
联系人邮箱:gzfsrd@163.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4 2013.4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本项目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硒肥使用方式、硒肥浓度和剂量、主要养分元素的组合优化,得出富硒笋规模化高效培育方式,可以使规模化生产的富硒笋中硒含量符合规定的技术指标(0.01-0.1mg/kg)。项目完善了富硒笋中有效硒的分析检测技术。经检测富硒笋中甲基硒代半光氨酸、硒代蛋氨酸和硒代胱氨酸含量总和超过80%,且笋中无机硒残留量极低,培育技术安全可靠。在项目实施期间,建立了1700亩富硒雷竹笋生产示范基地,年增经济效益15,000/公顷以上;累计培训竹农425人次,技术辐射面积350余公顷;制定了《富硒雷竹笋培育技术规程》(草案),注册了"富亚"牌食用笋商标。项目对改善我国低硒地区人群的健康状况、增加竹产区农民的就业机会具有重要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张玮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571-6332056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3.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薄壳山核桃(Caraya illinoensis)实生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种子质量、种子处理、圃地选择与整地、播种、苗期管理、苗木质量、苗木出圃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薄壳山核桃适生区实生苗培育。
成果转让联系人:常君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716332056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1.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成果针对长三角平原地区生态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从美国东南部引进纳塔栎、水栎、舒玛栎、柳叶栎和弗栎等5种栎树,通过多点造林、盆栽试验和实验室生理生化分析等综合研究,系统开展了不同栎树种子萌发特性、生长发育习性、结实规律、叶片色素变化动态、光合特征、营养利用效率、抗逆性以及栽培和繁殖技术等研究,研究揭示了弗栎耐盐特点和盐胁迫响应机制,探明了5种栎树在干旱、水涝、冻害、营养胁迫、重金属污染等环境下的生长潜力,证实了5种栎树在长三角地区良好的适应性和观赏价值,丰富了长三角地区沿海防护林建设、水源保护林以及城市绿化建设中的植物材料。同时,总结出5种栎树的繁殖、培育以及造林技术,突破弗栎无性繁殖技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57163310174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利用经过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油茶良种,选用良种优质苗木,集成树体控制、配方施肥、林地抚育等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应用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主持选育的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1号、长林23号、长林27、长林40号、长林53、长林55号等9个优良新品种,在油茶产区重点县营建示范林,良种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良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
成果转让联系人:姚小华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606608321
联系人邮箱:yaoxh168@163.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5 2013.10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油茶容器苗培育的容器选择、育苗基质、培育管理、苗木出圃及档案管理等。适用于油茶容器苗培育。
成果转让联系人:任华东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71-6332056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6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利用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多年研究取得的省院合作《柿优质专用新品种选育及品质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浙江省科技厅《国外优新经济林品种引进与产业化示范》、国家林业局《优良品种富有柿及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等等成果,选出的富有、松本早生富有等新品种通过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根据已建立的甜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在云南保山开展甜柿优质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研究。项目实施后23年开始结果,‘富有’柿品质好,价格高,第5年亩产将达到200kg,亩收入1600元,盛果期亩产1000kg,亩收入8000元。项目实施期间,仅300亩低产林改造,产量、品质和商品价值提高,可累计实现产量60kg,收入240万元,比改造前增加产量9kg,增收36万元。项目实施促进了保山甜柿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当地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完成5年后,将继续推广富有1万亩,现有5万亩柿园栽培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将年产甜柿果4000kg,年收入1.8亿元,柿农人均年收入约5000元,比实施前人均年增收1500元。经济社会效益极为显著。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71-6332056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4 2013.4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在福建闽侯、云南保山、浙江富阳建立“富有”、“松本早生富有”示范林700亩,针对不同生态区特点,熟化完善肥水调控、整形修剪与低冠栽培、疏花疏果与保花保果、病虫害生态控制等栽培技术措施,并集成示范。为解决亲和性砧木种子稀少难题,以“亚林6号”、“511号、513号”为接穗,应用“君迁子”嫁接繁殖,建立砧木种子园,完善提高种子园产量技术;针对“513号”等种子出苗率不稳定,因病害导致出圃率低等难题,熟化提高种子出苗率、苗期炭疽病防控等关键育苗技术,进行商品苗规模化培育。明确优质品种及亲和性砧木适栽区,审定或认定新品种1-2个。建立区试林80亩,种子园10亩,示范林700亩,其中现有林350亩产量达800kg/亩,新造林成活率85%以上。提出甜柿优质高产栽培和育苗技术规程。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71-6332056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0.6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1 完善了林农复合构建与可持续经营技术。提出了两种林茶复合经营模式,筛选出适宜不同林茶复合经营模式的优先发展树种,并确定了适宜的配置模式和经营管理技术。提出了松杉人工林下发展红豆杉等药用价值较高的树种构建林药复合经营模式。2 优化了复层异龄林构建与生态系统经营技术。先后引入20多个伴生树种,通过模拟试验和生理、生长等的连续监测,筛选出适宜不同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的适宜伴生树种,并提出了相应的经营管理技术措施。3 提升了林地生产力提高与维护技术。提出了人工林生产力提高和地力长期维护技术。在江淮丘陵贫瘠易旱区,通过良种选育、集约经营、施肥等技术措施显著提高了林地生产力。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土壤理化特性,提高了土壤肥力和生产力,也为实现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撑。
成果转让联系人:虞木奎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57163320561
联系人邮箱:claretong80@163.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0 2012.10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是利用"油茶高产新品种选育与规模化扩繁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通过承担单位与各参加单位密切配合,努力工作,经三年实施,集成油茶良种采穗圃营建技术并形成区域示范,包括造林地选择、清理与整地,造林时间、方法、树体控制,林地管理、病虫控制等为一体的采穗圃营建管理技术。集成油茶良种规模繁殖技术,包括油茶种苗培育基地规划、设施育苗、芽苗砧培育、嫁接、施肥管理等技术为一体的良种生产基地建设技术,在浙江省主要油茶产区建立了油茶种繁育示范基地,提升了实施地油茶种苗生产技术,提高了良种苗的生产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推广效果。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7163320229
联系人邮箱:yusitongsheng@163.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成果集成果用无患子遗传资源收集评价、原料林园艺化栽培技术、皂素提取及洗涤制品生产技术工艺,其应用对于推动和支撑无患子皂素原料林培育产业和生物洗涤剂产业发展的高效发展有重大意义。1.围绕高产高皂素含量无患子果用品种选育目标,开展了遗传资源的系统研究和发掘评价,揭示了无患子种群果实形态和皂苷性状的地理变异趋势和个体间差异,筛选收集优树资源近400份,开展多地遗传测试,为果用良种选育奠定了物质基础。根据幼林期表现为造林区初选了一批优良种源、优良类型和优树。2.针对专用林营建与管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摸清了无患子果实发育及皂苷积累规律,试验明确了立地、密度、施肥、激素处理、整形修剪等对果实早产丰产的应用效果及合理施用制度,掌握了成熟实用的无性系苗木生产技术,总结提出了果用林栽培技术体系规程,并大力推行了茶园间种、通道果绿兼用等发展模式。3.研究确定了无患子皂苷提取工艺参数,优化了无患子皂苷动态逆流提取工艺,研制了无患子系列洗涤剂产品,毒理实验等证明了无患子日用洗涤剂的良好洗涤性能和人体安全性。建立投产了皂苷及洗涤剂制品生产线,制订了无患子清洁剂产品企业标准,产品已进入市场并已获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 057163310174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林业局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1.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通过核桃种质资源调查,结合核桃种质资源生物学、生态学、经济性状的观测调查,直接从丰产性状好,产量高、口味佳、内种皮紫色的特异性核桃中选出优良个体培育成新品种。同时引进多个优良品种进行培育选优,满足核桃产业发展的需要;研制出了规范凉山地区无公害核桃生产技术的地方标准;应用核桃无性繁殖的原理,通过相关系列技术研究、试验,总结出了山区核桃嫁接改良关键技术,形成了适合川西南山地的低效核桃野外嫁接改良、优质无性系核桃子芽嫁接苗培育的配套技术,为山区大面积的低效核桃资源实现良种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成果转让联系人:李德荣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3908152341
    联系人邮箱:765481066@qq.com
 
 
 
    单位名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林业局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1985.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本项目是在对花椒生产相关联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选育出了适宜于川西南山地及周边适生区栽培发展的花椒优良品种;研制出了适用于凉山境内的花椒无公害地方标准;通过无性繁殖技术原理开展优质良种培育技术研究,利用野生品种与良种嫁接培育出的无性系花椒长势、结果、抗病虫害能力强,突破了花椒树早衰对花椒产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瓶颈问题;总结出了简便易行的花椒生产配套实用技术及森林食品开发特色产业模式,采取"政府主导技术研发+公司品牌带动+专业合作社+农户参与"的产业化模式,推进了花椒产业化发展进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李德荣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3908152341
    联系人邮箱:765481066@qq.com
 
 
单位名称: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湖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1.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1、建设高产示范基地11个,总面积11436亩,盛产期平均亩产油量51.2公斤,比现有良种增产30%2、建设油茶采穗圃10个,面积共1450亩,年亩产优质穗条3.3万条,平均产穗量增产30%3、建设油茶繁育示范基地7个,年繁育苗木1070万株,合格苗木出圃率达92.1%;4、改造油茶低产林5010亩,改造后亩产油达27.5公斤;5、鉴定验收成果4项,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审认定品种16个,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项,制订地方标准4项;6、编写著作2部,发表论文11篇,培养研究生11名,培训林农3950次。本成果选育出适宜北部边缘区种植的油茶良种,建立良种采穗圃营建、优质壮苗规模化快繁、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低产林改造技术体系,已鉴定验收成果4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审认定品种16个,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项,制订地方标准4项,编写著作2部,发表论文11篇,研究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本成果在油茶良种选育、规模化快繁技术、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研究起点高,技术实用性强,操作简便易行,三大效益明显,适宜在以湖北、河南、安徽、陕西、四川等油茶北部产区推广应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7-50658820
    联系人邮箱:646412397@qq.com
 
 
    单位名称:广元市油橄榄研究所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2.3 2012.9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为选育适合广元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油橄榄品种,广元市油橄榄研究所进行了长达10年的品比试验、育苗对比试验、区试及育苗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成功选育出油橄榄品种"广油1",具有早实、丰产、稳产、抗性较好、含油率高的优良特性:定植后3年开始试花试果,9a生单株产量可达20kg,大小年不明显,病虫害较少,鲜果含油率30%"广油1"通过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批准认定年限5年,良种类型为无性系,登记编号是川R-SC-OE-049-2011,学名:Olea europaea 'Guangyou 1',建议在四川广元、达州、绵阳油橄榄适宜种植区推广。研究了"广油1"的育苗及丰产管理技术。已在广元市境内建成"广油1"品种示范林面积6000亩,表现优良。总结得出广油1号适生范围:四川盆地大巴山南坡、白龙江和嘉陵江河谷地带800米以下的向阳坡地,年平均气温16-18℃,一月平均气温4.9-5.6℃,极端低气温-5.6-8.3℃,年降雨量973-1119.8毫米,相对湿度69%-78%,日照1389-1437小时,土层深厚、通气透水性能较好的中性至碱性、含钙较高的沙壤土或壤土适合生长。为全面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广元市油橄榄研究所在国内首次创新性开展油橄榄大枝扦插培育试验研究,总结大枝扦插培育试验研究在扦插大枝选择、截面处理、扦插深度、专用生根剂配制、扦插技术及插后培育管理技术,提炼后以"油橄榄大枝扦插培育的方法"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发明专利,于201110月被授予发明专利, 专利号:ZL 2009 1 0088815.9。已在广元市境内建成大枝扦插示范林面积600亩,长势优良。油橄榄良种选育和大枝扦插培育技术两项研究成果紧紧结合当前广元市油橄榄基地管理在技术上的需要,不但解决油橄榄改良和新发展的品种选择问题,还能有效利用修剪剩余物,提高经济收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成果转让联系人:邓加林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839-3246311
联系人邮箱:gydjl@163.com
 
 
 
单位名称:凉山彝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0.07 2011.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攀西地区为我国典型造林和植被恢复的困难地区,容器苗为本地区主要的育苗方式。普通容器育苗的幼苗侧根遇容器侧壁时不能沿原来的方向向侧下方生长,只能改变方向沿容器壁盘绕向下生长,导致其侧根沿容器壁盘绕;其主根及其侧根长至容器底时因不能向下生长而在底部盘绕生长(有底类育苗容器)。普通容器苗的绕根现象会严重影响根系的正常功能,导致根系内的矿物质营养、水分的向上运输和有机营养物质的向下运输受阴甚至中断,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导致死亡,最终减少林木的寿命。本课题从容器育苗的根系调控为突破口,采用带根线设计的托盘加空气切根育苗方法,彻底解决了普通容器苗根系的有害变畸形。在此基础上,依据攀西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从容器控根育苗的种子处理、育苗方式(直播育苗与两次育苗)、小苗培育(播种密度、种子消毒、播种基质、覆盖)、容器类型(导根线和边缝)、容器规格、育苗基质配方、施肥、水分管理和苗木生长规律等各个环节开展了系统研究,最终形成了攀西地区容器控根育苗配套技术体系。采用容器控根育苗及配套等技术培育苗木,与传统的塑料袋容器育苗相比,降低育苗成本约0.55/株(降低基质使用量,提高优质出圃率,减少管理费用等);提高造林成活率30%,提高造林后苗木生长速率20%,降低造林成本15%以上。本课题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学科多。涉及林学、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肥料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及其交叉学科。本课题依据攀西地区的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开展的针对性研究,研究涵盖了容器控根育苗的各个技术环节,因此,课题成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农民易于接受和掌握,推广效果好。课题先后在攀西地区各县(市)、成都、阿坝州等组织进行了77次实用技术培训,指导和培训林农6000余人次,培养了一批林木种苗培育的实用技术人才,经济与社会效益明显。课题成果已在生产上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其中在攀西地区的德昌、冕宁、甘洛、美姑、宁南、会东、喜德、昭觉等县推广4500余万株,营造人工生物质能源林、经果林、速丰林等65万亩。
成果转让联系人:骆晓铭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3225077
联系人邮箱:liouyong97@163.com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成果在研究手段上,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种群统计、植被生态学数量方法和生物地理统计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重点:(1)探索简便快捷的灌木生物量测定方法,提出川西北地区主要灌木林群落建群种(马桑、峨嵋蔷薇、野花椒、三颗针)的各组分生物量及预测模型;(2)估算川西北地区不同灌木林生物量储量,提出减少估算中的不确定性的途径与可行方法;(3)探索川西北地区主要灌木林群落建群种的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8-83226547
    联系人邮箱:sclkykjc@163.com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3 2013.3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2006年开始,在成都地区对观赏草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利用小苗进行适应性品种筛选和抗逆性研究,并观察其物候周期,调查观赏草病虫害发生情况,主要为以下几个内容:1.初步的资源收集和保存观赏草品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对目前市场价值较高的园艺品种的调查,确定品种收集的标准为:品种新、有特色、观赏价值高。依上述标准,课题组引种了金叶菖蒲、血草、新西兰山亚麻、海滨羊茅等16种观赏草。2. 观赏草生长和物候数据观测。对引种的16种观赏草形态特征、生长和物候期以及抗性进行了观测,为筛选适应性品种提供依据。3. 适应性的观赏草品种筛选。根据观赏草的景观应用要求,能正常生长且表现出引种地观赏特性的品种即可视为引种成功。除橘红苔草、红知风草、矢羽芒和海滨羊茅外,其余12个品种均能适应成都地区的露地气候环境,正常生长并表现出引种地应有的观赏特性。4. 观赏草部分品种抗旱性研究。对引种的观赏草部分品种进行了抗旱性的初步研究,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观赏草抗旱性做了初步评价。5. 观赏草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在近2年的引种试验中,所引种16种观赏草均未发生大的病虫害,仅有少数品种出现了轻微的猝倒病和红蜘蛛、金龟子等虫害,抗病虫能力较强。6. 观赏草应用形式多样。观赏草具有极高观赏价值,在城市景观造景中可采用多种应用形式和配置方式,能达到立地成景的效果。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8-83226547
联系人邮箱:sclkykjc@163.com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研究在对四川省川南丘陵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基础上,针对油茶良种缺乏、丰产栽培技术不配套、油茶产业经济效益低下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油茶乡土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低效林改造技术研究、油茶林下经济开发研究、茶籽油加工及品牌创建等工作。1、本研究筛选的14个乡土油茶品种均通过四川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具有单位冠幅产量高、鲜果出干仁率高、种仁含油率高、病虫害少、产量稳定、抗逆性强等油茶的生物学特性,其鲜果出籽率大于40%、干出籽率大于25%、种仁含油率大于42%,每平方米冠幅产量大于1公斤,病虫害率小于3%的国家优良标准,不仅是我省油茶种质资源的新发现,还是油茶遗传育种研究中宝贵的育种材料,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良种;2、本研究通过嫁接繁育技术研究,优化了油茶嫁接技术体系,油茶嫁接成苗率达90%以上,为良种的繁育、种苗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3、本研究在川南丘陵区油茶人工林生长和产量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油茶物候学观测、病虫害种类的调查及危害程度分析,并开展了造林种植、整形修剪、水肥管理、低效林改造、林下经济开发模式、采收与储藏等研究,集成了油茶丰产栽培技术体系,显著提高了油茶种植经济效益;4、采取“政府主导技术研发+公司品牌带动+专业合作社+农户参与”的产业化推进模式,研究并熟化了茶籽油低温压榨加工新技术,产品符合国家标准(GB 11765-2003),品质达到压榨一级食用油标准,并研发出精品茶油、有机茶油、浅色原味茶油等系列新产品,帮助1家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已培育2家油茶科技型企业。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8-83226547
联系人邮箱:sclkykjc@163.com
 
 
四川核桃专用肥料配方研究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核桃是四川栽培比较普遍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在四川栽培历史悠久,自然分布极为广泛,除川西北高原外,几乎遍及全省各地。近十年来,全省很多地区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掀起了核桃种植的热潮,至2009年,全省核桃资源超过400万亩。但在核桃栽培上,由于长期受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忽视核桃肥料管理,致使核桃生长状况差,产量低,另一方面生产上缺乏适用的、针对性较强的专用肥料和成熟的施肥技术指导,施肥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导致肥效不佳,效益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施肥管理已成为制约我省核桃产量和效益提高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生产上对核桃施肥技术和适宜的专用肥料有着迫切需求。课题针对核桃栽培经营中施肥管理的突出问题,以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肥料效应报酬递减律等为理论依据,首次对核桃养分需求量、土壤供肥能力、施肥三者开展系统的研究。探讨了核桃幼树的养分元素(NPKCaMgFeZnB)积累量和结果树年新增长器官组织的养分元素积累量,分析了四川核桃主产区主要土壤黄壤的土壤肥力现状,提出了黄壤养分元素的有效供给量,量化了核桃养分需求和土壤养分供给能力指标。课题研究结合核桃对养分的需求量和土壤养分的有效供给量,开展了核桃配方施肥试验,筛选出核桃幼树和挂果树在黄壤上的适宜施肥配方,与对照比较,核桃幼树增长49.11%,结果树增产43.28%,经济收益增长35%以上。研究成果填补了四川核桃配方施肥和核桃专用肥料生产的空白,对于提高我省核桃的集约经营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自2011年以来2年时间里,先后在广元、巴中核桃主产区及德阳、阿坝等地开展了核桃专用肥料配方技术和专用肥料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广面积2.4万亩,与对照和常规施肥管理相比,核桃幼树年生长量分别增加38%28%以上,结果树核桃产量提高35%和21%以上,新增产值2487.6万元,新增利税1914万元,增收节支1047.6万元,效益明显,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8-83226547
联系人邮箱:sclkykjc@163.com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3.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整个研究历时近10年,涉及森林培育、树木生理等多个科学技术领域。重点在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有机轻型基质加工技术、育苗轻型复合基质配方研发、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轻型基质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突破,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应用。(1)建立了木屑、稻壳、桉树皮、油菜秸秆、食用菌菌渣、酒糟等农林有机废弃物有机基质化有机基质化加工工艺标准和基质评价体系。(2)研制开发出了主要农林废弃物腐熟基质为主要原料的多元化轻型育苗复合基质配方及其产品共计22个,产品综合成本低、效益高,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要求,培育的苗木品质显著优于国内外的其它基质育苗。(3)研究了不同育苗容器对主要造林树种育苗的影响,不同容器育苗的控根效果,确定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轻型基质育苗容器的选择方案。(4)通过不同水分控制、施肥措施、水肥耦合对轻型基质容器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提出了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轻型基质容器育苗苗期管理技术。(5)提出了桉树、桤木、楠木、香樟、杉木、辐射松、红椿、香椿、核桃、花椒等四川主要造林树种的轻型基质工厂化苗育苗技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8-83226547
联系人邮箱:sclkykjc@163.com
 
 
单位名称:张掖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5 2013.1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1.完成沙生植被封育3023亩,占计划任务的100.8%,其中:张掖市五泉林场(临泽县)沙生植被封育2000亩;高台县林业局(高台县新坝乡)沙生植被封育1023亩。2.完成沙地人工梭梭林营造2065亩,占计划任务的103.3%。其中:张掖市五泉林场(临泽县)800亩,临泽县板桥镇700亩,高台县林业局(高台县新坝乡)565亩。梭梭造林中应用植苗器专利技术,配套生态垫覆盖技术,平均造林成活率达86.4%,平均保存率达75.3%3.完成梭梭林人工接种肉苁蓉514亩,并在周边沙区辐射推广建立内苁蓉栽培基地2200,占计划任务的542%。对无人工灌溉梭梭接种肉苁蓉技术、人工栽培肉苁蓉经济播种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配套缓释节水袋、碧护种子处理技术提高了肉苁蓉接种成活率,目前梭梭接种肉苁蓉寄生成活率达34%,比预期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
成果转让联系人:许尔文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36-8242598
联系人邮箱:xuerweng@126.com
 
 
 
单位名称:张掖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2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在试验示范过程中,不断扩展系统深入的技术和理论研究。结合适宜示范地区气候和土壤特点,进行了设施延后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创新。制定了"有机农产品-张掖市设施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规程""绿色农产品-张掖市设施红地球葡萄生产技术规程"5项标准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评审并颁布实施。在荒漠日光温室葡萄产区,高温季节,采用麦草、稻草帘等覆盖葡萄栽植沟,减小葡萄根系变温幅度,提高日光温室葡萄产品质量。选用红、黄、蓝、紫彩色纸袋,进行葡萄套袋,通过改变太阳光谱成分,研究有色纸袋对日光温室葡萄果面颜色的影响,筛选出生产优质红地球葡萄的适宜果袋。采用茉莉酸丙酯处理技术延缓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叶片衰老,提高果实品质。组装国光希尔、钼酸铵、膨大增甜王等喷洒葡萄叶面,增大了日光温室葡萄果粒,提高果品等级和商品率;增施油渣、紫花苜蓿、土壤调理剂等肥料,改善日光温室葡萄品质。示范推广设施葡萄提质增效技术,发展设施葡萄12000亩。实现了 "当年定植,第二年挂果,第三年丰产"的目标,示范点第二年单棚产量达到1100公斤,第三年平均达1500公斤,单棚平均产值达到1.65万元,最高达2.57万元。
成果转让联系人:许尔文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3809362800
联系人邮箱:zystgz@126.com
 
  
 
单位名称:安徽振扬农林生态开发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安徽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8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毛竹白及复合经营是在白及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毛竹资源,依托毛竹、白及生物生态学特性,寻找二者的共生关系,通过竹林立地生物定向选择、林分结构的动态调整、郁闭度控制等措施,创造出既不影响毛竹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其主导产品的产量,又适宜于白及生长的生境,从而实现在毛竹林下规模化套种白及并实现标准化生产,达到竹林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一种林药复合经营模式。该项技术已成熟,可向具备条件的企业、林农进行推广种植。通过4年多的研究表明,实施毛竹白及复合经营不仅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而且在不影响竹林质量和其主导产品生产的前提下,还有助于白及品质的提高,使单位面积的收入成倍增加,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3856301313
联系人邮箱:52724982@qq.com
 
 
 
单位名称:安徽康大香榧开发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安徽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3 2013.5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项成果通过自行研制的营养液对大树进行输液和小树进行喷液,使香造林榧成活率由70%提高到95%以上,且长势良好,有效解决了香榧成活率低的难题。通过根外配方追肥,提高香榧座果率20%以上,可消除或缩小大小年程式度,实现香榧丰产稳产。通过采用不同砧木进行良种嫁接对比试验,筛选出米榧优良种砧,提高了香榧育苗成活率。
成果转让联系人:杨伟明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13515638035
联系人邮箱:jdlycxy@163.com
 
 
 
单位名称:桐城市景艺苗木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安徽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利用特制铁钉固定、绳带捆绑等方法,以改造嫁接大树的造型,解决大树嫁接苗接穗形状不美观的缺陷;研究嫁接大树修剪植株的保温保水结构,保护大树嫁接端或修剪端在秋冬季节安全越冬;利用新型保鲜膜对移栽的大树进行保水保温,提高大树的成活率;利用嫁接部保护装置,对大树嫁接部位进行固定、保护,起到保温保水,提高大树成活率;对劈接法进行嫁接的大树的嫁接部位进行固定、保护;对插接法进行嫁接的大树的嫁接部位进行固定、保护;采用树干保护套对移栽的大树进行保护,防止大树在秋冬季节冻伤、冻死;利用造型装置对大树进行美化、修饰,辅助园林应用要求;大树嫁接苗木的防晒措施;创新地利用移栽大树的分布结构,解决大树移栽生长问题;创新地利用大树堆土比例、方法,增加大树移栽成活率。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866090888
联系人邮箱:812731900@qq.com
 
 
单位名称: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安徽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2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1、在全省省沽油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优中选优的方法,经过3年优树选择工作,经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皖庐1号、皖庐2号、皖石1号和皖石24个单株为省沽油良种,具有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广,填补了国内省沽油良种的空白。 2、通过播种、扦插、嫁接及组培等育苗方式的试验和总结,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集成,编制了国内首个省沽油地方标准-《省沽油育苗技术规程》,制定了一套省沽油苗木繁育技术体系,为培育省沽油良种壮苗提供技术保证。3、该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了我国省沽油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在省沽油良种选育及规范育苗技术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51-6532138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安徽省林业高科技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安徽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1.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1、建立蓝莓茎段组培再生快繁体系,研制出改良型培养基优化出蓝莓最适基本培养基(改良型WPM)、最适诱导愈伤及不定芽培养基(改良型WPM+ZT 1.0 mg/L+NAA 0.2 mg/L)、最适增殖培养基(改良型WPM+ZT 1.2 mg/L-2.0+NAA 0.05 mg/L-0.12 mg/L)。2、研究出蓝莓组培苗瓶外架空扦插生根技术研究出瓶外架空扦插生根技术,架空高度为60 cm80 cm,生根栽植基质为椰糠+水苔(64),成活率达95 %。利用架空栽植技术进行蓝莓组培穗条瓶外生根,扦插穗条1215 d生根,穗条生根快。3、研究出蓝莓最适可降解轻基质网袋容器配方与育苗技术经反复筛选,得出最适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木屑(631)成活率达96%以上,容器直径6 cm,长10 cm。本项成果一是成功研制出了蓝莓茎段组培的最适改良型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建立了蓝莓茎段组培与工厂化育苗快繁体系;二是探索出了蓝莓组培穗条瓶外架空扦插生根技术,减少了蓝莓在组培室内培育时间,节约组培成本,缩短了育苗周期;三是研制最适可降解轻基质网袋容器配方与育苗技术,蓝莓苗成活率达96%。本成果应用现代工厂化育苗新技术,解决了蓝莓传统育苗的周期长、成活率低、生长量小等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难题,提高了蓝莓幼苗质量,解决了蓝莓种苗紧缺的生产实际问题。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51-6571088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0 2012.8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项目引进优良鲜食葡萄品种11个,筛选优良品种2个,从引进的5个砧木品种中筛选抗盐碱、抗寒砧木品种2个。集成现代种植管理技术,突破了红地球葡萄苗木繁育关键技术。对红地球葡萄插穗重离子辐射诱变适宜剂量进行研究,确定了半致死剂量LD50和半致矮剂量GR50标准。集成了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的土壤改良、植株长势调控、微域环境生态因子的调控、病虫害无公害防控、花果管理、优化施肥、节水栽培等技术;建立了荒漠区设施葡萄延后栽培技术体系;建立荒漠区设施葡萄延后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服务体系。该项目技术路线合理,数据翔实,在荒漠区葡萄设施延后栽培技术方面有所创新,项目成果已通过张掖万亩设施葡萄产业带的建设,达到了集约化生产,规模化效应,并适宜在河西走廊设施葡萄产业发展中推广应用。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830624809
联系人邮箱:zyslykxyjy@163.com
 
 
单位名称:上海市林业总站
推荐单位:上海市园林绿化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7.7 2010.9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一、设施葡萄示范园。2007 4月开始建园,挖定植沟,施足有机肥。采取避雨栽培模式;大多采用标准单栋设施大棚,至2009年,全部70亩设施棚搭建完成。目前在葡萄示范园内推广的早熟品种有2个,夏黑、矢富罗莎;中熟品种有4个,巨玫瑰、巨峰、醉金香、金手指。经上海市园艺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基地进行了产量品质测定,测产结果达到了上海优质葡萄园生产标准。
二、庭院林果优化栽培与示范。1、庭院经济建设。2008年,选择了17户农家开展庭院经济建设;通过挨家挨户的测量、调研,以每户的意愿展开设计,树种主要选择批把、柑楠、桃树、柿树、枣树、石榴等果树和同时兼具经济和实用观赏价值的东方杉、银杏等为主,完成17户庭院经济建设,推广种植苗木7000余株,目前,长势、景观良好。2、河道绿化。2008-2009年完成了四条河道、主干道、四旁林绿化:树种选择以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乡土树种和景观价值独特的新优树种为主,主要有:东方杉、奕树、乌伯、银杏、水松、湿地松、香梅、桂花、茶花、红叶石楠、地中海英迷、黄馨、迎春、腊梅、红叶李、木楼、紫荆、花梅、石榴、杜鹊、茶梅、以及竹类的慈孝竹、早园竹为主:绿化用苗4万余株。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5605960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上海市林业总站
推荐单位:上海市园林绿化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8.10 2012.9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1.影响上海果树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筛选与比对分析研究。通过对全市四大主栽树种(葡萄、桃树、柑橘、梨)的果树生物生态学特点和栽培技术要求,研究分析不同树种组合、品种结构配置、树形构建、病虫害发生危害与发生发展规律、灾害性气候对果树的危害等,通过不同时期的树种生长发育特点、质量、采后技术与市场需求分析,筛选了影响上海果树产业健康发展的技术关键障碍因子。2.优质丰产果树新品种的引进和栽培技术配套研究。针对上海主栽果树树种现有品种不丰富,难以满足市场多元化、多口味的需求,将根据市场需求和特色,引进11个新品种,建立品种试验地,根据原引种地和上海气候、土壤等差异,研究形成适合上海地区优质丰产栽培的集肥水、土壤、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3.果品质量评价及采后增值技术的研究充分利用现有果树资源优势,开展集果品感官、营养、风味等为一体的品质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在对果品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收技术、预冷技术、保鲜技术等,探索融物理、安全化学为一体的采后保鲜升值技术的研究。4.自然灾害对上海果树的影响及御灾工作研究在对目前四大主栽树种在各种灾害性气候条件下发生伤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基础上,重点研究霜冻、水涝、风灾等灾害情况下果树忍受性与生理生化变化,根据各项气候灾害下的伤害特点,细化伤害等级和伤害指标,开展针对灾害性气候的减灾技术的综述。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5605960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属于农业科技领域中针对林业经济林-油茶有害生物控制研究,项目利用马尔可夫链方法进行油茶病虫害长期预报,具有简便、可靠的特点。该课题实施3年多来,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任务:1)是摸清了广西油茶重大病虫害发生危害现状,确定重大病虫害17种。2)是开展了油茶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测报准确率90%以上。3)是开展了综合防治试验,防治效果81%以上。4)是拟订了《广西油茶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草案)。3.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1)首次确定广西油茶重大病虫害17种,并编制出广西油茶病虫害名录。修订了《广西油茶病虫害名录》,已鉴定病虫害种类216种,其中病害58种,虫害158种,确定重大病虫害17中,其中病害8,虫害9种。2)首次应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对油茶病虫害进行了预测预报。经检验,预报准确率90%以上。3)首次对广西油茶根腐病开展综合防治试验研究,防治效果94.1%,填补了油茶根病腐病控制技术的研究空白。4)首次拟订了《广西油茶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草案)。
成果转让联系人:苏付保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772-2726887
联系人邮箱:stkyc2008@163.com
 
 
单位名称:南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0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1)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从种苗选择、密度和种植配置、整形修剪、水肥管理、采芽技术等方面,开展香椿四季采芽的露天密植矮化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并取得成功,首次总结出亚热带地区香椿四季采芽、月采2次的露天密植矮化栽培丰产技术,构建了以良种、密度、水肥集约管理、矮化促萌、科学采芽等香椿矮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栽植当年可投产,食用嫩芽产量400.4 kg/亩;第2年,年产食用嫩芽1494.0 kg/亩;第3年,年产食用嫩芽1845.6 kg/亩,经济效益显著。(2)首次在广西香椿主要分布区开展香椿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收集圃建设和优良单株筛选,经田间家系品比试验,选育出适合广西栽培的桂椿1号、桂椿2号、桂椿3号、桂椿4号、桂椿5号等食用型香椿优良品系,填补了广西香椿良种选育空白。(3)首次开展广西香椿种源种苗特性研究、采穗圃建立、扦插育苗、嫁接育苗、优良种源种子繁殖育苗。推广应用前景:项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技术成熟,成果可在亚热带地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8977171395
联系人邮箱:jianglif2007@163.com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1 2013.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标准总结和提炼了近年来杉木容器育苗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生产单位的实践经验,内容全面,适应范围广,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正确,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该标准的制定,对规范广西杉木良种壮苗培育的技术环节,提高杉木壮苗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杉木苗木产业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1 2013.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标准的制定,对提高柚木苗木生产的科技含量及柚木商品林基地营造林水平,加快柚木产业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标准以调查材料、试验数据为依据,是在总结了柚木育苗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的。技术路线正确,内容完整,条理清晰,科学合理。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1 2013.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标准的制定,对指导广西油桐低产林改造,提高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油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总结和提炼了近年来广西油桐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营,内容全面,适应范围广,采用的技术和路线正确,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该标准的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协调一致。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国审油茶新品种“桂普32”和“桂普101”中试示范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3.10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累计培育桂普32号、桂普101号油茶新品种优质苗木71万株,轻基质容器嫁接育苗成活率87.3%;在岑溪、来宾、三江等3个县市共建立新品种中试示范林240亩,造林保存率95.3%,单株开花率72.9%;高接换种试验20亩,达产期亩产油茶60.92kg。辐射推广新品种造林3150亩;项目执行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26.2万元带动新增就业320人,农民增收430.7万元。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3.1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选育出通过国家和省级审认定的油茶优良品种22个;提出了油茶矮密早丰和高干嫁接等采穗圃营建技术,获得“油茶矮密早丰采穗圃的营建方法”国家发明专利,检查油茶采穗圃2100亩;探索了油茶插穗皮层生根调控技术、容器育苗基质与菌根化育苗技术,具有创新性;集成了芽苗嫁接、小苗嫁接和扦插技术,建立了四季育苗的油茶良种繁育产业化体系,突破常规夏季集中育苗的时间局限,嫁接成活率提高4.7%,当年育苗出圃率提高15.9%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3.8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对油茶优良无性扩繁技术进行集成提升研究,建立繁育示范基地1个,具备年产优质苗木0万株以上能力。建立示范基地4个,总面积65.3公顷,辐射推广400公顷。三年生的新造示范林平均开花座果率69.2%、辐射推广造林平均开花座果率57.5%,低产林换冠盖章示范林第三年开花座果率85%。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制定地方标准3项,发表论文8篇。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课题进行了红锥种源试验研究、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的选择、母树林区划、丰产栽培模式研究和示范。建立了红锥示范林125公顷,推广造林242公顷,营建了母树林30公顷。红锥母树林通过抚育改造,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平均提高41.4%,种子千粒重、种子净度、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3.4%11.2%14.4%;从10个种源中筛选出2个优良种源,其中浦北种源的材积遗传增益30.08%、博白种源的材积遗传增益为35.24%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3.1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项目在良庆区建立了优良竹浆材示范林1553.7亩。通过配方施肥、立竹结构调整、虫害防治等措施,2011年平均产量1262kg/亩,完成任务的158%2012年平均产量1538kg/亩,完成任务153%,辐射推广林年产竹材达950kg/亩,超过合同指标。项目期间示范林产竹材4350吨,产值195.8万元,增产67.1万元;作为南方纸浆竹示范林,社会效益显著。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3.1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推广了博白和浦北2个红锥优良种源,建立红锥育苗基地2个,培育苗木70多万株;营建了红锥速生丰产试验示范林95.9公顷,推广辐射造林310.8公顷;3年生示范林平均树高3.95m-4.65m;举办了4次全区性的红锥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人数800多人次。项目总结并推广了扦插快速繁殖、壮苗培育、林地选择、混交造林与抚育等一整套红锥速生丰产技术。制定一项地方标准和一项行业标准,获得发明专利1项。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开展“桉树青枯病控制技术研究”和“桉树白蚁预防技术研究”技术成果推广示范,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对桉树人工林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经营具有重大意义。项目完善了桉树青枯病监测技术,完成了主要无性系的抗性等级检测,划分了桉树青枯病和白蚁危害发生的高风险发生区、中等风险发生区和低风险发生区,提出不同风险发生区品种合理分配等病虫害治理和控制技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3.6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项目完成了广西特色香料高效单离产业化示范样板2个;改建了茴油、桂油单离示范线;分别建成了年生产能力400吨茴脑、63吨桂油和180吨高纯度肉桂醛生产线各1条,茴脑纯度≥99.6%,回收率≥92%;桂油得率≥1%,桂油含醛量≥85%;肉桂醛回收率≥64.5%,纯度≥98%。项目期间,广西万山香料有限公司生产了高纯度茴脑500吨,曹嵩脑20吨,实现产值8580万元;广西京桂香料有限公司生产桂油120吨,肉桂醛93吨,实现产值5269万元。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3.1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项目累计培育岑软2号、3号等油茶优良无性系容器合格苗203万株。在金秀、龙胜、融水等3个县共建立岑软2号、3号等油茶优良无性系早实丰产示范林583亩。造林后第三年平均保存率92.4%,平均树高128.7cm、冠幅0.79平米,单株开花率82%。在金秀、龙胜、融水等3个县建立低产林改造示范林2184亩。辐射示范推广新品种造林3万亩、低产林改造4万亩。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的产量达600kg/ha以上,鲜果出油率达10%以上;实生育苗、单芽短穗扦插和小苗嫁接成活率分别达98%96%92%;用作嫁接金花茶粘木嫁接成活率达到90%;花带清新香气,定植成活率达90%,可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1年抽梢2-3次。适合在我国南方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省的热带区域推广应用,除作为优良的油茶改良亲本,还可在粘木和生态观赏中加以利用,从油茶产业发展和生态、社会效益来看,成果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3.3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优化集成了樟树组培快繁技术,继代周期25天,芽增殖系数达4.0,生根率94%,移栽成活率94.6%;创立了樟树组培苗幼态枝扦插技术,扦插生根率达到88%。制定了《芳樟醇型樟树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首次实现樟树组培苗规划生产,年生产能力达500万株。建立了香料用樟树原料林定向栽培技术体系。采用良种组培苗造林,三年生枝叶产量达29.3t/ha以上。该技术在国内示范推广香料用樟树林800公顷。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 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2.1 2013.8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⑴成功将湘西的野生观赏植物短梗大参在长沙市进行引种驯化。通过开展不同水分、不同光环境、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短梗大参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观察短梗大参在引种地的生长表现,包括在引种地的生长物候期、枝条生长节律、越夏、越冬生长表现等。研究结果表明短梗大参在35--40℃、半干旱条件下可以生长,在35℃以下、土壤相对水分含量70%以上的半荫条件下生长良好,在全光照条件下,夏季高温和太阳直射的环境中短梗大参叶尖部位有明显的灼伤现象。本研究表明短梗大参在长沙地区的适宜栽培环境中引种栽培是可行的。⑵短梗大参种子萌发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5-25 ℃,当温度超过35 ℃时不萌发。建立了幼苗移栽与管理技术。提高短梗大参种子萌发率的途径为种子沙藏处理和50 mg·L-1赤霉素处理。⑶筛选出了短梗大参硬枝扦插繁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为扦插条速蘸IBA2000 mg·L-1,其插穗的生根效果指数、生根数、平均根长、生根率分别为409.1893.75条、4.32 cm98.80%,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35%354%18%1.8%;合适插穗直径为1.31.5cm;合适的扦插基质配方为黄心土和椰糠。建立了短梗大参扦插苗的移栽与管理技术,即扦插生根后,必须等到入秋气温下降后移栽,其栽培基质为85%黄土。⑷总结摸索出了短梗大参幼苗的栽培基质配方和栽培环境。筛选出了适宜短梗大参栽培的基质配方为园土+牛粪+珍珠岩,最佳栽培环境为林下郁闭度约为0.7的环境中,生长翠绿,当盆栽在70-80%的遮光网下,生长表现良好。⑸发现了短梗大参独特的光合特性。短梗大参在全日照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属于饱和趋近型,而在遮荫环境下为强度抑制型,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是短梗大参在树荫下栽培的理想的光响应模型。在高温强光环境中短梗大参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光合速率受到高温、强光的抑制,但在阴蔽的环境中不存在"午休"现象。⑹选育出短梗大参新类型1个,该新类型在同样条件下生长正常,年平均冠幅生长量可达30-40cm,高生长量可达70-80cm,小叶数量和形状等明显区别于原种短梗大参,其特征表现稳定,枝繁叶茂,冠型圆形,抗性强,未发现病虫害发生,其株型及叶形观赏价值更高。
成果转让联系人:吴思政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3908489831
联系人邮箱:552473216@qq.com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3 2013.3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广西现有石山面积895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7.8%。要改变广西石山地区发展现状,加快广西石山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加大广西石山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人工植树造林是提高石山土地利用率,阻止石漠化加剧,进行石山绿化重建生态的积极有效措施。目前,广西石山区的人工造林树种主要以任豆、竹子及金银花为主,而要满足石山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仅采用以经济收益为主的树种是远远不够的,多目的、多功能适生造林树种的营造刻不容缓。然而由于石山地区的生境特点,人工造林生长质量较差。基于此,以南酸枣、苏木、秋风、香椿、构树、青钱柳等为多功能的目标造林树种,任豆为参照树种,利用菌根接种技术,分析各树种菌根化苗抗逆(抗旱)能力的差异及石山地区不同目标造林树种对菌根的生长响应,旨在确定菌根技术在广西石山区营林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推荐单位:湖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在查阅川黔紫薇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自然分布的川黔紫薇资源进行了调查;采用育苗和栽培的配套技术,在城步县的南洞林场、茅坪、丹口镇和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对川黔紫薇进行了育苗和栽培试验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对紫薇属地理分布的研究,得出亚洲东南部和南部为紫薇属世界分布中心,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南为紫薇属中国分布中心。(2)通过对川黔紫薇地理分布研究,得出武陵山脉为其分布中心,雪峰山脉为其分布次中心。(3)总结了紫薇属植物和川黔紫薇具有珍贵用材、观赏、药用、石漠化治理和吸收PM2.55大经济价值,在观赏价值中,川黔紫薇具有观茎(皮)、观叶(秋色叶)、观花和观形等4个方面。(4)查清了川黔紫薇在湖南的分布,增加了保靖、永顺、洞口、道县等几个新分布点。(5)首次测定川黔紫薇种子千粒重为1.72 g,种子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为0.47 cm0.15 cm。(6)总结出了川黔紫薇育苗的配套关键技术:细致整地(土粒直径在23 mm+ 早播种(1112月播种)+ 及时间苗 + 苗高34 cm时,用总养分含量≥50 %的复合兑水(23 ‰)施肥1 + 苗高20 cm时,每亩沟施总养分含量≥50 %的复合肥3035 kg + 用稀释1 500倍的毒箭防治虫害。采用该配套技术的城步县南洞育苗试验点一年生播种苗平均高1.65 m,平均地径1.16cm,而没有采用该配套技术的省植物园育苗试验点一年生播种苗平均高0.72 m,平均地径0.64 cm。(7总结出了川黔紫薇栽培配套关键技术:(长、宽6070 cm,深50 cm)的穴状整地 +浅栽(深度不宜超过根茎处)+ 裸根壮苗 + 1年叶全展后锄抚1次,每年施肥2次(发芽前1次,7月施1次) + 用稀释1 500倍的毒箭防治虫害。采用该配套技术在城步茅坪石灰岩发育的黄红壤上栽植的6年生川黔紫薇平均高5.5 m,平均胸径5.59cm,比同地栽植的香果树生长要快;在城步县南洞林场板页岩发育的黄壤上栽植的6年生截干移栽的川黔紫薇平均胸径为7.94 cm,比同地栽植的闽楠的生长速度要快很多;在城步县丹口镇试验点板页岩发育的黄壤上栽植一年的川黔紫薇平均地径3.56 cm,平均高2.14 m,栽植二年的川黔紫薇平均地径5.57 cm,平均高3.01 m,比同地栽植的速生树种--兰果树还要快。(8)通过栽培试验得出川黔紫薇能在我省低丘、丘陵和1200 m以下的山地均能生长,但以海拔300 m以上的山地气候生长最佳。宜在荒地上造纯林或与常绿树种搭配形成混交林,初植密度宜2 × 2 m,定植密度不大于4 ×4 m。(9)通过试验得出川黔紫薇能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生长良好,川黔紫薇是我国特有的落叶大乔木,树干通直,木材坚硬,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是优良的珍贵用材;其树皮光滑、独特,褐色至红褐色,树形优美,秋叶优雅,花色美丽,是优良园林绿化树种。该成果的目的意义:一是开发利用和保护乡土珍贵树种,丰富我省乃至中亚热带地区造林树种和园林树种;二是调整树种、林种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服务林农,造福子孙。项目在研究过程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该成果能在川黔紫薇自然分布的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湖南能在501500 m由板页岩、石灰岩、沙岩和四纪网纹层发育的红壤、黄红壤、黄壤和黄棕壤、坡度在30°以下的山地、丘陵区生长,但海拔以3001500 m为最适栽培区,并且该树种可向北移至秦岭以南。
成果转让联系人:颜立红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731-85056197
联系人邮箱:yanlh0424@163.com
 
 
 
单位名称: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推荐单位:湖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7.9 2013.8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采收的七叶一枝花种子经冷藏后,再经控温催芽处理使种子的出苗率达到80.1﹪。通过低温和控温处理,加快了种胚的后熟,打破了种胚的休眠,提早种子的出苗时间1年。通过种子育苗、根茎切块育苗、种子直播与根茎切块直栽的研究表明,根茎切块繁殖是七叶一枝花比较好的繁殖方式,此法简便易行,出苗周期短,缺点是资源消耗大,成本较高,繁殖系数小,不便于大面积种植推广,而种子繁殖生长周期长,技术较复杂,优点是繁殖系数大,可大量提供种苗,有利于规模化种植推广。林下栽培研究表明,采用育苗移栽的产量虽高于直播直栽,但育苗管理成本较高,移栽也费时费工,成本增加,且要推迟1年投产,大规模种植时,应采用直播直栽。不同类型林地种植试验表明:在常绿林地(杉木林地)、落叶林地(核桃林地)与灌木林地(金银花林地)进行七叶一枝花的栽培时,应选择落叶林地。通过6年的栽培试验,研究七叶一枝花林下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编写了栽培技术实用手册。在洪江市雪峰乡蛇形村基地种植七叶一枝花170亩。其中核桃林下20亩,杉木林下40亩,金银花林下60亩,野生移栽采种圃50亩。在洪江市塘湾、洗马、铁山、龙船等乡镇推广种植七叶一枝花600亩。销售七叶一枝花种子、种苗和产品,收入390余万元。栽培生产的七叶一枝花根茎成品经上海同田生物有限公司检测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为0.62﹪,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一部)薯蓣皂苷元的含量0.60﹪的要求。
成果转让联系人:龚范武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731-88861672
联系人邮箱:gongfanwu@163.com
 
 
单位名称: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推荐单位:湖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1986.1 2013.9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⑴筛选出染井吉野樱最佳扦插繁殖方案针对市场染井吉野樱苗木稀缺、进口受限和不能采用种子繁殖的特点,通过多年探索,筛选出了最佳扦插方案。⑵确定了染井吉野樱在长沙地区花芽萌动到开花时的有效积温通过多年观测,项目组对花芽开始萌动后的5℃以上有效积温进行连续记录和统计,首次得出染井吉樱花花芽开始萌动到开花 (花芽顶部由黑色变为亮褐色)时的5℃以上的有效活动积温均值为130.4℃。⑶建立了染井吉野樱空中压条繁殖技术。通过多年试验,首次摸索总结出了空中压条繁殖技术,即:采用200mgL 3号生根粉和萘乙酸处理进行染井吉野樱花花后空中压条繁殖效果最佳,采用3号生根粉处理后根长、根数分别为103.81cm27.4根,采用奈乙酸处理后根长、根数分别为90.88cm86.2根。⑷发现染井吉野樱芽变并选育出优良品种在2002年开始进行染井吉野樱繁殖研究,2005年繁殖的苗木开始开花,从中发现部分苗木花期、花型、小枝颜色和叶片与普通染井吉野樱存在明显差异。该品种花期较之于普通染井吉野樱早6-7d左右;成熟小枝为紫红色;花瓣为卵园形;叶片锯齿不整齐,且短,叶脉具硬毛,以主脉较多,下表皮有稀疏硬毛,叶脉及下表皮具较多硬毛。
成果转让联系人:吴思政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3908489831
联系人邮箱:552473216@qq.com
 
优良珍贵树种-红椆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单位名称: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推荐单位:湖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1987.1 2013.8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查清了红椆在湖南的分布,增加了洞口、绥宁、新宁、资兴、永兴、麻阳、泸溪、沅陵、古丈、花垣、保靖、龙山、辰西等13个新分布县(市)。试验并总结出了"宽幅条播 + 播种后盖土3 cm + 覆盖稻草 + 苗木刚出土时搭好荫棚 + 910月斜切断根"等的一年生直播苗育苗技术;一年生条播苗平均高为16.04 cm,地径0.3 cm;一年生撒播苗平均高20 cm, 平均地径0.3 cm。试验并总结出了"密集播种 +播种后盖土3 cm + 拱棚式地膜保湿增温 + 切根1/3 + 移栽密度10 cm × 10 cm + 及时搭好荫棚"等的芽苗移栽一年生苗培育技术,芽苗移栽一年生苗平均高25 cm, 平均地径0.41 cm。试验并总结出了"密集播种 + 播种后盖土3 cm + 拱棚式地膜保湿增温 + 切根1/3 + 基质(50 %黄心土 + 40 %泥炭土 + 10 %钙镁磷肥)+ 14 cm × 16 cm 营养袋 + 及时搭好荫棚"等的芽苗移栽一年生容器苗培育技术,芽苗移栽一年生容器苗平均高18.3 cm, 平均地径0.43 cm,芽苗移栽二年生容器苗平均高38.2 cm, 平均地径0.6 cm。研究出芽苗移栽一年生容器苗生长规律,胸径生长:610日至919日为缓慢生长期,919日至1029日为生长高峰期,1029日后生长趋于平缓;高生长:610日至79日为缓慢生长期,79日至109日为生长高峰期,109日后趋于平缓,至1119日停止生长。一年生播种苗移栽到容器后,用80 %60 %遮阳网遮荫,其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2.25 %81.4 %,并且地径和高生长量经独立样本t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年生播种苗移栽到口径230 mm ×高160 mmA)、150×135B)和180×160C)三种规格容器后,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1.9%91.8%93.5%,经高生长方差分析,BAC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AC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地径方差分析,ABC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C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总结出了"大穴整地 + 2年生容器苗 + 营造混交林 + 5年每年抚育2次、施肥2"等的栽培配套关键技术,采用该技术在省植物园营造的红椆4年生平均树高12.6 m,平均胸径23.2 cm25年生红绸平均树高13.7 m,平均胸径22.1 cm。总结了一套红椆采种、育苗、造林技术规程。该成果的目的意义:一是开发利用和保护乡土珍贵树种,丰富我省乃至中亚热带地区造林树种和园林树种;二是调整树种、林种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服务林农,造福子孙。项目在研究过程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该成果能在红椆自然分布的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由板页岩、石灰岩、沙岩和四纪网纹层发育的红壤、黄红壤和黄壤、坡度在30°以下的山地、丘陵区生长,海拔50500 m为最适栽培区。
成果转让联系人:颜立红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731-85056197
联系人邮箱:yanlh0424@163.com
 
 
单位名称: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2.1 2011.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公报公布的项目成果为“半干旱地区欧洲山地花楸和太阳神花楸引种栽培研究”。该项成果由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经济林学学科,是我所自主选题项目。该项目由美国和俄罗斯引进两个欧洲花楸新品种,即欧洲山地花楸和太阳神花楸,并依据现代引种理论开展了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苗木培育技术、工程大苗移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在半干旱地区开展此项研究对丰富我国优良花楸种质资源、改善我国观果类乔木园林树种结构、提高我园林绿化水平和生态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果实能够丰富我国食药资源、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因此,开展此项研究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非常必要的。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21-399186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3 2013.3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桉树伐桩的根系发达,萌芽能力极强,萌芽条生理活性十分旺盛,在对山坡地上的桉树低产林分进行改造或采伐更新换代时,由于难以进行机械挖桩,采用传统劈除萌芽条的方法来控制伐桩萌芽用工多,成本高,如果控制不力或不及时,往往还会造成新造林失败。此外、桉树采伐后其根仍具有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甚至养分的能力,在自然状态下,伐桩能在林地中存在数年时间。随着林地的持续经营,林地中留下了大量伐桩,这些伐桩会挤占大量的林地空间。快速促进伐桩腐烂能释放伐桩占据的林地空间,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加速林地养分循环,将伐桩中养分释放出来,供林木重新利用。本试验利用内吸传导型、灭活性化学药剂控制伐桩萌芽,杀灭伐桩生理活性,配合生物菌类快速促进伐桩腐烂,使伐桩中有机无机养分快速分解,从而加速林地养分循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改善林下土壤微环境。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该项目为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由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和辽宁省林业技术推广站共同承担,推广以彰武松嫁接技术及容器苗培育技术为主的彰武松大规模繁殖配套技术及混交林营建技术。该项目利用彰武松无性繁殖技术、容器苗培育技术培育彰武松容器苗5万株,嫁接保存率99.6%,建立彰武松采穗圃1hm2,嫁接保存率92.1 %。营建彰武松示范林70hm2,其中彰武固沙造林实验林场34hm2,包括14hm2 彰武松与樟子松混交林,密度为1093/hm2,混交比例为11,嫁接成活率85.9% ,还包括20hm2纯林,密度1250/hm2,嫁接成活率86%;在阜新县富荣镇营造彰武松与樟子松混交林30hm2,密度278/hm2,混交比例15,嫁接保存率86%;在朝阳市黑水、陕西省榆林、黑龙江省龙江县3地各建2hm2彰武松示范林,嫁接保存率在85.2-86%。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指标要求。
成果转让联系人:白雪峰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18-6511220
联系人邮箱:gushasuo@126.com
 
 
 
单位名称:辽宁省林业产业协会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07 2012.11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该技术属现代农业技术领域,是实现我国榛子良种化栽培迫切需要的重要技术。课题组经过6年多的攻关,在世界范围内首先突破了榛子嫩枝扦插快速繁殖技术,该技术包括建立平欧杂交榛采穗圃,可以提供大量优质半木质化插穗,通过不同生根激素处理榛子嫩枝不同部位和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光照等)的有效、相对精确控制实现了榛子嫩枝扦插极高的生根率(大规模生根率93%97%和相对较高的有芽体扦插比例(86%);规模建立的扦插棚首次将高压微雾加湿器应用于榛子嫩枝扦插。扦插苗木当年平均苗高达15cm以上,根系长度平均达到10cm以上,>5cm侧根数达到30个以上,根幅达到15cm以上,生根率达100%,成苗率超过80%以上。通过冬贮越冬和春季保护性移栽实现春季移栽成活率7497%,苗木移栽下地当年高度80-120cm,平均高度112cm,根系良好,完全符合一级苗木标准。该技术先后在北京和辽宁等地应用,培育榛子良种扦插苗数十万株,效果显著。该技术与原有的直立压条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廉的成本。每年实现扦插繁殖苗木500万株,按现行市场价格,10元每株,每年则可以给使用该技术的苗圃增加毛收入5000万元,实现利润23千万元。5年则可以实现直接利润超过1个亿。该技术将为我国榛子产业的迅速建立发挥重要作用。5年生产良种苗木可以建园1.5万公顷,每公顷每年产坚果2250Kg,每公顷的纯收益在4.5万元,则每年可以给农民带来数十亿元的收益。可以增加2-3万人的就业。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4-23447909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心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3.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综合管理体系的研究提高了全省生态公益林管理的现代化科技水平,推进了传统管理方式的转变,将原始的纸质档案档案管理方式变为电子档案管理,为各级管理部门的档案查询提供了方便。通过统计系统改变了最原始的一次一发,人工汇总,统计困难,上报不及时等弊端,实现了统计报表的自动化、智能化。通过护林员定位系统及时掌握护林员所在位置,及时掌握各种突发事件,为各级部门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该系统在林业上使用是跨行业的合作,是物联网这一新技术在林业应用的成功突破。目前这五个系统在我省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已在全省推广使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486859523
联系人邮箱:lnlystb@126.com
 
 
 
单位名称: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以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在平欧杂种榛丰产栽培技术方面多年的系统研究工作为基础,广泛征求了生产、科研、教学等相关单位的专家意见,集思广益,反复修改,实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全文由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建园、整形与修剪、园地杂草控制及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坚果采收与采后处理等八个部分以及1个资料性附录和1个规范性附录组成。针对平欧杂种榛的特点,详细规定了各项技术指标。本标准集成了目前国内在平欧杂种榛丰产栽培研究方面的最新技术,主要创新点如下:(1)首次提出了平欧杂种榛的2种标准树形:单干自然圆头形、多干自然丛状形及其整形技术要点。(2)首次提出了不同树龄的平欧杂种榛的修剪技术要点。(3)首次提出了不同树龄平欧杂种榛丰产单株树体发育及产量控制指标。    上述所有的技术创新都经过3年以上的多点试验验证,技术成熟可靠,适合全国平欧杂种榛适栽地区采用,在农药的使用方面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强制性标准,安全性很高。在本项目的研发过程中,采用了由单项技术突破到系统集成的技术路线,很多技术内容已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标准为国内首次制定,技术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11-8650328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以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在平欧杂种榛压条繁殖技术方面多年的系统研究工作为基础,广泛征求了生产、科研、教学等相关单位的专家意见,集思广益,反复修改,实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全文由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苗圃地选择与规划、母树定植、杂草控制及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压条育苗、苗木出圃与贮藏运输等9个部分组成。针对平欧杂种榛的特点,详细规定了各项技术指标。本标准集成了目前国内在平欧杂种榛压条繁殖研究方面的最新技术,主要创新点如下:(1)首次采用高密度双行带状斜干定植方式。(2)首次采用以镀锌铁线为芯材、PVC材料作外表涂层的绑扎线作为横缢材料。上述所有的技术创新都经过3年以上的多点试验验证,技术成熟可靠,可以在全国范围的平欧杂种榛适合繁殖区采用,在农药的使用方面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强制性标准,安全性很高。在本项目的研发过程中,采用了由单项技术突破到系统集成的技术路线,很多技术内容已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标准为国内首次制定,技术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11-8650328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辽宁省林业产业协会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5.1 2013.6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项目研究利用生物远缘杂交杂种优势原理,通过平榛×欧榛种间杂交,取得杂种F1代品系,采取品比与区试相合的途径,选育出“辽榛8号”、“辽榛9号”平欧杂种榛优良品种2个;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4项,提出苗木繁殖、园地管理等新成果。研究还提出我省平欧杂种榛发展的区划建议,对我省榛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在研究中首次制定了"加工型杂种榛综合评价权重分布表",对榛树的育种研究和产业开发具有重大意义。首次研制平欧杂种榛品种RAPD标记分子鉴定技术1项,并对榛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关系作出分析。首次提出并建立了亲和性荧光检测技术1项,为亲和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产业发展中的园地营建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广平欧杂种榛丰产栽培技术措施30余项;集成和再创新形成新技术8项,提出斜栽高密压条繁殖新技术,提出嫩枝扦插、微扦插(组培)繁殖新技术,突破了长期以来国内一直未能解决的繁殖系数低、扦插生根难、组培成苗难等关键性技术难题。本项研究内容全面广泛,涵盖了育种和栽培配套技术的各个环节,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5年~2012年期间,在辽宁推广7.476万亩,辐射新疆、黑龙江等省(市、区),产业发展总面积达20万亩,年产值超过3亿元,带动社会效益达10亿元以上。项目的实施为我国经济林生产增加了新的干果种类及榛子品种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发展山区经济,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4003353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3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为了克服传统繁殖方法的局限性,推行贴梗海棠工厂化生产,我院开展了贴梗海棠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该研究2010年通过辽宁省科技成果鉴定,并先后获得沈阳市农村科技推广二等奖、辽宁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基于贴梗海棠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成果,我们编写了《贴梗海棠组培快繁技术规程》,旨在为贴梗海棠组培快繁的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本规程兼顾未来绿化市场对苗木的需求,突破繁殖材料数量上的限制,加快推广速度,适合从事组培实验室及工厂化育苗企业,对指导全省贴梗海棠组培苗森生产经营活动,规范贴梗海棠组培苗木标准化管理,促进贴梗海棠绿化苗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98805997
联系人邮箱:lnslky@163.com
 
 
 
单位名称: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12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本标准立足于辽宁省地理及气候特点,将水曲柳育苗的先进技术与传统成熟的生产经验有机集成,提出圃地选择、圃地区划设计、整地、施肥、土壤消毒、做床、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方法、苗期管理、出圃等关键的、原则性的技术措施。该规程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水曲柳育苗质量,节约育苗成本,提高育苗效率,对指导全省水曲柳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40177896
联系人邮箱:lnslky@163.com
 
 
 
单位名称: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12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本标准立足于辽宁省地理及气候特点,将水曲柳造林的先进技术与传统成熟的生产经验有机集成,提出造林地选择、造林苗木选择、整地、苗木包装运输、假植、造林时间、造林密度、造林方法、混交配置、幼林抚育管理等关键的、原则性的技术措施。该规程的实施可显著提高水曲柳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对指导全省水曲柳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40177896
联系人邮箱:lnslky@163.com
 
 
单位名称: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7 2013.6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在黑茶镳子等树种优良种源引进基础上,攻克了药剂处理和培养基配方筛选等系列难题,自主研发了嫩枝扦插和组培扩繁育苗技术体系;在树种物候期观测及生长规律研究基础上,系统地开展了黑茶镳子等树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出了专用药剂蘸根处理移植技术、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及防寒等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优良种源基因保存圃12亩,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个,制定地方行业标准1个,发表学术论文8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431681866
联系人邮箱:lnslky@163.com
 
 
单位名称: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单位名称: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江西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3.7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研制开发的栽培基质具有广适性,既能应用于农业蔬菜瓜果类种苗生产,又能应用于林木花卉种苗生产。研制开发的有机栽培基质除具有传统基质的特性外,还具有很好的肥效性,在短周期的蔬菜及花卉苗木生产上应用不需施肥,同时,既环境友好,又省事省工。该成果的推广应用能提高我省农林业种苗的质量和商品价值,提升蔬菜花卉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又具有减少面源污染、保护泥炭资源的作用,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符树根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791-83834068
联系人邮箱:jxlkykyc@163.com
 
 
单位名称: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江西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5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和赣州市龙南县东江荣华苗圃研制完成的"紫花含笑优良观赏品系筛选及高效无性繁殖技术研究"成果,取得的创新性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筛选了3个观赏点突出、观赏价值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好的优良观赏品种,并建立了形态(微形态)和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鉴别技术体系。同时建立了3个新品种与紫花含笑原种的鉴别技术体系:(1)编制了形态鉴别检索表;(2)采用体视显微观测技术,建立了3个品种花、叶、枝、果等器官微形态特征谱,且将花、叶、枝等器官颜色用RHS进行了比色测定,为品种鉴别提供了简便、直观、准确的鉴别依据;(3)建立了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DNA鉴别技术体系。二是建立了3个优良观赏品种扦插、嫁接、组培高效无性繁育技术体系,为3个品种的规模化繁育和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三是开展了紫花含笑遗传背景分析研究。(1)开展了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紫花含笑及3个观赏品种与含笑、深山含笑、乐昌含笑、金叶含笑4个近缘种的亲缘关系分析,为紫花含笑的起源追朔、进一步育种和优良品种嫁接砧木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2)以紫花含笑组培苗根尖为材料,研究了紫花含笑染色体核型。
成果转让联系人:江香梅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791-8383406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湖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1999.7 2012.11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提出富根壮苗培育技术,包括:扦插育苗技术、大田播种育苗技术、容器苗培育技术,苗木扦插成活率达80%以上,扦插苗和播种苗侧根数量比对照增加50%以上,侧根长度比对照提高20%以上;选育出优良新品系35个,木材材积增益达30%以上,木材基本密度提高5%以上。提出丰产栽培关键技术。本项目坚持边研究、边示范推广,在湖南永州、株洲、常德等地培育闽楠苗木300万株以上,产值达1200万元,已造林600公顷,按30年主伐每亩产木材20立方米计算,每立方米优质材平均价格以10000元计,产值达12亿元,经济效益显著。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使森林景观得到显著改善。珍贵家具材林基地也是教学实习、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的良好场所;苗木的培育和多种经营项目会带动周边社区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成果转让联系人:董春英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731-85593018
联系人邮箱:kych.5578@aliyun.com
 
 
 
单位名称: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湖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3.03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优化筛选了毛竹林覆盖材料,完善了毛竹林覆盖技术,显著提高竹林地温和湿度,促进鞭芽分化和竹笋生长,提早15天出笋,提高产量95%,提高可食率102%。研制了毛竹笋套袋专用袋,明显提高毛竹笋生长的温度、湿度,促进毛竹笋高、地径生长,其中高生长显著。技术应用竹林地温13.0℃,对照样地地温10.1℃;套袋内温度13.5℃、湿度91.6%,当时林内空气温度12.O℃,湿度85.30%。竹笋平均日生长量与同期相比大幅提升,套袋竹笋高度70.0cm、地径15.0cm、平均日生长量11. 7cm;对照竹笋高度47.0cm、地径14. 7cm、平均日生长量7.8cm。套袋显著提高竹笋可食率,与对照竹笋相比提高可食率30%以上。套袋调节了毛竹笋中的粗纤维和总糖等营养成分含量。其中提高了毛竹笋中的总糖含量,提高了毛竹笋的营养价值;减少了毛竹笋中的粗纤维含量,较好地保持了毛竹笋的鲜嫩。
成果转让联系人:董春英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731-85593018
联系人邮箱:kych.5578@aliyun.com
 
 
单位名称: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湖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5 2013.9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以松乳菇子实体发生量及菌根种类和密度为评判准则,鉴别松乳菇宿主马尾松优劣,作为马尾松个体去留的标准。自然林分中,松乳菇虽然保有一定产量,但也同时存在多种其它菌根菌。这些菌根菌均可与马尾松群体或单一个体形成稳定的菌根共生关系,而与松乳菇在同一生态位上形成竞争,导致林分内松乳菇产量低且分布不均。通过去除菌根性杂菌(即与松乳菇竞争的菌根菌)共生的马尾松个体的技术方法,既可以有效清除杂菌,又可以降低林分密度,从而提高林地上松乳菇的丰度,扩大发育空间。对采伐的产杂菌马尾松个体的树桩及周围土壤进行处理,即在树桩周围0.5m×0.5m范围内密实覆盖黑色塑料膜6个月以上。借助黑色塑料膜的吸热和保温作用,大大提高覆盖区的土壤温度。在夏季晴天,黑色塑料膜下的土壤表层温度可维持在80℃以上。在此高温下24小时,离开宿主活体的菌根菌基本上不能存活,从而起到原位抑制菌根性竞争杂菌,并致其死亡的效果。这一过程相当于巴氏灭菌,起到抑制竞争性菌根菌活力的效果。揭开塑料膜后,埋入松乳菇液体菌种,使林地土壤中松乳菇菌丝连成一片,扩展目的菌种松乳菇的生存空间,提高其竞争能力。适当增施松乳菇培养专用营养液,促进土壤中松乳菇菌丝发育并扭结成菇。
成果转让联系人:董春英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731-85593018
联系人邮箱:kych.5578@aliyun.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带岭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该成果以蒙古栎、胡桃楸和黄榆为研究对象,根据种源试验和子代测定,筛选出符合高档实木家具原料林要求的繁殖材料;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和苗期速生促进技术的研究,提出胡桃楸、黄榆和蒙古栎高档实木家具原料林苗木规模化扩繁技术;通过立地选择、树种搭配和现有人工林、天然林组成、密度调控,提出胡桃楸、黄榆和蒙古栎高档实木家具原料林优化培育技术与模式和胡桃楸、蒙古栎现有林定向改培技术与模式。提出胡桃楸、黄榆和蒙古栎高档实木家具原料林良种选育技术;胡桃楸、黄榆和蒙古栎高档实木家具原料林优化培育技术与模式;胡桃楸、蒙古栎现有林定向改培技术与模式。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8-3460800
联系人邮箱:wang8921550@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3.10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通过良种选育、苗木繁育、栽植技术、立地调控、材质材性综合评定及工艺成熟预测等方面研究,为新一代优质高效工业原料林建立储备繁殖材料和技术,通过对群落结构调控、林分管理和林木个体管理等方面研究,为现有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定向改培工业原料林及新建优质高效工业原料林集约经营、精准培育提供技术,非常必要、非常迫切。黑龙江省林业科研院所与高校储备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采取通过强强联合攻关方式,为促进黑龙江林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模式。本项系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在既获得巨大生态效益(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多样化生境和景观)和社会效益(促进就业和森林旅游)的同时,也能获得巨大的产品效益(用相对较短的时间获得优质工业原料用材)和相应丰盈的经济效益(比普通用材高出三到十几倍的价值生长,以及减少后续木材加工费用和提高木材利用率所获得的间接效益)。同时还有助于黑龙江省妥善解决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出现的木材供需矛盾,保证木材加工企业原料的供应和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恢复黑龙江省的我国优质工业原料林生产基地的地位。因此,经济意义、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重大。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451-86619875
联系人邮箱:lks-kjk@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3.9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完成了白桦及欧洲白桦优良品种选择及经营技术研究 1)在白桦和欧洲白桦优良种源、家系和无性系选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欧洲白桦家系选择技术;通过欧洲白桦家系间苗木高生长、径生长变异分析,初步选出6号、9号两个优良家系,其生长表现良好,且家系内苗木高生长及地径生长变异较小,生长稳定。2) 利用白桦优树子代进行倍性育种研究,提出利用白桦芽经秋水仙素处理诱导加倍技术,获得了15株多倍体白桦植株,多倍体白桦的植株表现了明显的"巨大性"3)提出了欧洲白桦异地保存技术。4)提出了欧洲白桦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配套技术。5)研究了白桦人工林、天然林密度对形质的影响,提出了白桦经营密度控制技术。完成了山杨新品种选育及经营技术研究 1)提出了中国山杨与美洲山杨地理远源杂交技术和良种选育技术,经过无性系评比测定,选育并审定抗寒速生新品种3个,分别为中美山杨1号、2号、3号。2)提出了以组织培养为核心的无性繁殖配套技术体系和容器苗培育技术。3)提出了利用山杨无性系苗木开展山杨采穗圃建设技术。 4)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东北地区6个山杨纸浆材优良种源的21个家系208株山杨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DNA水平上对山杨优良种源间和家系间的遗传结构变异及遗传分化程度进行分析,为研究山杨良种选育、杂交育种、杂种优势的利用、山杨定向培育奠定分子基础。5)提出了山杨工业原料林高效经营的密度调控技术与模式,为山杨工业原料林优质高效经营和森林多种生态效益发挥,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和科技支撑。完成了杂种落叶松选育及经营技术研究 1)提出了杂种落叶松新品种选育技术,选出7个速生的优良家系,与试验对照相比,树高平均大于试验对照12.44%,胸径平均大于试验对照12.95%,材积平均大于试验对照38.14%2)提出了杂种落叶松异地保存技术,杂种落叶松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以杂种实生种子园、杂种落叶松F1代和F2代子代测定林、杂种落叶松第2代无性系种子园以及再收集(新建种质资源圃)的形式开展。3)提出了落叶松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生根率可达70%以上。4)提出了以杂种落叶松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发生技术,系统研究了杂种落叶松体细胞胚发生所涉及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杂种落叶松的体细胞发生体系。5)对不同造林模式下杂种落叶松优质木结构用材原料林的生长及材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杂种落叶松4种最佳的定向培育模式,为今后的杂种落叶松优质木结构用材原料林在黑龙江省林区大面积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完成了红松定向培育模式与红松干材形质控制技术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林龄、不同密度及不同抚育方式的红松人工林进行生长因子调查分析,提出了适合红松用材林定向培育模式及干材形质控制技术。完成了中美山杨、白桦、长白落叶松、红松四树种的水肥调控试验通过对不同氮、磷水平下四树种生长、生物量、体内养分含量、生理特性变化以及氮磷转运量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氮磷浓度对四树种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提出了适合幼苗生长的最佳氮磷供应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451-86619875
    联系人邮箱:lks-kjk@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3.9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通过项目组3年实践以及研究,对优质饰面材料原料林主要树种良种选育技术进行了改进,对优质饰面材料原料林苗木繁育做了更深入工作,优质饰面材料原料林人工林优化培育及管理技术作了量化描述,对各树种适生立地与造林方式进行了更深入研究。初步提出这4个树种的定向改培技术;制定了适宜饰面原料林的整地方式、栽植季节、优良苗木、合理的初始密度以及幼林抚育方式。
    成果转让联系人:祁永会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1-86619875
    联系人邮箱:lks-kjk@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3.5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本课题围绕制定我省工业原料林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战略指导方针、战略目标、总体布局、技术途径和对策建议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研究了国内外工业原料林建设及研究现状,分析了世界工业原料林产业发展趋势。掌握了黑龙江省优质工业原料林资源现状,分析了黑龙江省发展工业原料林的优势,找到了黑龙江省发展优质工业原料林存在的问题。提出我省工业原料林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战略指导方针、战略目标、总体布局、技术途径。提出我省黑龙江省优质工业原料林建设的发展对策和发展建议。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1-86619875
    联系人邮箱:lks-kjk@163.com
 
杂交榛子新品种-龙榛引1号良种基地建设与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示范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3.10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通过良种基地建设,不仅培育优质苗木,而且,对苗木培育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确定影响压条繁殖的主要因素,筛选最佳的技术措施,进一步丰富压条繁殖理论和提高生根技术,为榛子良种繁育提供依据。通过本次的示范与推广,在森工林区内建立合理的推广机制,为在全区内的推广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加快我省榛子产业的发展。项目主要推广与示范龙榛引1号良种繁育技术和龙榛引1号丰产栽培技术。本项目在林口林业局莲花林场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1处,面积为65亩,定植苗木7150株;建立了龙榛引1号示范基地3处,面积为448亩,定植苗木49280株。其中林口林业局莲花林场35亩,东京城林业局南湖头林场405亩,穆棱林业局老道沟林场8亩;建立了龙榛引1号优质苗木培育技术体系,为林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苗木;建立了龙榛引1号丰产栽培技术体系,为林区的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技术培训,举办龙榛引1号栽培技术培训班4次,培训学员157人次;编写了龙榛引1号丰产栽培技术手册1部,在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
    成果转让联系人:龙作义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836318688
    联系人邮箱:phy615@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1.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2009年开始项目组对香蘑与气候的关系、香蘑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酶活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包括:丰欠规律:野生香蘑的发生和丰欠,与温度、温差、降水量、雨季等气候因子关系密切,适宜的温度、温差和恰当的降水量、降水时机是野生香蘑发生和生长的必要条件。碳素构成花脸香蘑细胞及代谢产物的骨架,也是花脸香蘑代谢所需的能量来源。羧甲基纤维素酶在大约在香蘑子实体原基形成时期酶活力最高。
    成果转让联系人:张玉波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3-6567458
    联系人邮箱:zzhc2000@163.com
 
 
森林食品薇菜干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8.6 2009.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薇菜干是林区山野菜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之一,是重要的森林食品之一,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质量标准,是林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将有利于促进森林食品产业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薇菜干的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同时薇菜干的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同时薇菜干产品质量标准可以有效保护林区薇菜资源,实现合理采收,科学栽培和管理,达到长期经营,永续利用,实现林区薇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成果转让联系人:郑焕春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3-6567458
    联系人邮箱:zzhc2000@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6 2010.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林业行业标准《北方杏鲍菇栽培技术规程》的定制是由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提出并申报,国家林业局批准,由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承担制定工作。该标准以规范北方地区杏鲍菇栽培技术为目的,规定了杏鲍菇栽培的菇场、原料、栽培袋制作、栽培管理及出菇采收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东北地区利用简易设施人工袋式栽培杏鲍菇、华北和西北地区参照执行。该标准对提升北方地区杏鲍菇栽培技术水平,促进市场流通和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郑焕春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3-6567458
    联系人邮箱:zzhc2000@163.com
 
红松次生林高效经营和人工林丰产综合技术推广示范
 
    单位名称:伊春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采用红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技术、成林抚育技术、人工红松林镶嵌自然带天然更新阔叶树营造技术、红松次生林高效经营技术、红松松梢象甲防治5项新技术,建设综合技术推广示范林175.5公顷。其中,人工幼林抚育125公顷、人工红松镶嵌造林10.5公顷、中幼林抚育20公顷、红松次生林经营20公顷。示范区造林成活率达到98%,保存率达到93.5%,红松成林抚育开敞度为1.32.0,红松林树种组成达73阔比例,完满立木度达0.8-1.0,通过病虫害防治技术实施,使红松林木受害株率低于2.6%
    成果转让联系人:倪柏春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83602006
    联系人邮箱:yclky07@163.com
 
 
 
    单位名称:伊春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8.5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食用菌原料林5公顷,成活率≧95%,保存率≧85%,生长量提高5-10%;提出食用菌生长最适宜的树种、造林模式和抚育管理技术;提出食用菌原料林定向培育技术模式;食用菌原料林各树种合理轮伐期的确定。
成果转让联系人:张厚良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8-3602006
    联系人邮箱:yclky07@163.com
 
 
 
    单位名称:伊春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8.5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营造山杨优良种子基因库和实生种子园面积10公顷;选择3-5个适合小兴安岭造林的山杨优良种源;确定山杨繁育技术和苗期管理技术模式。
    成果转让联系人:许忠海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8-3602006
    联系人邮箱:yclky07@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5 2012.5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对山杏进行高枝嫁接良种仁用杏改造技术和科学管理,品种的优化配置、调节密度、合理修剪,加强水肥管理,预防花期晚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可有效提高山杏的经济产量,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山杏改造品种选择,引进35个嫁接品种;接穗成活率达80%以上。引进山杏嫁接品种5个,选出牡红杏、优一2个山杏品种适合作为牡丹江地区接穗品种,通过嫁接前后的一整套配套技术,保证了高接换优成效,成果实际可操作性强。建立山杏现有林改造林1处,选出2个山杏品种适合作为牡丹江地区接穗品种,通过嫁接前后的一整套配套技术,保证了高接换优成效,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该成果具有可操作实用价值及学术科学价值。
    成果转让联系人:张顺捷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36528052
    联系人邮箱:tcskjk@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5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本科技成果应用于林区、农区栽培森林花卉。提供适合我省的森林花卉的栽培技术,该技术能够规范森林花卉人工栽培技术规范,本项目适合我省森林花卉种植产业,该技术能够规范森林花卉种植方式,提高植株成活率,能够提高森林花卉商品指标,为我省森林花卉种植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成果转让联系人:陈宇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3-6528052
    联系人邮箱:tcskjk@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7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优质单片黑木耳定向培育技术研究经过三年的研究解决了优质单片黑木耳生产中存在的菌丝与塑料代分离的问题,菌代内不,憋芽问题,生长期间菌丝缺氧、病害预防、生长期间管理不科学等问题,规范了打小孔数量与方式,经过在生产中的应用,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并在病害防治方面不使用化学药剂、农药,保证了产品的安全。
成果转让联系人:闫宝松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4536528052
联系人邮箱:tcskjk@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7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产品打破了黑木耳复水泡发食用的繁琐过程,同时,较原料相比,产品附加值高、利于储存,有效避免了资源鼓浪费。产品可利用等外材料和边角料进行加工,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技术关键是黑木耳微粉强化营养粥产品配方及加工方法。产品即食,打破了黑木耳复水泡发食用的繁琐过程,产品便于携带和食用,符合当今生活节奏。市场前景广阔。较原料相比,产品附加值高、利于储存,有效避免了资源鼓浪费。产品可利用等外材料和边角料进行加工,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
  成果转让联系人:吴洪军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36528052
联系人邮箱:tcskjk@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5 2013.10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在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种苗繁育基地合计育苗刺五加、龙牙楤木、长白楤木3 hm2,生产苗木125余万株,优质苗率达72%。营建刺五加经济林示范基地造林成活率97%,保苗率87.65%;营建龙牙楤木经济林示范基地造林成活率95%,保苗率90%;营建长白楤木经济林示范基地成活率99%,保苗率98%。营建的经济林示范基地未到达产期,抚育改造后的刺五加、龙牙楤木增产显著,较未进行抚育的增产达25.7%。制定刺五加、长白楤木、龙牙楤木育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各1套,发表论文3篇。
成果转让联系人:张顺捷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36528052
联系人邮箱:tcskjk@163.com
 
基于FSC和中国森林认证标准研究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审核因子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本项目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按照FSC和国家森林认证标准体系的要求,结合森工林区自身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特点,规范森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提出现有经营管理模式的系统的改进方向和具体的改进内容,为森工林区森林经营单位建立符合森林认证要求的管理模式,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审核因子。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3601200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上海市林业总站
推荐单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1 2012.11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建立了种球繁殖基地,通过组培和种球切割等方法进行繁殖,生产了一年生小籽球约30000个。同时,在林下推广种植和绿地景观配植种球80000余个。在松江叶榭水源涵养林和闵行体育公园建立了推广应用示范点2个,种植面积合计76亩;并在上海世博园、上海辰山植物园、桂林公园、顾村公园等地进行了应用推广,面积约64亩。累计推广应用近140亩。采用现场演示、讲解、专家集中授课等方式,组织开展繁殖、栽培养护技术等不同内容的培训工作,累计培训200多人次。完成了"石蒜种球繁育技术规程(草案)""石蒜类植物林地栽培养护技术规程(草案)"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承担完成林业行业标准"石蒜类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工作。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5661757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玉簪属(Hosta)植物属于宿根观花类地被植物,有较强的耐荫性,在欧美国家的园林中应用广泛。黑龙江省园林规划中应用的玉簪属植物种类单一,只有玉簪、紫萼玉簪和东北玉簪,不能满足园林设计时植物种类搭配的需要,通过引种可以丰富本地玉簪品种资源。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从荷兰引进了40多种玉簪,通过研究荷兰引种玉簪在哈尔滨高寒地区的物候特征,生长发育特性,初步评价其适应性,并进一步通过系统研究引种玉簪的耐荫性和抗寒性,综合评价引种后其对本土高寒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筛选出抗逆性强、株型花色好的品种,以期在丰富哈尔滨地区园林植物种类的同时,为玉簪植物的栽培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成果转让联系人:许怡琳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18210421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1.1 2012.10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本项研究根据生产实际和产业化基地建设要求,开展大枣优良品种资源调查、选育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通过系统地进行辽西大枣品种资源调查和选育,查清了辽西大枣种质资源,调查测试了24个大枣乡土品种及引种成功具有栽培价值的14个品种的生长、结果和特性,为大枣资源保存和研究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科学依据,选育出三兴大枣、大铃铛枣等5个丰产、质佳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研究深翻压青平均单株大枣产量提高26%。大枣园施有机肥,优质果产量比对照提高4.02倍。干旱年份浇水3次和5次比对照大枣单株产量分别提高213%280%;盛花期喷布赤霉素比对照产量提高53%;采取开心形、主干疏层形修剪的枣树比对照平均单株产量分别提高47.3%52.6%;重度修剪平均单株产量比对照提高102%;采取摘心措施,枣株产和株效益提高130.2%;主枝环剥产枣量比对照提高了52%。本项研究在全国首次建设半干旱区大枣无公害产业基地;半干旱区大枣重度修剪和主枝环剥等技术属于国内领先;对无公害大枣建园模式、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树体管理等项关键技术进行细致研究,确定了辽西无公害大枣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制定了《无公害食品大枣生产技术规程》等技术规程。在无公害大枣栽培方面具有新的突破,填补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经查新检索,在辽西大枣良种选育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方面除本单位外,没有成果和论文发表。本项研究方法先进,无公害基地面积大,产业化程度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朝阳县已有20万亩枣园被列入国家农业标准化无公害大枣示范区,每年创产值8亿元,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无公害鲜枣生产县之一。本项目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朝阳县"无公害大枣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提供技术支撑,计划建设50万亩无公害大枣产业基地。所以该项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成果转让联系人:孟宪武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21-3991870
联系人邮箱:ghsmxw@126.c0m
 
 
单位名称:伊春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按着任务书要求的内容已完成了全部工作。主要研究了10个灵芝菌种的菌丝生长特性,不同液体配方的多糖含量。10个灵芝品种在玉米培养基中的多糖、粗脂肪、粗蛋白的含量,以及添加不同原料在玉米培养基中经过食用菌生产工艺后,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变化。从上述研究中,获得了1-2种多糖含量高的灵芝菌种以及适合幼畜饲料的真菌类配方比例。
成果转让联系人:李滇华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83602006
联系人邮箱:yclky07@163.com
 
 
单位名称: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福建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成果在福建省系统地开展了油茶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省内外油茶优良种质资源412份,建成福建省种类丰富、数量多、面积大的油茶种质资源库,为福建省油茶种质资源保护、长期育种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探讨了不同生长期油茶种质资源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油茶优良材料选择利用及品种配置等提供重要参考。首次揭示了我国全分布区小果油茶种群遗传多样性,明确了小果油茶与普通油茶种群间的遗传关系,阐明了小果油茶实生群体的产量结构,为其育种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选育出通过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油茶良种41个(处),其中普通油茶无性系2个、杂优品系19个、优良个体10个,小果油茶优良个体7个,龙眼茶母树林3处,培育良种苗木9160万株,已推广种植2万多公顷,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在油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长期持续的跟踪观测及分析评价,小果油茶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普通油茶种群间的遗传关系,小果油茶群体产量结构及育种策略制定,油茶良种选育等方面创新性明显。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91-87918904
联系人邮箱:dingbi03@yahoo.com.cn
 
 
单位名称: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福建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5.1 2012.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确立了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资产属性;从资产价值层次上,将森林生物多样性与各类主要利益相关者群体的价值理念及其利益趋向结合起来进行价值分类,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保护机构的角度,把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价值分为森林生物资产类价值、森林生态资产类价值和森林社会资产类价值;在价值分类基础上,构建一个包含三个评价标准、13个评价指标、41个动态监测指标及其计量方法的评估指标体系。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59187918904
联系人邮箱:524097262@qq.com
 
 
单位名称:上海市林业总站
推荐单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6.12 2009.11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研究项目在开展上海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海防林造林树种评价与选择,筛选出女贞、墨西哥落羽杉、东方杉等优良沿海防护林造林树种;通过对上海地区五十八年的热带气旋强风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其主导风向及其极值地区分布特征,形成了研究报告;基于热带气旋强风特征分析,明确了林带走向为NNW-SSEN-S,林带疏透度为2835%,并提出4个防风林建设模式;根据各区县遭遇各级热带气旋的风险概率和分布特征,提出了上海市防风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区域,并形成了规划建议;最后在南汇94塘建设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示范林。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1-56617570-5042
联系人邮箱:yujie_han@aliyun.com
 
 
单位名称: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东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研究了广东省主要栽培的3个油茶树种苗期施肥技术,揭示了施肥对其生长量、生物量、光合特性、叶片营养和根系形态的影响,总结了各生长指标受施肥影响的大小顺序。广宁红花油茶适宜配方的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的1.251.021.04倍;普通油茶适宜配方的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的1.301.141.33倍,适宜配方的根系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分别是对照的1.261.051.11倍,适宜配方根系长度是对照的1.36倍;高州油茶适宜配方的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的1.451.121.63倍。以上数据为油茶苗期施肥提供科学根据。运用稳态营养技术方法对油茶幼林进行施肥技术研究,广宁红花油茶、普通油茶和高州油茶3个树种适宜施肥配方与习惯施肥相比,广宁红花油茶生长量比对照增长50%以上,最高达175%;普通油茶生长量增长49%以上,最高达444%;高州油茶生长量增长23%以上,最高达86%,确定了广东省油茶大田幼林生长的适宜施肥方法。对广东省主栽油茶树种进行叶面追肥方法喷施营养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筛选出了适用于普通油茶保果适宜配方,保果率达到63.3%。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0-8703565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4 2012.6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2008-2010年,西宁市湟水林场与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究培育了一个高原杨树品系—西丰杨,该树种由美洲黑杨(P.neraii)为母本,青海(P.cathana)为父本,经过杂交后,从F1代中选育出的新无性系。通过规范化繁育、示范造林以及西丰杨区域试验的开展,确定了西丰杨在青海东、西部地区的栽培范围及适生区域。    该地方标准对进一步加快青海高原优良杨树品种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并为西丰杨扦插育苗及造林技术标准化、生产规模化提供技术支撑。该标准由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编制,由青海省西宁市湟水林场协作完成。《西丰杨扦插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410发布(青海省地方标准发布通告第338号),自201251日起执行。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519758768
联系人邮箱:QhljzhYang@126.com
 
 
单位名称: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4 2012.6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20114月,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根据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青海省2011年地方标准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青质监标函)[2011]82号,提出了《河北杨扦插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修订计划。20115月,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了关于印发青海省《二0一一年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河北杨扦插育苗及造林技术规范”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2011年度地方标准制定计划。本规程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加快河北杨标准化繁育和规范化造林应用,并为河北杨在种苗繁育和造林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河北杨扦插育苗及造林技术规范》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410发布(青海省地方标准发布通告第338号),自201251日起执行。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71-6365063
联系人邮箱:QhljzhYang@126.com
 
 
单位名称: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4 2012.6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2008-2010年,通过青杨雄株育苗区域试验的开展,确定了其在青海省东、西部地区的栽培范围及适生区域。20114月,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根据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青海省2011年地方标准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青质监标函)[2011]82号,提出了《青杨雄株扦插育苗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修订计划。20115月,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了关于印发青海省《二0一一年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青杨雄株扦插育苗技术规范”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2011年度地方标准制定计划。该地方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进一步加快青杨雄株标准化繁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青杨雄株在种苗繁育生产提供技术支撑。《青杨雄株扦插育苗技术规范》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410发布(青海省地方标准发布通告第338号),自201251日起执行。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519758768
联系人邮箱:QhljzhYang@126.com
 
 
单位名称:西宁市城南苗圃
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2 2012.10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该项目对"宁杞1""宁杞7"繁育技术研究,不仅为枸杞规模化繁育提供技术保障,而且解决了青海省优良品种种苗短缺问题,为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项目完成后:建立了"宁杞7"采穗圃5亩;共繁育枸杞优良品种容器苗115万株。拟定出了"宁杞7"嫩枝扦插繁育技术规程和"宁杞1"组培快繁技术规程。同时,总结出了"宁杞7"组培快繁技术。本项目培育出的枸杞苗每株以1.5元出售,共115万株,可收入172.5万元,扣除每株0.5元的成本价,净利润115万元。枸杞苗定植后三年即可挂果,每亩年产50公斤,目前市场价格40/公斤,本项目繁育的115万株推广后,以每亩220株定植,可满足5227亩经济林地用苗,三年挂果后,预计年产26.14万公斤,预计年收入可达1045.6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结合市场需求及地域优势,项目繁育的大量枸杞容器苗,主要推广到了海西州等地区,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发展特色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99741989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青海省循化县林业站
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2 2011.12
成果水平:国内一般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该项目依托《薄皮核桃栽培技术规范》等已有的科技成果,充分利用循化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一步总结、完善和熟化了核桃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项目结合高原实际,在核桃的种子处理、嫁接、越冬保护等方面具有突破,提出冷水浸种,4月中下旬播种出苗率达到80%,延长苗木生长期20天左右;采用方块芽接,在6月中下旬嫁接成活率达到70%,越冬后的保存率达到80%;通过改进核桃栽培技术措施,提高了生长势和坐果率,技术示范推广600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核桃经济林的积极性。为推动青海高原地区核桃经济林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研究成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韩君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8909726623
联系人邮箱:284835155@qq.com
 
 
 
单位名称: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5.12 2009.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项目为青海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项目重点解决适宜干旱区造林的灌木树种的快繁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增加种苗繁殖系数,使优良树种尽快面向生产。解决了各树种播种育苗、容器育苗、扦插育苗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并实现规模化育苗。各树种种苗扩繁技术完全熟化,形成了各树种苗木规模化培育的相关技术体系。对各树种的推广立足于我省干旱荒坡造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科学依据。该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樊光辉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519776927
联系人邮箱:qhfgh@163.com
 
 
 
单位名称: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7.1 2013.5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项目研究分析了青海高原灌木林生态适应性特点、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功能、维护和提高物种多样性的作用、寒旱地造林先锋作用,以及灌木林重要的经济开发价值。分析研究了青海灌木树种资源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近50种青海高原主要灌木造林树种的特点及其应用方向。总结完善了20余种灌木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经济价值、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制定了各树种的育苗及造林技术方案。该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先进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715311197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4 2012.4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查明了甘肃南部亚高山云、冷杉不同森林群落外生菌根真菌种类23科、139种;主要宿主树木有粗枝云杉、岷江冷杉、紫果云杉、青杄、黄果冷杉等。对云、冷杉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粗枝云杉林型各项指数均最高,岷江冷杉林型次之,云冷杉混交林型、紫果云杉林型及细叶云杉林型依次次之,而黄果冷杉林型最低。对云、冷杉外生菌根菌群落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并结合外生菌根真菌种类多样性和林分现状进行了森林群落稳定性分析。调查分析了不同森林类型外生菌根真菌的特有种类。通过分离培养、接种试验,筛选出了与云、冷杉共生效果明显的。4种外生菌根种类,建立了云冷杉苗木培育菌根化技术体系。对褐粘盖牛肝菌Suillus luteus、微甜乳菇Lactarius subdulcis、土生空团Cenococcum geophilum、黑紫红菇Russula atropurpurea4种外生菌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为生产系列菌根制剂提供了技术支持。编制了《甘肃南部大型真菌名录》:共记载大型真菌518种,分别隶属于17目、61科、157属;发现甘肃省新记录种166种,国内新记录种12.解决了高海拔困难立地条件下云冷杉育苗、造林及生态植被恢复中遇到的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为该地区大型真菌种类和区系研究及保护利用提供了资料,为探索云、冷杉群落与外生菌根菌群落的协同进化关系提供了资料,为珍稀树种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自2009年至今,该成果主要应用在云冷杉引种、育苗、造林、防止苗木根部病害等方面,范围涉及舟曲、迭部、卓尼3个县区,推广面积达757亩,产生经济效益3600多万元;在人工林健康经营及森林植被受损和胁迫环境恢复重建等领域的应用,对提升云、冷杉森林健康经营水平及帮助当地职工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很大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付作霖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931765525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清水县林业局
    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在甘肃省清水县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各1500亩,其中新城乡王尧村500亩、陇东乡田湾村500亩、草川铺乡黄崖村500亩,栽植引进辽核4号、晋龙2号、中林2号、中林3号、陇南15号、陇南755号、香玲、元丰等品种,对从外地引进的核桃品种进行整理、测试、评价,划定适宜清水推广的主要品种;对我县核桃适宜范围进行区划,使其成为我省首批核桃产业化发展生产基地,使其良种率达到90%以上。通过推广各项幼树期栽培管理技术,使示范园23年进入初果期,通过推广各项丰产期栽培管理技术,使示范园67年进入盛果期;完成科技培训82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500份,配发农药、化肥、地膜、园艺工具等,发展林下养鸡1户,占地2500平方米,其中鸡舍120平方米;开展测土配方试验示范、引进品种的生长适应性观测及坚果品质分析等工作,该项目建设的步伐带动了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核桃产业的大发展。我县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特色优势产业的打造,都需要具体项目的拉动,该项目的实施,为我县建设全省核桃大县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核桃产业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加快了观念的转变,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制约项目建设进程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了解决,使软件不优、硬件较差的问题得到缓解,行政服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项目建设中,通过全力争项目、建项目,我县广大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要加快发展,必须依靠项目拉动已成全县广大干部的共识。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鲁维民
    联系人邮箱:gsts5116@163.com
 
    单位名称: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8 2010.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开展了银杏优良品种泰兴大佛手、马铃2号、马铃3的高密度大田育苗技术和嫁接育苗技术的示范转化,以及"大坑大肥浅埋"等银杏系列化栽培管理技术的示范转化。建立银杏实生苗育苗基地4处、共17亩,培育银杏实生苗26万株,种子出苗率80%以上,一年生苗平均高13.6cm,平均地径0.54cm,二年生苗平均高35.8cm,平均地径1.37cm。培育银杏嫁接苗3万余株。以泰兴大佛手、马铃2号、马铃3号的1年生枝条为接穗,采用枝接和芽接法,嫁接成活率95%以上,嫁接苗当年枝条平均长33.4cm。建立银杏示范林800亩。定植一年的银杏苗当年新枝平均长17.8cm,平均株高1.54 m,平均地径2.7 cm。在树龄815年的银杏园内,开展了银杏栽植密度、授粉、修剪、施肥等系列化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采用电视视频讲课、现场理论讲解和技术示范指导等方法进行技术示范培训,示范面积共400亩,培训范围覆盖全县,培训人次1000余次。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931-4683507
    联系人邮箱:zhangbaolin668@sina.com
 
 
 
    单位名称: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6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该课题从20099月开始,在近4年的时间里,全面完成了课题规定的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达到了制定的研究目标,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其具体成果内容包括:1)调查撰写出了甘肃省文冠果资源现状报告,为甘肃省文冠果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物质能源林的科学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2)选择出了16株文冠果优良单株,其中2株为观赏性优良单株,14株为能源利用性优良单株,为文冠果良种选育和现有资源品质改良提供了优良繁育材料;3)建立了文冠果花、枝、叶和果等表型性状特征的图库和文集,为文冠果的类型划分、优良性状单株选择和新品种选育积累了详实的基础资料;4)划分了文冠果群体类型,依据枝性状筛选出了高抗性优良类型1个,依据综合性状筛选出了高产、高抗性和高品质的优良类型1个,为文冠果的良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繁育材料和抗性材料;5)撰写了8篇科技论文,发表3篇,录用3篇;6)培养了1支甘肃省文冠果研究方面的科技队伍,为我省文冠果的研究与开发培养了科技人才。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673464660
    联系人邮箱:zhangbaolin668@sina.com
 
 
 
    单位名称: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6 2012.6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本项目针对枣树栽培中存在的落花落果、病虫害危害、果实品质低及枣园管理技术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通过技术研究与示范,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创造性突破:1.枣树保花保果技术研究中,选择出保花保果效果好、成本低的保花保果剂;2.结合当地种植传统,筛选出的枣粮间作的模式,枣树+小麦,株行距为3.0m×4.0m 4.0m×6.0m;枣树+胡麻,株行距为3.0m×4.0m3.0m×5.0m,枣树+黄豆,株行距为3.0m×4.0m3.0m×5.0m3.进行红枣黑斑病的防治,摸清了红枣黑斑病致病病源主要为菸(於)草赤星病菌,国内未见相同文献报道。4.开展了老树复壮改造技术,尤其是对300年树龄的枣树通过截枝、缩放等技术改造,使其获得生机,长势增强、产量提高。
    成果转让联系人:季元祖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919119169
    联系人邮箱:zhangbaolin668@sina.com
 
 
    单位名称: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9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完成苗木繁育圃建设105亩,其中成县陈院镇武山村30亩,白马寺20亩,芦沟村55亩;三年累计培育核桃苗65万株,其中嫁接苗25万株,现有留床半成品嫁接苗40万株;新育砧木苗45万株。    累计建设示范园4310亩,完成合同建设任务的130%。其中在成县陈院镇芦沟村新建良种示范基地 1010亩,包括"陇南15"示范基地464 亩,"陇南755"示范基地546亩;在华亭县上关乡建立提质增效示范基地500亩,神峪乡低产改造示范基地300亩;在安口镇新建标准化示范基地500亩;在清水县新城乡王尧村新建标准化示范基地5000亩,陇东乡田湾村新建标准化示范基地500亩;草川铺乡黄崖村建立幼树栽培管理示范基地500亩。辐射带动项目区核桃基地建设25000亩,其中成县辐射带动3100亩;清水县辐射带动20000亩;华亭县辐射带动2000亩。
    成果转让联系人:李建红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931-8310070
    联系人邮箱:532009374@qq.com
 
 
    单位名称: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2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建立枸杞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园34.6亩,辐射推广4211亩;建立幼龄(1-2年)枸杞园扦插育苗示范园4亩。项目推广了枸杞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肥水管理、防鸟网以及草帘覆盖等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区枸杞亩均产量由原来的320kg提高到365kg,提高近14%以上,亩收入达4600多元。制定了无公害枸杞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和病虫害防治历。
    成果转让联系人:辛中尧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31-8310070
    联系人邮箱:532009374@qq.com
 
森林保护
 
 
单位名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沙葱生殖生态特性研(1010RJZA192"由张莹花、严子柱、张进虎等同志共同完成。项目以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沙葱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摸清了我国沙葱的地理分布范围和生存现状,可为我国沙葱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依据;探讨了不同地理种源沙葱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分布区沙葱结实性能产生差异的生理因素,为荒漠区沙葱的设施栽培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分析了不同沙葱居群的遗传结构,可为沙葱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分析沙葱地理分布范围和居群遗传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沙葱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策略,为沙葱的保护和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果转让联系人:张莹花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931-7606109
联系人邮箱:tangjngs@126.com
 
 
单位名称: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9 2011.06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项目实施3年来,通过对甘肃兴隆山6种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持水特性、土壤理化性状、凋落物及土壤层水文生态功能的研究,量化了兴隆山森林凋落物累积量及其持水特性, 6种森林凋落物层累积量13.4046.32 t·hm-2,凋落物最大持水率185.47%303.60%,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39mm;揭示了兴隆山森林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土壤中有机质、全N、水解N、有效P、速效K表聚效应明显,随森林的正向演替,天然林孔隙度明显改善,通透性能不断增强;评价了兴隆山森林凋落物及土壤层的蓄水功能, 6种森林总蓄水量462.26 ~849.76 t·hm-2,天然林蓄水功能随森林的正向演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该项研究成果对于兴隆山及周边区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分析与评价以及水源涵养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679479533
联系人邮箱:zhangbaolin668@sina.com
 
 
单位名称: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1998.1 2005.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本项目专述我国重要地区陆生贝类动物,计12亚纲、3目、173亚科、59属和亚属,209种和亚种。具有如下创新:1、发现12新种、甘肃省新纪录23种。扼要综述了研究简史、分类系统、生物学、经济意义等。2、分述了科、属、种的形态特征、栖息环境、地理分布等,对有些种类进行了厘订和讨论,并列出各级分类阶元的检索表。3、首次将秦岭北坡、甘肃南部陆生贝类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将该地区的陆生贝类划分为3个分布型:①南中国型:主要包括华中区和华南区,共计101种和亚种,占总数的49%。②南中国-华北型:主要包括华中区和华北区;共计25种和亚种,占总数的12%。③古北型:主要包括中温带,北方湿润和半湿润地带及华北区,有65种,占已知总数的31%
成果转让联系人:王洪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8310070
联系人邮箱:linyegs@163.com
 
 
单位名称: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推荐单位:贵州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3.5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项目利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库,进行灾害抽样调查及评估,建立了上下联动的林业灾害危害调查评估体系;从种苗生产、植被恢复、森林火灾预防、森林病虫害预防等方面提出灾后重建应急技术方法和措施;分析了不同树种、林龄、郁闭度、树种组成结构、坡向、起源、经营措施的林分受害特征,以桉树、意杨为例,分析研究了引进树种与乡土树种的受害差异性和有效防控技术。科学评价了马尾松不同林分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危害后的植被恢复措施及其效果。形成了《贵州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报告》、《贵州低温雨雪冰冻的林业灾害与防治技术报告》、《贵州主要森林类型培育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技术研究报告》3个咨询报告,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提供了决策依据,项目成果在贵州林业生产中已广泛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聂朝俊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851-650554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贵州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7.6 2009.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根腐病是新兴能源植物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的重要病害种类之一,此前在国内外均缺乏相关的病原学研究。本项目拟对麻疯树根腐病的发病特点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试确定其主要病原;通过相关的室内室外试验,深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据此切实掌握麻疯树根腐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研究,基本掌握了麻疯树根腐病田间发生的主要特点;确认麻疯树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 Sacc),并发现其有性世代Haematonectria haematococca(Berkeley & Broome) Samuels & Nirenberg;寄主专化性测试研究进一步确定其为腐皮镰刀菌麻疯树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Sacc. F. sp. Jatrophae;通过设计温、湿、光、营养、酸碱度等不同培养条件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切实掌握该病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成果为将来有效防治麻疯树根腐病提供必备的基础科学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实践指导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吴跃开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851-392374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贵州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7 2013.7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喀斯特峡谷是贵州高原上常见的喀斯特地貌类型之一,其成因和地质特性有别于一般常态地貌上的河谷。有关喀斯特峡谷森林土壤的空间分异特性研究还未见报道。本项目主要研究喀斯特峡谷不同部位土壤剖面的主要理化性质分异,相对海拔高度和坡向对喀斯特森林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对喀斯特峡谷森林分布的影响,探讨喀斯特峡谷森林土壤质量的分异规律。该研究既可填补喀斯特基础研究中的这一空白,也可为喀斯特峡谷的森林立地类型划分、森林生产力评价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为喀斯特峡谷的景观旅游资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此项目研究,分析喀斯特峡谷这一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类型之一对其森林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异影响,形成喀斯特峡谷森林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理论,可填补国内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成果转让联系人:张佐玉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851-3923740
 
 
单位名称: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贵州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6 2013.7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茂兰喀斯特森林主要演替群落(原生乔木林、次生林和灌木林)的土壤为酸性土壤,其pH值分别为6.2825.766.233;喀斯特乔木林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水解氮的含量最高,喀斯特次生林的全钾含量最高,喀斯特灌木林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3种演替群落在整个剖面上(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的表现为喀斯特乔木林(81.9508g/kg11.6311 kg/m2>次生林(52.1712 g/kg10.7447 kg/m2>灌木林(38.3804 g/kg7.4118 kg/m2);3种不同演替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N、速效K和最大持水量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不同演替群落影响其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导因子不同;各演替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回归方程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可以正确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喀斯特乔木林和次生林的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和林内气温的日变化因演替群落和月份的不同而存在差异;2种演替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喀斯特乔木林的月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在0.394.65?mol·m-2·s-1之间,变异幅度达11.92,次生林的月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在0.934.56?mol·m-2·s-1之间,变异幅度为4.90 2种演替群落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与林内气温和不同深度层次土壤温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喀斯特乔木林土壤呼吸的Q10值在3.824.07之间,次生林的Q10值在2.522.61之间,喀斯特乔木林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指数要大于次生林;且土壤呼吸的Q10值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茂兰喀斯特森林主要演替群落(原生乔木林和次生林)的土壤碳储量分别为116.311 t/hm2107.447 t/hm2;土壤呼吸年通量分别为788.40972.90 g C m-2
成果转让联系人:吴鹏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851-3923740
联系人邮箱:513735766@qq.com
 
 
单位名称:河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河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3.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冀北山地主要生态景观林生态美化功能的研究,取得成果为建立了冀北山地主要景观林美景度的评价技术体系,分析评价了冀北山地白桦林、白桦华北落叶松混交林、华北落叶松林和油松林四种主要生态景观林在夏、秋、冬季节的景观质量,构建了不同季节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建立了冀北山地森林结构与景观要素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冀北山地生态景观林经营调控技术和两种景观林建设模式(华北落叶松林夏景模式、乔灌针阔混交秋景模式)。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312752130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河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河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采用大蜡螟诱集法从保定市内采集的120 份土样中分离出11 个线虫品系,并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rDNA 序列比对进行了分类学鉴定。通过对11 个品系线虫的致病力、抗干燥能力、活性测定,筛选出侵染光肩星天牛的最佳线虫品系为Heterorhabditis sp. ZH S.carpocapsae GA。最后采用Bradford 法等技术对光肩星天牛被线虫侵染后的酶活性变化进行测定,明确了其变化规律。本成果获得了两个对光肩星天牛具有较强侵染活性和耐干燥能力的土著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明确了其侵染机理,为光肩星天牛防治及昆虫病原线虫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其他钻蛀性害虫的防治打下研究和实践基础,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阎爱华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33268756
联系人邮箱:yanjia208323@126.com
 
 
单位名称: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湖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1.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研究以杨小舟蛾为主的杨树食叶害虫和云斑天牛为主的蛀干害虫为研究对象,共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科研成果:1. 杨树主要害虫生物学特性研究,摸清了杨小舟蛾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以及生态习性,研究了天牛隐蔽性危害特点、成虫发育所需的补充营养植物类型、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等;2. 新型药剂筛选,对阿维菌素·Bt粉剂、灭幼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吡虫啉、噻虫啉水分散粒剂、氯氰菊酯微囊剂等药剂进行了药效试验,测定了这些药剂的有效剂量、防治效果及安全性;3. 生物防治技术研究,通过云斑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嗅觉器形态特征研究,筛选、测定分析云斑天牛寄主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得到一种对云斑天牛成虫有趋性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通过504株苏云金芽胞杆菌对云斑天牛成虫的生物测定和抗虫机理方面的研究,筛选出对云斑天牛具有高毒力的Bt菌株ZQ-89。本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在于首次开展了利用植物次生代谢物质控制云斑天牛研究,明确了云斑天牛在寄主定位过程中主要利用嗅觉,分离鉴定其补充营养寄主野蔷薇的主要挥发性气味物质,利用EAGY-型嗅觉以筛选出了对其具有电生理及行为活性的化合物。成功筛选到一株对云斑天牛有较高抗性的ZQ-89菌株,不仅对天牛有较高的抗性,而且对天牛的生长量和繁殖能力方面都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开辟了国际国内天牛生物防治新途径。编制了杨小舟蛾和云斑天牛防治技术规范,对于控制杨小舟蛾和云斑天牛的危害,保证杨树人工林的培育质量,提高林业科学水平,增强森林及林产品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75065882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为吉林省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农业领域林业植保技术,项目编号为20090263。本项目作为林业植保技术领域的研究,针对我省西部地区杨树农田防护林虫害,以生物制剂和仿生剂的应用为主要手段,以人工物理防治和天敌的保护利用为辅助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并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我省西部地区的杨树防护林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该技术把我省西部地区杨树蛀干害虫的危害程度控制在1%以内,达到经济、生态允许的水平,对我省西部杨树防护林蛀干害虫监测准确率达90%以上,把我省西部杨树农田防护林蛀干害虫的发生程度控制在经济值、生态值以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15%。在杨树虫害防治领域,此前尚无一套能对我省西部地区杨树农田防护林发生的害虫进行有效防治的生物防治技术。本项研究所采用的材料为当前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生物制剂苏云金杆菌、苦烟乳油等和仿生剂苯氧威等,对靶标害虫防效好,对环境无污染。本项研究的先进性在于从生物防治的角度来研究我省西部地区杨树防护林虫害的防治技术,在有效防治害虫的同时解决了常规化学农药防治对天敌的杀伤和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其创造性在于把生物制剂和仿生剂引入杨树蛀干害虫防治的领域。在多个实验区的应用结果都表明,该技术能够从总体上把杨树防护林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生态允许的水平,使杨树农田防护林能够更加充分发挥其农田保护作用,深受欢迎。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674475735
联系人邮箱:bclky@163.com
 
 
单位名称: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通过派项目组成员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培训、邀请俄亥俄州立大学布朗教授及张立博士来吉林省考察、学术交流及现地指导,掌握了相关的生态工程施工标准。在对引进的WRSIS理念及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西部水田区实际情况进行改造。项目创新点:1、根据我国污染湿地净化目标及现有的资金支持能力,改造WRSIS封闭系统模式为以生态渠-沼泽湿地-氧化塘为人工湿地构建要素的开放模式。2、最大限度利用实验基地原生湿地植被,采用近自然的植被配置,以减少人为干预,缩短实验周期,尽快提供示范,为项目推广创造条件。3、注重人工湿地净化植物的筛选与配置。4、强化了水稻田退水渠在净化稻田退水污染中的作用,引入了"生态沟渠"的理念与实践。应用前景:本项目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成果中的人工湿地净化农业面源污染的理念、人工湿地构建模式、湿地净化植物配置等核心技术,极有可能作为吉林西部污染湿地治理的示范进行推广。目前,吉林省百万亩水田开发项目已经正式实施,在相关建设规划中,有1.5万公顷的净化稻田退水人工湿地需要建设,该项目成果将会为人工湿地构建提供技术支持与示范。
成果转让联系人:山广茂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3185850446
联系人邮箱lky-kyk@163.com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推荐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针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试验区的自然环境情况、湿地特点、水文状况、恢复潜力等现实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了本地化,主要是倡导自然型的网格法湿地恢复模式。确定恢复区建设互相联通的网格状的隔坝或田垄、主要材质(当地的潮土)、网格的大小150 m × 200 m200 m × 500 m等规格、水位高低(0.20.6 m,依据恢复生境的不同而确定)、初始栽培物种(芦苇、柽柳)等,形成复杂多样的植被类型和湿地景观。要求达到指标有本地化试验240 hm2、推广示范1200 hm2,采用该技术的恢复方法,与传统恢复方法相比成功率提高30%。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84238004
联系人邮箱:ghyzgb8004@163.com
 
 
单位名称:河北北方学院
推荐单位:河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在对张家口地区苹果病虫害,尤其是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找到腐烂病发生严重和难以控制的根本原因,并制定适合张家口现状的综合防治措施,逐步在张家口地区推广。研究主要成果有:20102011年对张家口市苹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重点对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探讨,制定了在增强树势的基础上、规范修剪措施和刮治方法的综合综合防治措施。该措施济、有效、环保、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投入产出比高,值得大面积推广。20102013年间,根据制定的综合防治措施,选择在怀来县存瑞镇、狼山乡和北辛堡镇,涿鹿县武家沟镇、矾山镇、栾庄乡和蟒石口乡,宣化县洋河南镇等苹果主产区示范推广,累积示范推广1.5万亩次,腐烂病新发和复发病斑均减少80%以上,平均增产约300kg/亩,累积新增社会总产值710万元。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3134029187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6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本项研究以能源树种-文冠果为研究对象,从文冠果种质资源评价入手,筛选优良群体进行迁地保护。因此,本项目的实施还可以解决东北西部地区可选造林树种单一、经济产低等现实问题,为林业工程建设提供文冠果优良群体,对促进土壤瘠薄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生物柴油产业不仅能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还可促进中国农村和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燃料油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可以走出一条农林产品向工业品转化的富农强农之路,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在推广过程中,应继续进行优良苗木培育,选择适宜生境进行栽培并探索适宜造林经营模式,最后大面积推广。本项研究包含文冠果资源评价、文冠果油和生物柴油制备以及副产品开发等内容。该成果筛选了文冠果优势群体,确定了超临界提取优化工艺并诠释了制备过程中主要因子作用机理,提出了文冠果生物柴油新工艺并阐明工艺中各因子的作用机制,明确了文冠果残渣中总皂苷含量并确定了其粗体物的抗氧化活性。(1)筛选出优良文冠果群体资源并揭示不同文冠果群体果实外在和内在群体变异程度;(2)考察了超临界提取文冠果优良群体文冠果油的可行性,此外,油的抗氧化活性采用DPPH和自由基清除法进行评价;(3)采用杂多酸或杂多酸盐进行文冠果油生物柴油制备;(4)一是采用微薄辅助提取法富集文冠果皂苷,二是探讨经过富集后的文冠果皂苷粗体物是否具有抗氧化功能。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3185850409
联系人邮箱:lky-kyk@163.com
 
 
单位名称: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7.5 2012.5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应用资源选择函数对大鸨繁殖前期生境选择进行研究,并建立数学模型。首次通过人工种植山杏进行栖息地生境改造研究。系统研究了大鸨栖息地植物多样性和不同因子对植被的影响。首次通过建立保护小区方式对大鸨及其栖息地进行保护管理。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31858580446
联系人邮箱:kykzhy08@sina.com
 
 
单位名称:新疆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新疆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6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项目针对南疆林果生产过程控制中,鳞翅目害虫、枝干部位有害生物、通过应用天敌、昆虫性诱剂、昆虫微生物以及无公害农药等进行防控,提高果品品质和产量,通过试验研究进行无公害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为新疆林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该成果阐明了南疆林果主要有害生物6种害虫2种病害及1种天敌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建立了基于松毛虫赤眼蜂等不同时期释放技术的防控技术体系;构建球蚧蓝绿跳小蜂对其寄主枣大球蚧的跟随效应和空间分布特性;建立了南疆林果重大有家生物田间无公害农药防控示范基地,筛选田间高效无公害防控药剂;构建项目示范区果品、土壤农药残留动态监测网络。建立了“项目示范区+辐射带动区”的示范推广模式,充分发挥项目示范作用,扩大项目影响和推广效益。培育项目示范户300户,完成技术培训8300人次,制作林果有害生物防治光盘300张,,目前在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建立7个示范基地,示范面积达1.49万亩,示范大棚95个,推广辐射面积达86.59万亩,主要有害生物平均防治效果在80%以上。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91-4693292
联系人邮箱:lp4610154@sina.com
 
 
单位名称: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山西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8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在对山西省30个主要造林树种理化性质、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树种防火能力进行了综合评判排序。经过对特大森林火灾林冠火蔓延与火场热力变化规律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防火林带宽度计算方法及最佳结构。结合森林火灾案例调查分析,总结出6种山西省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模式,对山西省防火林带建设具有较强指导作用。本项目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的主要不同之处为:数量化评估了山西省主要造林树种的防火能力;建立了生物防火林带宽度估算模型,提出了山西省不同立地条件下的6种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模式。解决共性技术与创新点:①首次在山西省气候地理条件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山西省主要造林树种防火能力进行了综合评判排序,数量化划分了各树种的防火能力。②采用森林火灾实例分析法,通过对特大森林火灾林冠火蔓延规律和火场热力学变化规律研究分析,提出了防火林带宽度计算模型。防火林带最佳结构为疏透型结构。③通过野外调查山西省不同气候海拔典型植被类型下,各地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案例,总结出山西省地理气候与典型植被条件下的6个山西省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模式。本成果已在山西省安泽县和太原市林场规划建设中得到了推广应用,累计营造改造生物防火林带17000亩,部分已产生防火效果。
成果转让联系人:孙永明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13994260701
联系人邮箱:1483199397@qq.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1.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首次系统研究了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生态学和行为学,明确了该害虫与寄主、环境的关系及其发生规律;首次全面调查了栗山天牛的天敌资源,发现了寄生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的优势天敌--白蜡吉丁肿腿蜂(新种)、寄生中老龄幼虫和蛹的重要天敌--花绒寄甲,以及栗山天牛跳小蜂等12种天敌(包括8新种),为开展生物防治找到了优秀天敌;首次研究了主要天敌花绒寄甲和白蜡吉丁肿腿蜂的生物学、行为学、寄主专化性;发现了花绒寄甲寻找寄主的化学信息物质;攻克了花绒寄甲人工大量繁殖的技术难关,单雌平均产卵量比自然界提高了85倍;研究出了利用花绒寄甲和白蜡吉丁肿腿蜂两种天敌互补防治栗山天牛技术,包括释放技术、释放量、释放适期和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等,明确了天敌持续控制栗山天牛的机理;研制出的诱杀栗山天牛成虫专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数量大、防效显著,属国内外首创;研制的成虫食物源引诱剂诱杀栗山天牛成虫效果明显;研究集成出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栗山天牛发生区推广应用221.8万亩,占总发生面积的50%以上,使有虫株率降到了1% 以下,辽宁、吉林和内蒙栗山天牛的发生面积平均降低了77.1%;全面控制了栗山天牛的危害。挽回的栎木蓄积价值达93.07亿元。本成果攻克了国内外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防治天牛的难题,是防治天牛这类重大林业害虫方法与技术上的重要突破和创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杨忠岐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513
联系人邮箱:keyan.hb@caf.ac.cn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2 2013.3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2008年底,项目组就开始策划在理县进行震后森林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次年就开始对理县受灾林地的受灾类型、受灾程度、立地因子及植被因子进行调查和分析,然后针对不同的林地受灾情况制定不同的森林植被恢复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连续监测,评价各森林植被恢复模式的效果,研究出一套适合理县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的林业治山技术,为理县顺利完成地震灾后植被恢复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并为以后地震及其他同类型地质灾害灾后植被恢复提供技术参考。该研究课题针对性强,技术路线合理,数据详实,研究结论可信,技术可操作性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在国内属领先水平。其中,震后受灾林地灾害识别指标体系和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植被恢复治理模式具有创新性。建议进一步加大成果转化和推广示范力度。该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的技术成果2009年被应用于《理县灾后生态恢复建设林地修复及灾后森林生态系统监测项目作业设计(Ⅰ期工程)》,该作业设计获得2011年全国林业优秀设计一等奖。
成果转让联系人:刘赞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8-83186286
联系人邮箱:329458835@qq.com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2 2010.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大熊猫勿角廊道是大熊猫岷山A种群东西遗传交流的关键通道,是四川勿角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接的关键区域。开展人为干扰对大熊猫勿角关键廊道的影响研究对保障岷山大熊猫种群的交流、维持大熊猫岷山种群的长远生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和"3S"技术相结合,通过对不同时期大熊猫勿角廊道内栖息地变化情况及公路工程对其阻隔作用的强弱的研究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廊道区域近40年来区域植被变化及演替过程,详细分析和评估了公路建设工程及运行对植被和大熊猫的影响,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大熊猫生态廊道建设、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成果转让联系人:桂林华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8-83186286
联系人邮箱:sclyjzc@163.com
 
 
单位名称:四川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3 2013.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确立了以华山松大小蠹生物学特性和成虫行为、化学生态学研究为基础,以研制成虫引诱剂,构建成虫行为控制技术为主的无公害防治技术为目标的研究思路。研究掌握了研究区内华山松大小蠹年生活史及生活习性,为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奠定了基础;系统研究了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对不同受害程度寄主韧皮和成虫虫体挥发物及二者复合体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揭示了华山松大小蠹是典型的先锋虫种,雌虫对健康华山松挥发物有强烈的趋向性,雌虫侵入后所产生的挥发物与受害华山松挥发物共同引起更多虫体聚集为害的行为机制。采用触角电位(EAG)技术和双向选择反应试验,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系统研究了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寄主定向化学信息,筛选出6种主要活性成份,并通过复配试验和林间诱虫试验,研制出对华山松大小蠹引诱效果较好的引诱剂。构建了以引诱剂诱捕成虫和冬、春季清除虫源木相结合的无公害防治技术,通过12余万亩次华山松大小蠹防治,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生态效益。该技术成果是以华山松大小蠹生物学及成虫行为和化学生态学研究为基础,在掌握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寄主定向行为规律和相关信息物质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成虫扬飞侵入期,及时开展利用寄主定向信息物质诱捕成虫为主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具有安全,易行,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特点,可在华山松大小蠹发生为害林区推广应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杨伟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835-2882232
联系人邮箱:auldkgk@sicau.edu.cn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10 2013.3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首次确立了草原生态系统碳储存的计量方法利用spot-NDVI影像、1100万中国土壤数据库、中国1100万草地资源图,通过遥感解译和地面样方验证的方法,并参考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碳储存和碳吸收研究成果估算四川省草地植被碳储量。首次完成了四川省不同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四川省主要生态工程碳增益研究,四川省不同生态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价,生物质能源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8-83226547
    联系人邮箱:sclkykjc@163.com
 
 
单位名称:自贡市白蚁防治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3 2011.3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林木白蚁防治环涂法新技术研究是采用生物技术,提取植物精油(苦楝、烟草)为主要原料,在添加一定辅助剂,制成粘着集混合环涂剂TQZW环涂林木剂1型,TQZW环涂林木剂2型(1型剂代表苦楝,2型剂代表烟草)。经多地、异地不同环境气候试验,TQZW1型防治林木白蚁效果达92%以上。该成果的使用是林木白蚁防治策略的创新,既可保护林木不受白蚁侵害,又允许某些白蚁种群的存在,达到了防治白蚁的目的,又保持了自然生态平衡。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220440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0 2013.3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课题补充和完善了森林承载力理论,提出森林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森林既要维持自身状态,又要满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采用定量与定性、数学方法与专家经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次以森林状况、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大方面等39个指标,构建了四川省森林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首次以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森林承载力评价与预测模型;首次在省县两个层面对森林承载力进行评价;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方法与森林承载力评价模型相结合进行省级森林承载力预测。本课题在森林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确定及预测模型方面具有创新性。首次评价省、县两个层次的森林承载力,填补了四川省此领域的空白。本课题可以为不同区域森林承载力的评价提供借鉴。本课题研究成果已完全应用于省级和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节约了成本,取得了显著成效。研究成果在区域生态战略规划、林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2883172621
联系人邮箱:scfrmc@126.com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7 2013.3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研究采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多种遥感解译方法,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进行了系统融合与集成,构建了包含6期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转移矩阵在内的林业碳汇(源)计量基础信息平台。采用系统布设、现地实测方法,在15类主要森林建群树种生物量实测的基础上,依据连续清查体系实测样木信息,对传统立木生物量方程进行了系统改进,建立了融合地理变异的四川省主要森林建树种生物量空间扩展方程。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获取582个地面样地森林土壤、林下灌草、枯落物实测信息,依据4250份样品实验室分析测定结果,构建了森林土壤有机碳、林下灌草和凋落物生物量计量模型组,建立了主要森林建群树种C/N比值参数库。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过程,原位测定四川主要森林类型建群树种植物生理生态参数,将气候数据插值到1700万个森林图斑,建立了适合四川省实际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对林业碳汇(源)计量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系统研究,首次开发了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样木尺度的计量方法;首次开发了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相融合的生态过程模型计量方法学。以这些计量方法为基础,结合传统第二层次计量方法,构建了适宜不同区域、不同尺度计量需要的区域林业碳汇(源)计量体系。应用林业碳汇(源)计量体系,首次实现了四川省33年来林业碳汇(源)多方法、多时相的定量时空计量,并对计量体系的适应性、不确定性进行了检验。
成果转让联系人:刘波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8-83172621
联系人邮箱:SCFRMC@126.com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研究基本弄清楚了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现状,发现退化草地物种替代现象。群落退化是原生植物群落中优势地位削弱、替代消失和新物种的渗入并逐渐成为优势物种的过程。筛选出了第二代抗凝血剂-溴敌隆做作为黑唇鼠兔的防治有效药物;筛选出了a-氯代醇作为防治黑唇鼠兔的雄性不育剂;发现a-氯代醇对黑唇鼠兔具有急性杀灭作用;研究了溴敌隆和a-氯代醇的LD50;确定了溴敌隆和a-氯代醇作为控制黑唇鼠兔毒饵的浓度和配方。研究了a-氯代醇对黑唇鼠兔的致不育机理,发现a-氯代醇可以使黑唇鼠兔精子成活率降低。在溴敌隆和a-氯代醇防治毒饵中添加呕吐剂,能使其他野生动物取食毒饵后立即呕吐,保护了野生动物安全,但使黑唇鼠兔不吐而被杀灭或致不育。开展了a-氯代醇对高原林蛙和岷山蟾蜍的危险性评估,发现0.01%浓度的a-氯代醇不会造成两种两栖类致死,但造成不育;在0.001%浓度的条件下,a-氯代醇对两种两栖类没有任何副作用。本成果在若尔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小规模示范推广,防治效果明显,对野生动物安全,没有发现野生动物中毒现象。防止区域周边水体没有检出a-氯醛醇,保证了对两栖动物安全。由于黑唇鼠兔是青藏高原的关键物种,这个高原均是黑唇鼠兔的分布区,且高原上50%以上的草原受到黑唇鼠兔的严重危害。因此,该技术对控制黑唇鼠兔种群数量、保障青藏高原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其推广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8-83226547
联系人邮箱:sclkykjc@163.com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1 2013.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标准的制定对促进桉树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该标准总结和提炼了近年来在桉树枝瘿姬小蜂监测和防治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生产应用实践经验,内容全面,适应范围广,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正确。该标准的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协调一致,标准的编写符合GB/T1.1-2009的要求。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1 2013.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标准的制定对保护红树林及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该标准总结和提炼了近年来在桐花树毛颚小卷蛾防治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经验,内容全面,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正确。该标准的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协调一致,标准的编写符合GB/T1.1-2009的要求。该标准内容完整、可操作性强,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对北部湾红树林害虫及天敌进行了全面调查,掌握了红树林主要害虫毛颚小卷蛾、绿黄枯叶蛾、迹斑绿刺蛾的发生规律;研究了毛颚小卷蛾的抗逆性和性信息素基础生物学、迹斑绿刺蛾选择性取食与植物叶片内含物之间的关系;开展了毛颚小卷蛾和迹斑绿刺蛾的物理、化学以及性诱剂诱捕防治试验;总结了一套以寄生蜂、性信息素等生物防治为主,配合使用诱虫灯的害虫综合控制技术,建立了生物防治示范林360公顷,防治效果达65%-85%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
推荐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对北京市358株古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60.89%的古树为亚健康状态,5.31%的古树为不健康状态。随着古树树龄的增加,古树抵抗外界干扰能力下降,且长时间的生长使环境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得到了积累,古树中以非健康古树居多。古树健康诊断是古树保护、维持的基础,及时的古树健康诊断可以及时发现古树生长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并进行干扰因素排除。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古树健康程度评价诊断,对提高我国古树保护和维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陈峻崎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84236920
联系人邮箱:nanhl@bfdic.com
 
 
单位名称: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2 2012.11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枣农间作是辽西低山丘陵区普遍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为了提高枣农复合经营技术水平,特制定本项技术规程。本规程总体设计科学合理,规定的复合经营的立地条件、种类、品种选择、整地、栽植模式与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为枣农复合经营提供了科学化、规范化依据。该规程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本项规程的实施可显著提高枣农复合经营质量,指导辽西低山丘陵地区枣农复合科学经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555822233
联系人邮箱:lnslky@163.com
 
 
 
单位名称: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江西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该成果首次总结分析了井冈山毛竹菱斑病的危害特征和发病规律,并成功分离、鉴定了病原菌,提出了该病害肝病技术计算方法和受害等级划分标准;首次筛选了毛竹菱斑病的防治药剂配方和药物防治方法,对该病还的药物防治具有生产指导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王海霞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791-8383406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江西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1.12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该成果利用稳定同位素15N示踪法,研究了毛竹立竹氮素养分吸收、分配与利用规律,通过不同施肥方式下毛竹氮素养分吸收利用研究,提出了毛竹竹腔施肥为氮素养分高效利用较佳模式;同时研究了毛竹立竹秆部电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毛竹叶氮素与秆部电容相关性,建立了回归方程,为探索毛竹秆部电容值用于指导毛竹林氮素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成果转让联系人:程平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79183834068
联系人邮箱:changjulei@sina.com
 
 
单位名称: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和江西农业大学研制完成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及其修复技术研究"成果,以198519952005TM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ERDASGIS技术,构建了鄱阳湖湿地景观遥感解译与空间数据库1个;阐明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时空格局变化规律,即从湿地景观数量变化来看,以1998年为转折点,天然湿地先减少再增加,总体减少;人工湿地先增加后减少,总体减少;非湿地连年不断增加;从湿地景观数量变化来看,1985年到2005年景观格局总体特征的变化趋势是,多样性增加,优势度减少,分维数减少,破碎度增加。并且,分析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受人口压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基本思路是"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和弹性发展原则",围绕如何保护和修复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把握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等,有针对性的开展保护和恢复工作;项目筛选出可用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植物, 营建了表流型、潜流型和多级流三套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对生活污水中的TNTPNH4+-NCODcrBOD5等均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在:首次在分析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时空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探讨其演变规律的驱动因素,阐明了鄱阳湖湿地空间格局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关系,并提出基于生态足迹变化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定量分析方法。在分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生态补偿进行定量分析,取生态承载力静态评价补偿和动态评价补偿平均值,补偿标准为户均补偿2308/年、人均补偿540/年。成果已在鄱阳湖区村镇推广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和生态恢复技术,对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肖复明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91-83834068
联系人邮箱:changjulei@sina.com.cn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7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多功能睡袋样品设计新型多功能森林消防睡袋产品,将担架、吊床、背包、睡袋的特点和功能有机结合,创造性的设计了集背包,防扎、防潮、保暖、担架、吊床于一体的产品。把传统的户外装备和急救装备大大简化,展开及收起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并且规范设计了一袋的配备标准,从而在管理上、使用上都做出了重大的改进。
    成果转让联系人:赵南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1-82104218
    联系人邮箱:sbskjk@yahoo.com.cn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6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课题结合南翁河森林湿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区位条件,对南翁河森林湿地的景观斑块水平、景观类型水平及景观水平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影响南瓮河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体系;利用统计软件对南瓮河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进行定量评价。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湿地系统及其资源的监测和研究科学水平,也能够为其规划和开发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从而确保湿地及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1-86602243
   联系人邮箱:zhangsulky@126.com
 
 
    单位名称:伊春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5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建立了36个黑木耳菌种形态学标记。建立了36个黑木耳菌种的生化标记。建立了36个黑木耳菌种的DNA分子标记。为今后育种、鉴定菌种提供了科技支撑和方法。利用杂交选育方法,成功选育出8个黑木耳菌种。有两个品种已进行了推广应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李滇华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8-3602006
    联系人邮箱:yclky07@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8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一般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自流式树干打孔注药防治红松球果害虫技术》是由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下达的基金项目,承担单位为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红松球果害虫,筛选得到高效的无公害药剂20%吡虫啉可溶液剂和10%噻虫啉可溶液剂及其防治技术;2)测定了树干注药技术对红松树干和针叶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3)树干注药技术小区防治红松球果害虫及其效益分析。该项目侧重应用技术的研究,为生产实践解决实际问题,项目提出了树干注药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具体使用技术,为红松林的红松球果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红松球果产量,产生直接效益,可以减少传统的防治方式如烟剂等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182104218
    联系人邮箱:sbskjk@yahoo.com.cn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3.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该项研究以红皮云杉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损伤模拟昆虫取食及喷施外源信号物质处理红皮云杉幼苗后,阐明了不同诱导因子诱导红皮云杉幼苗营养物质、防御相关酶活性、次生物质的时序变化和东北大黑鳃金龟嗅觉及产卵行为的影响情况,同时筛选出了2种外源信号物质,应用于东北大黑鳃金龟的防治,防治效果良好。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182104218
    联系人邮箱:sbskjk@yahoo.com.cn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1.7 2013.1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采用回流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三种不同的方法从龙葵果中提取总生物碱,通过研究确定了:1)回流提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为1:80、提取5小时,此条件下可提取0.098OD总生物碱。2)微波提法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温度30℃、乙醇浓度为60%、微波提取60min,此条件下可提取0.607OD总生物碱。3)CO2萃取提法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100min,此条件下可提取0.345OD总生物碱。4)最佳提取方法的提取量差异显著,提取量依次为微波提取法>CO2萃取法>回流提法。因此,微波提取法为最佳提取方法。5)CO2抗溶剂法纯化龙葵果总生物碱经两次膨胀,可将龙葵果总生物碱含量从10%纯化至90%以上,总收率达74%以上,远高于传统的溶剂萃取法和树脂吸附法,且具有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成果转让联系人:么宏伟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36528052
    联系人邮箱:tcskjk@163.com
 
 
单位名称:上海市林业总站
推荐单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8.9 2011.9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以2009年上海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为基础,从林种类型、分布格局、森林结构、龄组、平均胸径、林分质量等方面分析了上海郊区公益林资源现状,撰写了城郊生态公益林生长和功能评价报告。    分别建立了风景游憩型和水源涵养型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外环林带和黄浦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进行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以黄浦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系统设置固定调查样地开展研究,形成了的水源涵养型生态公益林结构调控和功能提升的关键技术集成。完成了风景游憩型生态公益林景观评价、林相改造和群落配置技术研究,根据外环林带群落植被类型,提出了8个林相改造典型模式、14个群落配置和营造典型模式。制定了上海市生态公益林林相改造技术导则。构建了区域生态公益林评价系统平台,并以风景游憩林评价为例进行了系统的运行和测试。对区域生态公益林评价系统v1.0进行了软件著作权登记。公开发表了7篇科研论文。在松江叶榭、泖港水源涵养林和外环林带宝山段建立了典型生态公益林改造示范点3处,总面积703亩。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1-56617570-5042
联系人邮箱:yujie_han@aliyun.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2 2012.11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项目通过野外接虫和室内饲养,在对光肩星天牛雌虫产卵器结构解剖观察的基础上、对光肩星天牛在糖槭树上的产卵部位选择及刻槽产卵习性、产卵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产卵分泌物来源、产卵分泌物对刻槽微生境的维持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项目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光肩星天牛卵及幼虫生存的微生境因子及其保护机制奠定基础,并为光肩星天牛新的防治途径的探索提供理
论依据。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1-82104218
联系人邮箱:sbskjk@126.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近些年来我国重特大森林火灾经常发生,预防和扑救十分困难,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损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林火阻隔体系工程建设,是阻止地表火蔓延、预防控制森林大火发生的有效手段,是变被动防火为主动防火积极预防措施。"生物防火技术推广与林火阻隔体系建设示范"项目,根据我国森林防火的实际情况,针对目前重特大森林火灾也频繁出现、火场面积大、扑救困难的特点及"火烧连营"现象时有发生的现状,研究了生物防火林带营建、经营管护及林火阻隔体系规划建设等技术,提出了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抚育、经营管理、更新复壮技术措施,建立了森林防火综合阻隔体系示范区。该项研究成果可以大大提升以防火林带为主的林火阻隔体系工程建设步伐,提高林火阻隔带阻隔林火的有效性与持久性,为预防控制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减少火灾损失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成果转让联系人:蔡建文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1-8210421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1.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主要开展了典型次生林生态系统气象、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因子的长期、定位、连续观测研究,得出了冰砬山地区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特征、次生林小流域水文生态功能特征、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土壤碳氮特征和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特征、种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特征;得出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土壤释放C量约为431.43gC.m-2a-1,得出了蒙古栎林群落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建立了东北区主要森林类型生产力空间数据库,揭示了辽东山区天然红松光合生产力特征;研制了一种森林小流域水文流量的测流装置,提出了恢复退化柞蚕场的主要生态恢复技术;得出了抚育间伐对柞林生长的影响,揭示了天然次生柞林定向培育进程中的植被特征。依据定位观测研究等多种数据,准确研究评估了辽东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编制了辽宁省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进行,得出了辽宁省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领域净吸收二氧化碳1285.80万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表论文22篇,制定省部级标准3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该成果已在辽东多个地区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截止目前,累计完成应用推广面积41.6万亩,新增产值2.2亿元,生态和社会效益超10亿元。
成果转让联系人:周志权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4-31682307
联系人邮箱:wzhyou2002@163.com
 
 
单位名称: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福建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7.6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确定了合适的松材线虫接种量;开展了不同马尾松品系对松材线虫的抗性选择初步研究;开展了不同马尾松品系的次生物质测定,初步确定与抗病有关的特征指标;进行了12个马尾松品系造林试验。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9187918904
联系人邮箱:dingbi@yahoo.cn
 
 
单位名称: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福建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3.11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调查明确了油茶害虫种类300多种,发现1新种,为害油茶的新害虫21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发现了裳蛾科Erebidae一新种---岭头角衣夜蛾Ectogonia lingtoua sp.n.。对黑足角胸叶甲、黑褐盗毒蛾、星黄毒蛾等10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首次报道了黑足角胸叶甲、黑缘棕麦蛾、柑橘黄卷蛾、间掌舟蛾、大钩翅尺蛾、红缘卡斑螟、斜隆木蛾等21种为害油茶的新害虫。采集白僵菌、绿僵菌、座壳孢等虫生真菌资源92株。从300多个菌株中新筛选出了对黑足角胸叶甲、黑褐盗毒蛾、波纹杂毛虫、刺股沟臀肖叶甲、油茶象、黑胶粉虱等油茶主要害虫致病力强的的菌株13株。研发了球孢白僵菌分阶段固体培养方法,大大提高了菌剂生产的质量,缩短了发酵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筛选出的扁座壳孢优化培养基,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收益率分别为非优化基础培养基的3.610倍。项目研究的同时,及时将优良菌株和专利技术提供给菌厂,针对靶标害虫进行专化性菌剂的生产,应用专化性菌剂的不同剂型在林间防治主要害虫,防治后虫口减退率达88.4%以上,防治效果显著。首次对油茶主要害虫危害的损失进行评估,分析表明叶面积损失25%以上对油茶的产量、质量和翌年树势均有严重影响。提出了主要害虫综合控制技术,编写了防治历。在福建油茶主要种植区建立了3600亩综合防治示范林,防治效果超过82%。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技术已在福建油茶林大面积应用,并推广到江西、湖南等省,项目实施期间,各类培训班参加的学员共计800多人,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91-87918904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福建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3.06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成果采集了53株虫生真菌资源,其中球孢白僵菌39株、金龟子绿僵菌12株、拟青霉2株,充实了菌株资源库。开展了绿僵菌、白僵菌对星天牛成虫、幼虫致病力的研究,筛选出了高致病力菌株4株,室内测定表明对星天牛成虫、幼虫的致死率均在90%以上,幼虫僵虫率在80%以上。进行了星天牛幼虫、成虫林间生物防治技术研究,采用绑缚菌条和喷洒菌液林间防治效果良好。在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建立了以虫生真菌为主要防治手段的星天牛生物防治示范林100亩,防治效果达80%以上。已发表学术论文2篇。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9187918904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乐山师范学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7.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1)首次研究了竹笋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对长足大竹象的触角电生理活性和引诱活性,明确了长足大竹象寄主导向信息物质的组成。参见《长足大竹象的触角超微结构和对竹笋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2010年《昆虫学报》第53卷第10期(1087-1096页);(2)根据长足大竹象寄主导向信息物质研究,研制出长足大竹象信息素引诱剂,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防治长足大竹象的缓释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010223863.7,一种长足大竹象引诱剂专利号ZL201010223861.8);(3)通过对长足大竹象足的结构和运动特征的研究,摒弃传统诱捕器的板面结构模式,首次采用网状结构,发明了长足大竹象虫网诱捕器(实用新型专利ZL20102025514.5),研究结果《一种新型的昆虫诱捕器及其对长足大竹象的诱捕作用》发表于2011年《生态学报》第31卷第20期(6174-6179页);在改进四臂嗅觉仪的基础上,研制出针对长足大竹象等大体昆虫的五臂嗅觉仪(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440939.1);(4)开展了长足大竹象种群动态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利用旬最低气温、旬平均气温及虫孔数预测长足大竹象平均虫口密度的方法,建立了预测模型和速查表,研究结果《长足大竹象幼虫种群动态及其气候预测模型》发表于2011年《林业科学》第47卷第9期(82-87页),《长足大竹象虫口密度与虫孔数、竹笋受害率的关系》发表于2009年《应用生态学报》第20卷第8期(1980-1985页);(5)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本研究首次也是唯一研制出对长足大竹象高效信息素引诱剂,诱捕率(50%以上)绝对值较高;根据长足大竹象足的结构和运动特征,本项目首创并应用网状诱捕器,与传统的塑料或金属容器诱捕器比较,成本下降50%以上,诱捕器的作用面积增加200%以上;为长足大竹象平均虫口密度预测提供了三种途径并建立了速查表,显著增加了预测的准确性,一目了然,直观方便。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 1860833138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安徽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3.6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研究了花绒寄甲卵孵化率,清楚了采集时间及不同温度处理类型对花绒寄甲卵室内孵化率的影响,以及保存时间及降雨对花绒寄甲卵野外孵化率的影响。进行了花绒寄甲成虫饲料配方及其对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的影响研究。筛选出花绒寄甲成虫饲料配方一种,食用该配方饲料,平均每雌花绒寄甲每日产卵20.4粒,卵的平均孵化率为98.50%。研究了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室内和林间寄生效果。在室内,每头松褐天牛幼虫接种6头花绒寄甲幼虫,平均寄生率为97.50%;每头松褐天牛幼虫接种花绒寄甲卵30粒,平均寄生率为100.00%。在野外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或卵,总寄生率分别为83.33%66.67%。研究了人工繁育的花绒寄甲野外越冬情况及来年寄生效果。明确花绒寄甲成虫在该项目的定点试验地可以顺利越冬,并且次年可继续控制松褐天牛,平均寄生率可达71.05%。研究了花绒寄甲幼虫和成虫对松褐天牛的寄生距离。在室内,花绒寄甲幼虫最远可寄生距离卵带1.5 m处的松褐天牛幼虫。在野外,释放花绒寄甲卵卡,对松褐天牛的最远垂直寄生距离为7.5 m,平均寄生距离为3.9 m;释放成虫最远垂直寄生距离为9 m,平均寄生距离为6.4 m。研究总结出适合花绒寄甲在安徽野外应用的释放时间,和寄生效果检查时间。在安徽滁州地区3月下旬或10月中旬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当年或次年6月上旬,检查其对松褐天牛的寄生效果均是可行的;而释放花绒寄甲卵卡,则需要在3月下旬进行。本项目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同时,已积极在本省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防治面积已达3万亩。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51-6531645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东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8 2011.7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1)该项目针对华南地区大气污染特点,采用野外调查、试验研究、技术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在深入分析苗期华南主要景观树种生态适应能力、抗大气污染能力、吸收净化大气污染能力和景观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华南工矿区、道路和居民区景观树种配置的研究,为华南景观树种筛选与配置提供科学依据。(2)改进了环境控制模拟系统-人工气候室,能高精度地模拟外界环境条件,实现了温度、湿度、光照、CO2参数的渐变控制和NO2SO2的恒定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在试验装置的精确度和自动化方面有突破。(3)开展了不同浓度梯度SO2NO2及其混合气体胁迫对景观树种苗期光合生理及生化的响应的研究,系统的分析了景观树种对大气污染物的抗性,筛选出了抗SO2能力强的景观树种24种,抗NO2能力强的景观树种42种,抗SO2NO2能力强的景观树种15种。(4)首次开展了不同浓度梯度SO2NO2混合气体环境下景观树种苗期吸收净化大气污染能力研究,定量评价了景观树种叶片、树干和树根吸收净化大气污染能力,筛选出了吸收净化SO2效果好的景观树种17种,吸收净化NO2效果好的景观树种22种。
    成果转让联系人: 周平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0-87035650
    联系人邮箱: zhoupinger@qq.com
 
 
    单位名称: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3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通过对西宁市大南山人工林75个典型样地的调查,总结出大南山人工林主要树种分属101928个种;经人工林的群落和结构特征、种群空间格局、种间关联性研究,表明西宁市大南山人工林尚处于群落初期演替阶段;建立了大南山人工林种群空间格局、种间关联性测度模型、树种适应性及其配置模式的评介体系;筛选出适应性良好的树种14种,树种配置模式20种,建立树种多样性引种示范基地300亩。对大南山造林具有指导意义。该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997206739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推荐单位:国家林业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1.3 2012.10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制定了《青海省林地鼠兔害灭鼠雷防治技术规程》、《青海省林地鼠兔宁人工捕捉防治技术规程》、《青海省林地鼠兔害招引架防治技术规程》和《青海省林地鼠兔害集石堆防治技术规程》四项技术规程。针对不同鼠害危害类型和危害程度,提出了两套适应于我省的鼠兔害防控模式,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磁悬浮抓捕器、不孕剂防治试验,为后续开类研究和推广积累了经验。通过项目实施,增强了对林地鼠害防控的综合实力,达到对林地鼠害的科学防控和有效防御,使推广示范区苗木受害株率控制在10%以下,取得了预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9716365069
联系人邮箱:qhssfz@163.com
 
 
    单位名称: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研究通过敦煌西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育关键技术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筛选出极干旱区梭梭、多枝柽柳育苗技术各1项;2.对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不同植被类型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水分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3.阐明了极干旱区荒漠-湿地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特征、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异特征以及相应土壤因子特征;4.揭示了极干旱区荒漠-湿地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之间互作效应及其耦合特征;5.在芦草井保护站建立育苗地5亩;6.总结出荒漠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育关键技术1套。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519404537
    联系人邮箱:zhangbaolin668@sina.com
 
    单位名称: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3.9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监测研究了祁连山北坡区域近50年长时间序列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冰川序列变化、内陆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变化、出山径流量评价、水能资源规划、植被覆盖度变化、地表水矿化度、退化草地狼毒种群扩散模式、草地生态系统退化驱动力机制、草地生物多样性特征、退耕地植被恢复特征、狼毒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生态效应、森林资源演变、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生态治理区划及治理对策、封山育林对林分水源涵养因子和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生态补偿标准及资金来源和保障措施、保护区农牧民转移安置、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思路对策,均为创新成果。实施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管护70.57hm2,开展封山育林2.8hm2、荒山造林0.4hm2。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汪有奎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8093669506
    联系人邮箱:qlswyk@163.com
 
 
    单位名称:庆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0 2012.11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通过对子午岭林区天然次生林群落及典型林分的结构、生长规律、演替动态以及土壤特性和植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人工林近自然改造及森林恢复技术措施、调控方法和经营对策,为该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编制了油松林分生长过程表、立地指数表和地位级表,对人工油松林的经营奠定了基础;提出了油松、华北落叶松、华山松、云杉、小叶杨、辽东栎、中国沙棘、山杏、文冠果为主栽树种的针阔混交林营林模式,建立了试验示范林815hm2;编制了《庆阳市文冠果育苗造林技术规程》等5个地方标准,规范了育苗造林技术。
    成果转让联系人:朱岩锋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938-8212955
    联系人邮箱:qyslks@163.com
 
 
    单位名称: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9 2011.6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项目实施3年来,通过对兰州南部天然林区、林缘区、荒山荒坡植被状况、原有人工林区林木生长状况、农耕区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植被类型演替规律,提出了兰州南部山区次生林抚育改造技术及模式2套、天然林区现有人工林近自然化经营技术及模式2套、林缘周边区域森林植被重建技术及模式4套、坡耕地退耕还林(草)森林植被建设技术及模式3套和荒草坡地森林植被建设技术及模式2套;提出了引兰州南部山区天然森林及森林环境入城区的线路及途经,即从东西和南北两方向同时引森林入城区。该项研究成果对《承引兰州南部地区天然森林环境入城区治理大气污染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679479533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7 2012.6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针对黄河水源重要补给区(玛曲)高寒草地严重退化、涵养水源功能降低、次生裸地面积逐年扩大等问题,开展次生裸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及模式研究,为玛曲次生裸地治理、受损生态系统修复及黄河水源地水源补给功能恢复提供科技支撑。阐明了玛曲次生裸地形成机理及其特征,并将次生裸地划分为沙化型、"黑土滩"型、盐碱化型、迁弃牧居点型、废弃牧道型、矿区及公路沿线型等类型;筛选出了适合玛曲当地生态环境的生态恢复驱动植物种10种;提出了沙化型、"黑土滩"型、盐碱化型等次生裸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治理模式15项;在此基础上,集成提出了玛曲次生裸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体系。课题申请国家专利2项;完成和申报行业标准4项;完成试验示范区建设面积100 hm2,辐射推广面积1000 hm2;与2009年相比,试验示范区植被覆盖率提高46.7%以上,沙化草地风蚀量下降74.3倍;发表论文9篇。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931-4683507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根河航空护林站
    推荐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1.9 2012.9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森林防火大功率强声航空广播系统应用项目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根河航空护林站与北京维埃特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研究的项目,大功率强声航空广播系统应用于森立防火扑火现场指挥、引导、搜救、宣传、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等方面。在扑救森林火灾时,从空中广播指挥扑火,引导搜救和防火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扑救森林火灾中,从空中指挥地面兵力部署,引导扑火队员进入火场和对于处境危险的扑火队员进行安全撤离;对于搜救远离不对的个别或少数扑火队员时,从空中搜寻喊话,让迷失方向的扑火队员归队。在防火宣传上,从城镇上空直接广播宣传防火动态,与地面宣传车和投放宣传单形式立体宣传模式,提高防火宣传的震撼力和效果。该系统使用独立电源供电,与飞机无关,保证了飞机的电源安全性不受系统影响。森林防火大功率强声航空广播系统,能够充分利用飞机机动灵活,反应迅速等优势,现场指挥扑火以及组织调配地面扑火力量。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事也可以结合侦查火场、机降等飞行任务实施扑火指挥,引导和搜救,充分发挥了一机多能、一机多用的特点,充分提高飞机的有效利用率。大功率强声航空广播系统为快装模块化设计,可以直接加装在轮式或雪橇式直升机上,还可以安装在运-5固定翼飞机上。空气动力性能好,对飞机自身的各项飞行参数没有影响。这种体积小,重量轻的大功率强声机载航空广播系统,组合后可达数千瓦。
    成果转让联系人:王忠宝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804707966
    联系人邮箱:ghhzkjk@163.com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单位名称: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贵州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6 2010.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贵州苏铁胚的发育生长、幼苗出土与水分密切相关,充足的水分是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必要条件,苗期采取适时水肥控管和病虫害防治。贵州苏铁茎块扦插繁育贵州苏铁球茎易于诱发生根,扦插易于成活。茎块在消毒处理情况下一般都能生根成活,技术关键是茎块必须带有顶端分生组织(一般采用二分法或四分法),才能有效抽叶,且能正常诱导根的发生,发育成为完整的苏铁植株。通过生根粉剂能促进根的发生和植物生长调节素处理后可以提高扦插抽叶率。贵州苏铁茎块扦插繁育由于要消耗野生资源,同时扩繁系数也不高,是一种"杀鸡取卵"的行为,不提倡在苗木生产繁育中应用。贵州苏铁组织培养通过贵州苏铁几种繁育技术的比较,我们认为通过人工辅助授粉增加贵州苏铁结实率和结实量,采种、种子储藏和适宜的基质育苗是贵州苏铁繁育的重要途径。结合贵州苏铁的传粉生物学特性,扩大贵州苏铁种群数量应以有性生殖的种子繁育为主,茎干组织块繁育和组织培养仅作为补充。加强贵州苏铁种群管理,提高其结实率,增加结实量,对贵州苏铁物种保护将起到积极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罗在柒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851-3923740
联系人邮箱:513735766@qq.com
 
  
单位名称:河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河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对野生幼狍和成狍进行了驯化,促进了野生狍对人工配合饲料和圈养生活的适应。研究了场舍选址条件,设计了狍场的建筑布局和适于狍生活需要的场舍。研究了圈养狍的生物学特性。确定了狍的饲料种类,筛选了适于种公狍、种母狍和仔狍不同生物学时期的日粮配方。研究了适于狍不同生物学时期的饲养管理方法,制定了狍场卫生防疫规则。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63332571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对吉林西部野生远志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收集。在吉林西部生态条件下,在白城市到保镇高平村营建规范化生产栽培基地1.2公顷。撰写远志规范化生产技术操。主要技术指标:营建远志种源收集圃0.6公顷,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1.2公顷。通过试验研究出远志种子萌发生理变化规律,提出促进种子萌发的技术措施,提高出苗率24%。研究出远志种植方式、最佳土壤、最佳采收期、田间管理等一整套规范化栽培技术。收集保存远志种质资源5份,对远志不同种源种质资源进行试验观测研究。制定出无公害规范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成果转让联系人:张连才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674475735
联系人邮箱:bclky@163.com
 
 
单位名称:白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3.3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长白山野生乌天麻与供试亲本红天麻杂交,极显著的提高了杂交乌天麻的箭麻产量、白麻产量和总产量;极显著的提高了供试亲本杂交红天麻的箭麻产量和总产量:四个杂交组合平均总产量中,A×C组合超过母本116.85%、超过父本21.00 %C×A组合超过母本16.30%、超过父本108.43 %A×B组合超过母本93.26%、超过父本9.55 %B×A组合超过母本11.46%、超过父本96.63 %。杂交乌天麻和杂交红天麻的子一代种麻,比乌天麻自交和红天麻自交种麻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杂交子代的主要性状表现优良,箭麻单重、折干率与整体麻形均不低于野生乌天麻,四个杂交组天麻在天麻素含量上均超过国家药典标准,其中A×C杂交天麻天麻素含量高达0.42%,超过国标1.1倍,为课题筛选出的高产优质杂交天麻新品种。长白山野生乌天麻与陕西汉中红天麻亲本间杂交产量最高。天麻种子播种采用接菌层设计和早期覆膜均对有性繁殖具有极显著增产作用,有性繁殖三种栽培方法以接菌层法覆膜效果最好,平均总产量比常规鲜材法提高52.21%;长白山野生乌天麻采用异株异花授粉对增加产量无显著性作用。林下无性栽培以地表床、薄覆土的菌材搭架仿野生法栽培增产效果最好。
成果转让联系人:曲宾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5843944696
联系人邮箱:1926298343@qq.com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1 2013.04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项目建立了生态现状调查技术、建设项目分析、生态影响预测和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确定了各类建设项目的合理生态影响评价范围,构建了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生态影响评价方法,总结了生态影响消减措施,形成了较完善的生态影响评价技术体系,并编制了四川省地方标准《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B51/T 1511-2012)。本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四川境内51个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评价中推广应用,妥善处理好了工程建设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883180377
联系人邮箱:57532403@qq.com
 
 
单位名称:皖西学院
推荐单位:安徽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3.1 2012.11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通过历代药学文献,考证了前胡药材正品来源、地道产区,前胡药材名与功效间的关系;运用植物资源学结合文献,报道了全国及安徽省前胡药材资源分布规律、习用品的分布规律;通过种子发芽、幼苗形态学和栽培学,了解了种子发芽、幼苗期形态变化以及植株营养长、生殖生长的规律并给出白花前胡的生长发育节律,发现了白花前胡无性繁殖特性;运用生态学、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并结合实地调查和显微等,探讨了白花前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阐明了白花前胡早期抽薹开花的实质、原因。实地采集4个不同质量前胡样品,通过电子鼻和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药用菊花所有样品信息,建立前胡近红外模式识别数据库,实现前胡质量快速无损鉴别。通过HS-GC-MSCHPLC-MS技术,分析了开花对前胡化学成分的影响,探明了宁前胡活性成分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小鼠酚红排泄研究表明,左旋白花前胡甲素(Pd-a)、白花前胡香豆精Ⅲ(PeucedanumarinⅢ)、白花前胡丁素(Pd-D)对小鼠酚红排泄量的影响极显著,即左旋白花前胡甲素(Pd-a)、白花前胡香豆精Ⅲ(PeucedanumarinⅢ)、白花前胡丁素(Pd-D)是前胡发挥祛痰作用的主要成分。
成果转让联系人:韩邦兴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5643305073
联系人邮箱:hanbx1978@sina.com
 
 
 
单位名称:皖西学院
推荐单位:安徽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2.11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卫生和社会工作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联合皖西学院、安徽中医学院、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4家单位,组成10位科研人员的课题小组进行5种道地药材的资源研究,历时6年,遍及9个省区(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四川)、二十余地市,在一百多个地点采集了一千余份样品,了解了5种道地药材全国资源情况;发表了新栽培变种;采用近红外、电子鼻快速无损技术对菊花等5种中药材进行了应用研究,实现5种中药材品种、产地、质量、采收期快速无损鉴别。在国内首次研究了菊花、前胡近红外快速无损鉴别以及菊花、金樱子、白术的电子鼻快速无损鉴别;研究成果为道地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对进一步提高中药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韩邦兴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5643305073
联系人邮箱: hanbx1978@sina.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8.3 2010.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收集了刺五加、北五味子、龙牙楤木3种经济植物了不同性状、不同产地优良植株,进行形态性状的测定和优良品种的初步选育工作。建立刺五加、北五味子、龙牙楤木等经济植物种质基因园1处,面积83.5亩。进行了不同环境、不同郁闭度、不同坡向坡位条件下与3种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的研究。总结完善了刺五加栽培技术规程、北五味子规范化生产操作规程和龙芽楤木栽培技术标准。
    成果转让联系人:孟黎明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3-6508052
    联系人邮箱:tcskjk@163.com
 
 
单位名称:伊春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通过对天气、气温及林蛙回捕数量的观测及林蛙入蛰期观察,研究得出温度是东北林蛙入蛰的一个"标尺",当气温低于15℃,气温向山间溪流聚集,当气温低于水温的时候,林蛙入蛰,当气温高于水温的时候林蛙在岸边活动,直至水温低于5℃,林蛙会根据环境条件进入深水区域冬眠。降雨是影响东北林蛙入蛰的"关键点",每当下雨林蛙会出现集中下山的现象;连雨天,第一天下山数量较多,之后下雨则只有较少的林蛙下山。通过不同水域溶解氧测定实验得出,自然水域及流水越冬窖越冬的水体溶解氧变化较小,能够满足东北林蛙越冬需要;越冬池内水体溶解氧呈下降趋势。越冬池越冬除在东北林蛙入蛰前清除过厚的淤泥及野杂鱼减少耗氧因子外,在越冬期下雪后及时扫雪。越冬池出现缺氧,可采取在越冬池投放增氧剂增氧、水泵倒水增氧或凿冰眼增氧。通过不同水域越冬成活率实验得出:流水越冬窖越冬成活率89.6%,自然水域越冬成活率为89%,越冬池越冬成活率为82.6%。结果表明东北林蛙在流水越冬窖越冬成活率与自然水域越冬成活率相近,优于越冬池越冬成活率。通过在流水越冬窖不同密度越冬成活率实验得出:在流水越冬窖内东北林蛙的越冬密度以1500/m2为宜。结合各种实验结果、结合伊春林区林蛙养殖的实际,优势互补,研究分析得出:自然水域条件好的区域越冬模式:采用自然水域与越冬池越冬相结合的越冬模式效果较好;自然水域条件一般的区域:采用自然水域、越冬池与流水越冬窖相结合的越冬模式效果较好。
成果转让联系人:夏资博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83602006
联系人邮箱:yclky07@163.com
 
 
 
单位名称:伊春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为了提高东北林蛙半人工养殖水平,充分利用森林资源,通过林地载蛙量的推算,确定蝌蚪饲养池应占蛙场有效养蛙面积的千分之一。为了提高东北林蛙卵孵化率,提高蝌蚪成活率,采用网棚孵化法,网棚孵化法采用网目为10毫米的底网,使孵出蝌蚪可以自由出入网棚,孵化率达到91.6%。东北林蛙卵浮网箱孵化法,孵化率达到89.9%
成果转让联系人:丁全志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83602006
联系人邮箱:yclky07@163.com
 
 
单位名称:西宁山雨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3 2013.6
成果水平:国内一般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项目通过改进适合青海高原高寒缺氧环境的孵化条件,使蓝孔雀人工孵化率提高到85%以上,通过改进冬季保暖温棚饲养条件,使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在青海地区成功引种、繁育出蓝孔雀。该成果在孵化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实现了蓝孔雀人工繁育技术在高海拔地区的推广和应用,利于提高青海高原蓝孔雀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开发,以满足青藏高原地区休闲旅游景区的观赏需要和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推进了养殖产业化的进程。该研究成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芮玉源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3299762480
联系人邮箱:651128477@qq.com
 
 
 
单位名称:西宁山雨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3 2013.6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该项目通过改进适合青海高原高寒缺氧环境的孵化条件,使非洲鸵鸟人工孵化率提高到80%以上,通过改进冬季保暖温棚饲养条件,使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在青海地区成功引种、繁育出非洲鸵鸟。该成果在孵化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实现了非洲鸵鸟人工繁育技术在高海拔地区的推广和应用,利于提高青海高原非洲鸵鸟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开发,以满足青藏高原地区休闲旅游景区的观赏需要和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推进了养殖产业化的进程。该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芮玉源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3299762480
联系人邮箱:651128477@qq.com
 
 
 
 
 
单位名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7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 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通过对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林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查清了乌兰布和沙漠区域天然梭梭林的类型、物种组成与分布规律,揭示了天然梭梭林的生存现状及其退化原因,提出了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林保护对策;摸清了乌兰布和沙漠植物区系特征,编写了《乌兰布和沙漠植物名录》、《乌兰布和沙漠保护植物名录》;掌握了乌兰布和沙漠白刺、沙冬青、盐爪爪、沙蒿、油蒿及草本植物等典型植被的物种组成、分布规律、数量结构特征及生存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采用数量分类方法划分了植被类型,编写了《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林科学考察报告》(共52130余万字),系统描述了乌兰布和沙漠植被类型、数量结构特征、生存现状及其威胁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31-7606109
联系人邮箱:mql925@126.com
 
 
 
单位名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5 2012.5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项目以掌握内陆沙漠化区域丘间地基本特征及其环境背景,探讨丘间地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育和生态恢复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目的,从丘间地形态植被、土壤、水文、风沙活动等基本生态要素特征调查入手,分析研究了各生态要素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分析丘间地景观特征及其在区域景观格局形成的作用;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丘间地及自然状态和人为干扰下丘间地生态要素变化,综合分析了丘间地在干旱沙漠化区域生态过程中的源、汇功能,为内陆沙漠化区域生态恢复及沙漠化防治尤其是丘间地风沙危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成果转让联系人:袁宏波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31-7606109
联系人邮箱:tangjngs@126.com
 
 
单位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该项研究提出了跨区域多尺度、多层次、多目标的退耕还林效益评价体系。提出应用的基于“3S技术、试验调查和数学统计模型等手段,从大、中、小尺度进行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评价技术具有创新性。完成的基于大尺度的植被动态变化与气候、土地利用等耦合关系及驱动力分析和基于中、小尺度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的效益监测评价成果显著。完成的退耕还林工程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固碳制氧等效益和贡献率的定量分析成果,填补了南方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综合评价的空白,解决了我国重大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相关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为我国宏观决策和国际谈判等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支持。具有国际先进性。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33806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推荐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3.3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通过引进能量水平衡遥感监测系统关键技术,在系统基本产品的基础上,合作开发用于荒漠化及生态状况监测的有关指标,并利用该系统提供荒漠化及生态状况监测相关产品(包括数据及电子地图),最终实现系统的业务化运行,达到提高我国荒漠化监测成果时效,缩短荒漠化监测周期,优化目前监测技术体系,丰富荒漠化监测产品的目的。该技术的先进性主要在于为全国荒漠化监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和监测思路,并为我国今后更好地开展荒漠化监测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技术储备。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84238004
联系人邮箱:ghyzgb8004@163.com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2 2013.4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随对照地、露沙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的沙化程度加剧,土壤物理性质表现为:砂粒含量、土壤容重呈增加趋势,粉粒和粘粒含量、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呈降低趋势;化学性质表现为:pH值大致呈逐步升高趋势,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速效NPK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全k含量变化不大;植被表现为:物种数和群落优势种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露沙地、对照地、流动沙地,盖度随沙化程度加剧逐步下降,总生物量、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呈现对照地>露沙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的特点。川西北沙化土地的主要驱动机制。沙化驱动机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一是人口、牧业产值、大牲畜存栏数、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温度等自然和人为因子的综合作用,驱动贡献率为59.174%;二是年大风日数,驱动贡献率为19.837%2个驱动机制累计贡献率为79.011%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88318677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华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广东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2 2011.11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1)研究并构建了森林冰雪灾害损失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该评价体系综合评估了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对粤北山区造成的总损失金额,为广东省林业系统和政府制定灾后经济补偿和技术支持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2)运用直接梯度分析和间接梯度分析法,定量研究了冰灾后山地常绿阔叶林冠层变化、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节肢动物功能多样性变化趋势;通过人工杉林受损类型、受损程度及其土壤理化性质和灾后人工林的蓄积损失量和损失价值量的变化趋势,提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清除人工林受损林木,减少其经济价值损失,促进人工杉林萌芽更新的减灾复产措施。(3)开展了受损木材加工应用过程中的防腐和防蓝变技术研究,开发了以铜和季铵盐(DDAC)为主要成分的SAB乳化液和以多菌灵和百菌清为主要成分的复配药剂NCM;研究并优化了单板/金饷网层积复合材制造工艺;建立了环割受损林木的预处理技术。(4)系统研究了粤北灾区灾后森林可燃物的燃烧性、森林火环境变化以及次生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重点分析了受损林分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建立了无公害蛀干害虫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其中,冰雪灾害损失综合评估体系研究、受损天然林的杉木人工林的土壤肥力动态研究、受损林木防腐及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工林减灾复产技术、受损林木的防腐和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和次生灾害防控技术为灾区林分的减灾复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同时也降低了灾区林业的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0-8528343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研究小组通过近10年的调查分析,收集并确认了800余个中国传统菊花品种;经过连续5年的栽培观察,筛选出了30余个适宜产业化栽培的品种,建立了适宜产业化品种筛选的技术体系和一整套对盆栽菊花产品的观赏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在实际栽培中,对影响传统盆栽菊花观赏性状中的主要环境因子和栽培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寻找控制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关键节点的环境因子的方法,摸索出了适宜盆栽菊花规模化生产的栽培技术,为菊花企业开展产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让商品化菊花走进千家万户,发挥名花效应,对于延续和弘扬中国菊花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戴思兰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62338250
联系人邮箱:silandai@sina.com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我国兰花栽培历史虽然悠久,但其商品化生产却大大落后于欧美以及亚洲近邻国家和地区,如泰国、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省。本项目以转基因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为主要目标,研究和建立抗逆,特别是抗病毒以及花色、花形新颖、生产周期短的热带兰转基因新品种培育关键技术体系。项目采用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文心兰、石斛兰优质、抗逆等性状的协调改良。通过研究,克隆分离了两个病毒外壳蛋白基因CyMV-CPORSV-CP;建立了文心兰、石斛兰转基因受体系统,以及农杆菌介导的石斛兰遗传转化体系和基因枪介导的文心兰遗传转化体系;发表论文1篇。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0.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鹤蕉(Heliconia sp.)原产于南美洲秘鲁东部的热带雨林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以及南太平洋一些岛屿上。鹤蕉花姿奇特,色彩鲜艳,是客厅、宾馆理想的垂吊装饰插花材料,也可作盆栽、庭园绿化和切花生产等,具有花期长、装饰效果强、观赏价值高等特点。目前我国尚无规模化生产鹤蕉鲜切花,大都从国外进口消费。鹤蕉产量高、投入少,技术要求低,适合在我省农村推广种植。本项目通过引进帝王鸟系列,建立种质园,筛选出适合海南种植的优良地王鸟系列品种,编写地王鸟系列花卉繁殖与保鲜技术规程。本项目的实施可填补我省热带球根花卉—地王鸟系列育苗及栽培技术的空白,并促进其规模化生产,提高产量及质量,促进企业和农民发展高档球根花卉种植的积极性。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海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该项目收集荫生花卉40种,在不同光照强度、不同通风情况的试验区进行摆放,再施加不同水肥条件加以管理,筛选出适合在室内摆放的荫生植物19种;将筛选出的室内花卉在装修好的新房内进行摆放,观测高甲醛环境其影响,筛选出在新装修房间适合摆放的花卉15种;通过对筛选出的室内花卉进行繁殖和培育,总结了室内花卉育苗、种植和管护技术。项目的实施能为人们选择室内摆放花卉提供科学依据,为我省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7669292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河北工程大学
推荐单位:河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该项目针对梨树、核桃是冀南地区的两个优势树种和冀南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利用土壤水分平衡公式法,计算梨树、核桃树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耗水量,研究其年耗水规律,枝叶量、气候因子与树体耗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调亏灌溉、灌水量和灌溉方式对梨树生长、结果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土壤管理制度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保墒效果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了果园灌溉中,灌水量在37.5mm~150mm范围内,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氮素流失量减小的规律。提出了鸭梨在不同发育阶段的需水规律及调亏灌溉条件下的耗水量。揭示了不同灌水量条件下的梨树吸收根分布规律。形成了简便易行适合冀南果园节水灌溉集成技术。经在魏县、成安、涉县、永年等地的示范推广,2年累计推广1.3万公顷,新增纯收益554.12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简单,果农易于掌握,应用前景广阔。
成果转让联系人:程福厚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3108579377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北华大学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1.5 2012.11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长白山野生花卉引种与栽培技术的研究》项目2001年于吉林省林业厅立项,在对长白山野生宿根花卉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以长白山脉低海拔山区的野生宿根花卉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建立了野生宿根花卉引种应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49种园林应用开发潜力较大的野生宿根花卉进行了引种驯化栽培试验,对其生态适应性、生长状况及观赏价值等进行系统研究,筛选出20种适宜在城市环境中生长的野生宿根花卉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其物候变化规律、生态习性、繁殖技术、栽培技术、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形式等技术资料,为花卉生产企业及园林应用单位进行生产及观赏栽培提供基础资料。培育出早开堇菜、玉竹、小玉竹、莓叶委陵菜、蕨类植物等宿根花卉种苗,应用于吉林省园林绿地中。
成果转让联系人:郝广明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32-4608898
联系人邮箱:bhdxkyc@163.com
 
 
    单位名称:四川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3.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20032012年,课题组对彩色马蹄莲、春剑兰花、香水百合、报春花等四种重要商品花卉的培育关键技术以及产业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1)开展的彩色马蹄莲、香水百合、春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选育,初步选育出适合于四川栽培、有市场前景的彩色马蹄莲品种10个、春剑品种2个和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登录的香水百合品种5个,丰富了四川省草本花卉的种质资源。2)首次研究提出了彩色马蹄莲以促进种球膨大为主的繁育体系,制定了彩色马蹄莲切花产业化栽培技术企业标准;首次建立了以子房为外植体的香水百合组培快繁体系,研究提出了以主要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关键因子的栽培技术,制定了香水百合切花产业化栽培的规范技术;研究提出了春剑的栽培技术体系。具有创新性,指导了花卉行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3)开展了川西高原地区野生报春花资源的调查研究,收集和驯化了27个报春花野生资源;研究提出了增强报春花抗热性的主要途径,延长了报春花的花期、扩大了其栽培范围。四种商品花卉的示范试验及推广选在成都市、西昌市、邛崃市等。成果的推广应用,解决了我国花卉生产中繁殖技术单一、栽培技术落后、盆花和切花品质差、商品化程度低的窘境,为高档盆花和切花的生产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为规范盆花和切花标准起了带头作用,满足了人们对高档盆花和切花的市场需求;成果的推广应用,为花卉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企业的花卉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科技保证和生产信心。
    成果转让联系人:李菲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880886911
    联系人邮箱:scpyzls@163.com
 
 
单位名称:上海市林业总站
推荐单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2 2012.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课题首次以村为单位开展了人居林系统规划与建设的研究,其研究成果针对性较强。本课题还编制了GIS资源管理系统、编写了人居林系统规划方案文本、建设了人居林示范林,形成了《上海市村庄绿化导则》等书面成果,在人居林建设的树种选择、植物配置、种植模式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与示范,在技术上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因此,本课题的成果对于本市及周边地区开展新农村人居林建设,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示范意义,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并将在本市及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15661757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推荐单位:湖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3.4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1)从荷兰共引进球根花卉11大类345个品种,300余万个种球开展了适应性研究,探索出了一套实用的栽培管理技术,筛选出了适宜长沙地区规模展示的品种118个。(2)对引进的郁金香品种进行了详细的观测研究,筛选出了适宜长沙地区大面积展示的'郁金香品种45个。(3)对引进的11种球根花卉进行了平地、坡地、林缘、林中、水际等各种生境的应用栽培与配置模式研究,设计了花丛、花境、花带、花纹、花地等多种景观类型,效果良好,并设立了相应的主题。(4)打造了以郁金香等球根花卉为主的湖南世界名花生态文化节:"春之歌""冬之韵"花展,吸引了150万游客前来观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颜立红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731-85056197
联系人邮箱:yanlh0424@163.com
 
 
单位名称: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福建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4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成果结合福厦高速公路岩土边坡的开挖占整个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很大比重,植物生长基质量难以附于坡面,植物无法生长或处于半死不活状态,通过对各种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采用植被护坡技术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生态恢复技术比较适合本地区的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该技术既保证边坡的稳定,又实现坡面植被的快速恢复,加快植物演替过程。通过对福厦地区乡土树种的调查研究,以抗旱耐瘠薄为主要指标,性状、生长特性为次要指标,筛选出地菍、展毛野牡丹、山莓、石斑木、臭牡丹、小果蔷薇等6种适宜本地区高速公路生态恢复的先锋树种,为福建沿海城市高速公路绿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推广应用前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91-87918904
联系人邮箱:fj_fz_forest@yahoo.com.cn
 
 
单位名称:西宁市城南苗圃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1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为了进一步丰富西宁市城区绿化植物材料,提升西宁市城区绿化景观效果,西宁市城南苗圃200911月向西宁市科技局提出了《观赏植物北美海棠繁育技术研究》项目立项申请。20121月,西宁市科技局同意项目立项。该项目总投资33.07万元,其中财政资助资金10万元。根据项目合同,项目组开展了北美海棠"王族""绚丽"两个品种的繁育技术研究,达到了北美海棠自繁自育,可解决西宁市城区绿化中优良景观植物材料缺乏的问题。经过三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北美海棠播种繁殖及栽培管理技术。初步掌握了北美海棠组培繁育技术。确定花叶海棠为西宁地区北美海棠嫁接繁殖的最佳砧木。项目实施期间共播种繁育北美海棠种苗2.2万株。其中"王族"1.5万株,"绚丽"0.7万株。项目在运行中,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971-6272359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青海大学
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7.3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青海大学高原花卉研究所2000-2011年用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2-2(不育系)做母本,耐寒性强的孔雀草雪域做恢复系配置杂交组合,代号2-2×雪域。青海省第八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1年月22日审定通过,定名万寿菊雪域一号,属菊科万寿菊属,属名为Tagetes patula。品种合格证号青审花2011001
成果转让联系人:唐道城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997143138
联系人邮箱:qhuflower@163.com
 
 
 
单位名称:青海大学
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3 2012.11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从荷兰引进品种25个,筛选出适宜青海各地栽培的品种。通过组培筛选出以鳞片为外植体,分化小鳞茎的最佳培养基,以2℃处理12W的鳞茎芽为外植体,形成愈伤的最佳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和愈伤分化芽及二代芽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建成原种圃70亩。从基质和膨大素方面探讨了增强子鳞茎膨大能力的技术。提出了经济有效的贮藏方式,对各贮藏方式下鳞茎生理及内含物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退化原因,建立了繁育技术体系。专家组评议该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唐道城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997143138
联系人邮箱:qhuflower@163.com
 
 
 
林木遗传育种
 
 
单位名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研究明确了碟果虫实种子萌发对温度、光照、沙埋、水分胁迫和盐分胁迫的要求,认为碟果虫实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而且野生种子比栽培种子的休眠率高。认为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为种子透气透水性差,种皮细胞角质化,萌发孔堵塞以及种皮浸泡液的抑制性所致。获得了2种较为有效的种子休眠破除方法a种子室温储藏处理及光照培养箱催芽:b划破种皮及赤霉素处理。项目凝练出的碟果虫实种子育苗栽培方法对碟果虫实的人工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刘有军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31-7606109
联系人邮箱:lyjsmallgrass@163.com
 
 
单位名称: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研究通过山生柳无性繁殖技术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对玛曲县山生柳灌丛草甸物种组成、结构及其植被生产力进行了调查,掌握了该类植被物种组成,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和生产力情况。2.在甘肃省玛曲县抗灾保畜基地,建立12亩育苗地,其中硬枝扦插育苗6亩,嫩枝扦插育苗4亩,插根育苗2亩,共育山生柳苗木20万株。3.建制简易塑料大棚4座(宽:5m,长:20m)。4.筛选出高寒区山生柳最适宜的无性快繁技术。5.总结山生柳高寒区繁育基地建设技术。6.总结起草编制《山生柳扦插育苗技术标准》1套。7.发表科技论文4篇。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519404537
联系人邮箱:zhangbaolin668@sina.com
 
 
单位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1999.12 2013.6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属于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中林木遗传育种学研究范畴,主要围绕选育木材基本密度大、树形美观、生长量大的育种目标,选用树干通直、侧枝细、冠型适中的毛新杨(Populus tomentosa×P. bolleana)和银腺杨(P.alba×P.glandulosa)为杂交母本、父本,在利用毛新杨为材料研究解决白杨2n花粉诱导技术的基础上,施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毛新杨、银腺杨发育至减数分裂粗线期的雄花芽诱导花粉染色体加倍,将获得的含有一定比率2n花粉的毛新杨、银腺杨花粉;利用不同倍性花粉对辐射的敏感性差异克服2n花粉授粉后发育迟缓问题,提高2n花粉竞争力,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给银腺杨、毛新杨母本授粉杂交,获得一批杂种苗,经染色体镜检获得16株白杨杂种三倍体新种质。进一步经苗期测定以及多点栽培试验,选育出毛新杨×银腺杨杂种三倍体'北林雄株1''北林雄株2'。新品种综合倍性优势和杂种优势,具有速生、优质、树型美观等特点,非常适宜园林绿化,也可用于速生丰产林和生态环境建设。 '北林雄株1''北林雄株2'新品种主要适宜于气候相对干燥的河北、北京、山西中南部、山东西北部以及河南北部等平原和河谷川地栽培。新品种可用于城乡绿化,速生丰产林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62337053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贵州省林业学校
推荐单位:贵州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0.6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系统研究并揭示贵阳市种子植物种质资源数量、分布,鉴定出3009个种,出版了《贵阳市种子植物种质资源》专著1部。研究发现贵州省及贵阳市种子植物的新纪录科、属、种,丰富了贵州省的生物多样性。全面、系统地调查了贵阳市特有植物,揭示特有植物资源数量及生存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拯救、保护和利用措施,在我国尚属首次。对贵阳市野生种子植物种地理区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境内种子植物的生态地理属性。全面、系统地对贵阳市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出黔中是我国珍稀植物的汇聚地区。发现中国最大的猴樟古树、青钱柳古树;阔叶厚皮香、小果七叶树2种古树,为贵州古树新记录,为贵州森林的衍生发展研究提供了活标本。根据经济用途,对贵阳市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分类研究,为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对贵阳市乡土树种的优良林分和优树种质资源进行了筛选,为贵阳市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贵阳市主要引种植物进行了生态适应性评价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适宜引种植物种类。分析贵阳市植物种质资源致濒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及对策。
成果转让联系人:徐应华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8685005716
联系人邮箱:2677179235qq@.com
 
 
单位名称: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贵州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7.6 2009.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收录全省所有维管束植物8491种及变种,并反映其空间分布;完成了贵州省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的空间定位;建立贵州省维管束植物资源数据库,基本实现信息系统多项目、多功能、全方位的查询、检索与显示;发布了"贵州维管束植物分类与代码"地方标准(DB52/T 820-2013)。
成果转让联系人:罗扬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851-3923740
联系人邮箱:513735766@qq.com
 
 
单位名称: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河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摸清了河北省黄连木资源分布现状和分布规律,确定了其适生范围与分布界限。黄连木资源以太行山区最为集中,多分布在海拔400-700 m的石灰岩山地阳坡和半阳坡,总面积为42万亩,数量总计3000余万株,其中片林15万亩,以中龄林和老龄林树木较多。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黄连木优良性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了早实、丰产、含油率高、抗病虫害的黄连木优良类型4个、优良单株28株。应用黄连木种子去除外种皮,再用草碳土对种子进行揉搓,播种时覆盖地膜和覆土深度1厘米均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出苗率。采用树干输液技术,在黄连木种子小蜂羽化前,用40%氧化乐果乳油进行树干输液,可有效防治黄连木种子小蜂危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311-87684955
联系人邮箱:liuqiaozhe@163.com
 
 
单位名称:前郭县华宇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4.4 2012.9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研究为西部沙化治理提供树种选择的科学依据和优良的速生、抗逆性杨树品种,对推动我省西部各项土地治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高该地区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改变当地的沙化生态景观、促进西部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仅就我省西部沙化土地而言,应用本项研究所选育的华选7号杨树无性系,成功造林1公顷林地(造林株行距为1.5*3),按本实验8年材积计算,1公顷出材量约为258立方米计算,比相应的小黑杨多出材67立方米,木材平均价格按500/立方米计算,仅木材收益就将多产生33500/公顷的经济效益。此外,由于选择华选7作为造林树种,可减少病虫害发生,这无疑又减少了后期管理的成本。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90438435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湖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在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推广了去劣疏伐、树体控制、整形修剪、环剥促产、水肥管理等技术,面积210亩,产量比改造前提高33.3%,项目实施期间累计生产良种210kg。改扩建生产性采穗圃15亩,改建轻基质容器生产线1条,改造全光喷雾扦插盘2个,面积220m2,扦插育苗64万株;营建纸浆材速生丰产示范林635亩,优良无性系示范林476亩,优良家系和无性系2年生林分平均树高生长量提高15.1%。项目获得"一种植物扦插繁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1项。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75065882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先后在全国泡桐分布区系统收集到泡桐属的种、变种、变型及具有特异性状的种内、种间变异等种质资源369份,抢救性保存了一批濒临消失的泡桐种质资源;综合形态特征、生态特性、分布状况、性状稳定性和遗传特性等方面的研究,确认我国泡桐属现有11个种、3个变种、4个变型。建立了包括嫁接、组培幼化、封土生根幼化等在内的种质资源幼化繁育技术,解决了泡桐老龄化材料繁殖困难、生长差的问题。嫁接、组培幼化、封土生根幼化的成功率分别达99%88%90%。根据泡桐属生物学特性,针对种质资源保存难等问题,提出了包括分区域、分种类、分目标、苗木繁育、造林设计、幼林抚育管理、后期研发利用等关键技术在内的基因库、育种群体营建配套技术,营建基因库720亩,保存泡桐种质资源369份,营建由90个白花泡桐优树、22个毛泡桐优树、70个无性系组成的包括干形和材性改良、抗逆性和材色改良、速生性改良三个亚群体在内的泡桐优质抗逆育种群体120亩。本成果所收集保存的泡桐种质资源为进一步开展泡桐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搭建了良好的共享平台,对其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将大幅度提升我国的泡桐育种水平和良种使用率,促进泡桐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成果转让联系人:乔杰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37165996780
    联系人邮箱:huanglinzz@163.com
 
 
单位名称:新疆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新疆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4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榛子为世界四大坚果中唯一在新疆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的树种,新疆林科院于1993年引进、驯化、筛选和示范推广,筛选出适宜伊犁河谷及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的优良品种,为进一步扩大榛子的栽种区域,提供更好的抗旱丰产型品种,丰富新疆地区坚果树种,有效利用现有榛子资源汇集圃内优良资源,加快榛子在新疆的发展规模。通过试验筛选出丰产与抗旱性强的杂交榛品种,总结出在干旱区引种、栽种榛子的管理栽培方法,该研究填补了抗旱丰产型品种筛选研究的空白。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91-465659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新疆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新疆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通过对天山云杉种群结构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摸清其资源现状,对天山云杉种群结构及其所在群落特征的空间地理变异以及天山云杉不同居群的遗传变异规律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天山云杉林分结构研究,明确不同气候、地理因子等对其的影响,为天山云杉天然林经营和保育提供准确和科学的数据,并为今后对天山云杉树种资源的持续利用奠定基础,为该地区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991-4606197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山西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1988.3 2012.10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从德国引进多个品系的欧洲山杨到山西,以中国山杨为对照,在山西不同气候区典型立地栽培,通过23年的观测,进行了早期测试和大树适应性评价,系统地分析了欧洲山杨在山西各个气候区典型立地的生长状况,分析了欧洲山杨在山西适宜的生长区域,提出了欧洲山杨的生理、工艺成熟期和欧洲山杨的利用建议。主要技术创新点是:形成了欧洲山杨林木早期测试和大树适应性评价的方法;确定了欧洲山杨在山西适宜的生长区域;提出了欧洲山杨的生理和工艺成熟期及利用建议。欧洲山杨引种的成功将丰富生产实践中的主栽品种,解决林业生产中可选用的树种缺乏的问题,尤其是在山区营造混交林时又增加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人们在适宜的区域栽植欧洲山杨,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欧洲山杨又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还是很好的景观树种,欧洲山杨的引种成功,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和园林景观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李新平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351-7325615
    联系人邮箱:zhilizheng@126.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3.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建立、健全品种繁育场圃2.优质苗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3.苗木高效信息服务技术集成4.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5.沿海平原水网区域防护林典型模式综合示范。推广耐盐、耐涝树种6个,完善采种圃30亩,种质资源圃50亩,采穗圃20亩,幼苗繁育圃120亩,大苗培育圃280亩。建立景观示范林200亩;熟化容器苗工厂化育苗生产技术体系。制订出耐盐、耐涝新品种苗木生产相关技术规程1-2个,并通过部省级育苗标准;研究解决2-3个耐盐耐湿树种和优良品系的规模化无性繁殖技术,扦插成活率在80%以上。4.培训班2-3期,培训人员300名,编写培训手册1册。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57163310174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3.4 2013.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联合当前国内主要油茶科研与遗传资源保有单位,在总结已有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整理有关油茶资料,设计调查性状指标、开展油茶遗传资源野外调查及多指标的测试、评价等针对性验证试验,通过正规编制程序制定形成本技术规程。规程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调查对象与内容、调查方法、技术要求与测定方法、编目数据库系统建立等。本标准适用油茶遗传资源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性状和抗逆性的调查、鉴定与编目。
成果转让联系人:姚小华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71-6332056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以文心兰为材料,建立了开花相关基因的cDNA-AFLP分析、功能基因分离及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平台。分离到4个参与花期调控的功能基因,分别是OAP3OLEAFYSUS1OMADS10。获得了281条开花过程中特异表达的基因序列片段(TDFs), GenBank登录号为JG014357-JG014634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571-6332056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3.10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优化了旱柳全长 cDNA文库构建技术,构建了旱柳耐镉相关基因快速分离试验体系,利用酵母和大肠杆菌进行旱柳耐镉基因分离,获得了一批耐镉相关基因片段,部分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生长反应曲线和酵母点板耐镉能力分析,并用于杨树耐镉转基因。发彪了5篇论文,形成一个致力于林木耐重金属分子育种的研究团队。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571-6332056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3.4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香樟高效繁育技术体系研究”是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承担的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盆周山地珍贵用材树种良种选育与培育技术研究"重要研究成果的汇总。整个研究历时3年,涉及森林培育、苗期生理、种子生理、和组织培养等多个科学技术领域。重点在基于自然光培养的香樟组培快繁技术、香樟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香樟苗期抹芽培干技术、种子贮藏及萌发技术以及苗期逆境胁迫生理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突破。本项成果已在泸县、都江堰等地建立香樟良种繁育基地,香樟实生苗、扦插苗、组培苗以及轻基质苗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已培育香樟实生苗、扦插苗50万株,容器育苗5万株,组培苗已开始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苗木质量优异,造林季节长,成活率高,无缓苗期,生长快。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8-83226547
联系人邮箱:sclkykjc@163.com
 
 
单位名称:上海市林木花卉育种中心
推荐单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3.11 2011.8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开展了康乃馨花器官特异性启动子的研究,利用锚定PCR法从康乃馨中克隆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MDC)基因和MADS盒基因2启动子,进行功能分析以及在植物中的表达检测,表明该启动子能在花瓣中特异性表达,并获得“一种花特异性启动子、表达盒及其植物表达载体”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200710025135.3)一项。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长筒石蒜花色苷生物合成关键酶—类黄酮-35’—羟基酶基因,其在启动子P35S的驱动下,可在植物体内高效表达,从而促使花色苷的生成,改变转基因植物的花色,为植物的花色改良奠定了基础。筛选了适合转基因的康乃馨‘Asso’等三个品种。研究了不同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对康乃馨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建立了高效的康乃馨再生体系。开展了康乃馨双价抗病基因遗传转化研究,构建了双价抗病基因的表达载体,进行了转基因康乃馨对镰刀菌枯萎病的抗性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康乃馨的抗性有了明显提高。建立了康乃馨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166771493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199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现将由广西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马尾松家系桂MVF409( DMJ )34 个林木品种和认定通过的西南桦无性系青山1 号等12 个林木品种作为良种予以公告(详见名录)。自公告公布之日起,这些品种在林业生产中可以作为林木良种使用,并在本公告规定的适宜种植范围内推广。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771-7666047
联系人邮箱:dmlks047@163.com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
推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
研究起止时间:199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现将由广西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马尾松家系桂MVF409( DMJ )34 个林木品种和认定通过的西南桦无性系青山1 号等12 个林木品种作为良种予以公告(详见名录)。自公告公布之日起,这些品种在林业生产中可以作为林木良种使用,并在本公告规定的适宜种植范围内推广。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3481196598
联系人邮箱:dmlks047@163.com
 
 
单位名称: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3.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外生菌根(ECM)真菌子实体多样性研究调查表明沈阳棋盘山与章古台的大型真菌相似性很高,达到75%。采集辽东栎、油松地下根样,根据形态特征将两树种ECM划分为178个及35个形态型,将这些形态型进行ITS-RFLP分析和序列分析后,得到6726ECM真菌分类单元,结果表明两树种ECM真菌群落是由少数优势种和多数稀有种类构成;不同生长季节和树龄对辽东栎ECM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结构无影响。两树种ECM真菌组成的Sorenson相似性系数很低为0.07,具有明显的宿主专一性。而两种林分的地上与地下相同科属分别占其ECM真菌科属总数的5.88%2.03%。描述了油松的24ECM的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首次报道了Clavulina真菌的ECM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
成果转让联系人:周志权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4-31681866
联系人邮箱:LNSLKY@163.com
 
 
    单位名称: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该项技术可以使硬枝生根率达到82%,嫩枝生根率达到90%。本标准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在当前的生产条件下,将科研结果同成熟的传统生产经验相结合而总结得出的。激素处理、扦插及管理是关键技术。本技术适用于在辽宁地区进行落叶松扦插育苗的生产作业。本技术易于掌握,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程度,可以安全的用于生产作业。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4-31682310
    联系人邮箱:lnslky@163.com
 
 
单位名称: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江西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3.7
成果水平: 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通过对香椿地理种源的收集整理和比较试验研究,建立香椿种质资源库;利用经济性状指标测定与材用林的定向培育目标,筛选出适宜江西栽培的香椿优良材用品种,并初步提出香椿良种苗木繁育技术体系和材用林定向培育模式。本项目开展的香椿资源的目标选优和定向培育利用研究,为香椿资源的遗传改良和综合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提供种质和技术上保障。项目为江西省科技厅2009年农业科技支撑类(20061B0200102)。2013731日通过鉴定。
成果转让联系人:龚春,左继林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791-83834068
联系人邮箱:changjulei@sina.com
 
 
    单位名称: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湖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4.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选育出了高产、高活性成分含量的花蕾晚熟的金银花新品种"花瑶晚熟";建立了金银花新品种"花瑶晚熟"I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及DNA指纹图谱,可从分子水平鉴别金银花新品种"花瑶晚熟";研发出金银花新品种"花瑶晚熟"的高效组培快繁技术体系;首次探明了金银花新品种"花瑶晚熟"组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对组培苗增殖分化和生根的调控作用机理。
    成果转让联系人:董春英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974962961
联系人邮箱:kych.5578@aliyun.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3.11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分离和纯培养樟子松主要外生菌根菌。野外采集和初步鉴定樟子松外生菌根菌的子实体,野外分离。室内筛选适合纯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和最适培养条件。外生菌根菌接种樟子松的实验。选择不同的接种方式接种樟子松,调查接种率。分离和纯培养主要的外生菌根菌的种类,筛选出最适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菌株要求生长迅速,能够快速使樟子松感染形成菌根。提出能够使樟子松的接种率达到90%以上的接种方法。发表相关论文1-2篇,完成研究报告1份。申报专利1项。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1-86619875
联系人邮箱:lks-kjk@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7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该项目以欧洲花楸为素材,对木本植物组织培养中缺素症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花楸缺乏NPKCaMgFe元素的症状,建立了花楸缺乏NPKCaMgFe的诊断图谱,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完成了计划任务书规定的各项指标。木本植物种类很多,组培的培养基,缺素症状都有较大差异,建议开展更广泛的木本植物种类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引起重视。组培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各种无机盐直接接触相互反应导致某种元素沉淀或由于PH值的改变因呈不可利用的状态,所以,植物会由于缺乏某种元素不能长成健康植株,而表现出一些特征,掌握了这些缺素症状,对引进或新发现的稀缺良种,特殊育种材料,濒危植物的快繁有着良好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186619875
    联系人邮箱:lks-kjk@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7.1 2009.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课题旨在利用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在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针对我省绿化植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新品种快繁、优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匮乏的等问题,以引进的优良景观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植物微体繁育,嫁接,扦插等技术,通过建立优良景观树种苗木繁育基地,开展优良景观树种看、高效扩繁技术的研究,加速推广优良景观树种,为我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更多优良景观绿化树种。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1-86619875
联系人邮箱:lks-kjk@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1.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开展了沙冷杉、臭冷杉种源或家系选择,分别收集了沙冷杉10个种源83个家系、臭冷杉9个种源的种子。对红皮云杉、沙冷杉、臭冷杉、班克松、窄冠垂枝欧洲云杉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种源、家系和无性系子代测定。初步筛选出红皮云杉优良家系59个、班克松优良无性系20,遗传增益10%-18%;研究了沙冷杉球果和种子性状指标地理变异规律,评价了窄冠垂枝欧洲云杉在东北地区引种的适应性。通过窄冠垂枝欧洲云杉与红皮云杉杂交,探索了提高引种适应性的良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新途径。对红皮云杉、班克松种子园进行了改建、扩建和补充,提出种子园改扩建技术措施。全面总结了红皮云杉、臭冷杉、班克松、窄冠垂枝欧洲云杉丰产苗木繁育技术措施,深入开展了红皮云杉、窄冠垂枝欧洲云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为优良家系或无性系的无性繁殖奠定技术基础。从立地选择、初值密度和林地施肥等方面出发,深入开展了沙冷杉、臭冷杉和班克松早期速生丰产促进技术研究,开展了以可持续林地自肥为目标的纸浆原料林生物地力回补模式研究,并取得明显突破。依据树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以实现纸浆纤维原料林优质、高产、速生、稳定、高效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林分结构调整为主要技术手段,开展了红皮云杉、沙冷杉、臭冷杉、班克松纸浆纤维原料林立地质量评价、生长过程、材质材性培育、密度控制、林分成熟、轮伐期等系列优化经营技术研究,提出相应的优化经营技术措施。通过该项研究,确定了适合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的高档纸浆纤维用材树种,收集和筛选了大量种质资源,系统研究黑龙江省高档纸浆纤维原料林配套丰产栽培和经营技术措施,为我省纸浆纤维原料林产业发展探索新的途径。
    成果转让联系人:孙岳胤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836318688
    联系人邮箱:mdjlkssunyueyin@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推荐单位: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0.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该项目通过不同种源的刺五加收集,建立栽培试验园;完成刺五加材料采集和保存,生长区域的气候环境条件;采用CTAB法与DNA提取试剂盒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刺五加叶片的基因组DNA,可以用于PCR扩增反应,可以被内切酶EcoRⅠ和Mse I彻底消化。通过优化酶切反应、引物连接、预扩增、选择扩增,建立了优化的刺五加AFLP分析技术体系。从64对引物中筛选到5对高效扩增引物,并利用这5对引物在6个刺五加种源中获得了89个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这些多态性分子标记为进一步研究刺五加不同种源间的遗传差异和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利用红外荧光检测技术和Li-Cor4300DNA分析系统,进行刺五加AFLP分析的分子标记技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3-6528052
联系人邮箱:tcskjk@163.com
 
 
单位名称:上海市林业总站
推荐单位:上海市园林绿化与市容管理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6.12 2011.11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确定适合上海地区推广的优良栎类树种名录,并推广优良栎类树种68种。
培育栎类树种苗木2万株。营造栎类树种与其它树种混交示范林,总面积100亩。通过栎类扦插和嫁接以及种子繁殖育苗试验,形成了上海地区栎类苗木繁育技术。在地带性群落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树种关联性,提出了生态林主要群落的改建模式。主要有:1)佘山地区生态型自然群落造林和改造模式;2)水湿(涝)地区群落造林和改建模式;3)沿海防护林群落构建模式和示范。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15661757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福建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以五种芳香植物的种子作为外植体材料开展直接器官发生(以芽繁芽)培养方式的研究。综合考虑各植物种的萌芽、增殖及生根的差异情况,通过对不同培养阶段的培养基及激素浓度组合的优化,筛选出适合不同植物种优化的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基。首次通过附加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有效促进了芳香植物的组培快繁效率,将继代培养周期由28-33天缩短至20-23天。通过对组培苗移栽基质筛选,获得了90%以上的移栽成活率。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591-87918904
联系人邮箱:dingbi03@yahoo.com.cn
 
 
 
单位名称: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福建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4.1 2013.4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研究提供了杂交马褂木最佳外植体采集部位为顶芽或腋芽,提供了杂交马褂木最佳继代培养基为DCR+6-BA 2.0 mg/L+NAA 0.05 mg/L +柠檬酸50 mg/L+Vc 50 mg/L, 增殖率可以达到2.8倍,最高达到4倍,防止了组培继代材料褐化。供了杂交马褂木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1.5 mg/L+活性炭 0.5 mg/L。瓶苗生根率高达61%,虽然生根率不高,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杂交马褂木瓶内生根难问题。提供了杂交马褂木组培苗木移栽技术,直接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红心土,成活率达到93%以上,解决了移栽问题。本研究建立了无菌繁殖体系,为今后杂交马褂木的组培扩繁提供了技术基础。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591-87918904
联系人邮箱:dingbi03@yahoo.com.cn
 
 
    单位名称: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东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1.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课题开展樟树良种选育与无性快繁产业化技术研究,选择、收集了广东、湖南、江西、福建、广西和云南等省区的樟树种质资源,通过种源试验和子代测定,系统阐述了樟树主要生长和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筛选出一批优质、速生的种源、家系和单株,并突破了无性繁育技术瓶颈,优良品系组培快繁达产业化技术水平,良种得以应用,转化能力强,适宜在广东及广西、福建、江西、湖南和海南等南方省区的低山丘陵与平原地区推广种植。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0-8703565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广东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3 2013.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通过新工艺探索,研发创新压解技术生产出颗粒单丛乌龙茶、筛选大乌叶等高香品种及冻藏法生产出高香型冰鲜单丛乌龙茶;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生产出单丛茶树花;颗粒单丛红茶等四个新产品及产品加工工艺技术,新产品品质达到合同要求。其中颗粒红茶及单丛茶树花两项产品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项目配套研究探索出传统单丛茶园改为机采园的关键技术,以及灯光晒青技术和林茶无公害茶园建设技术。该项目成果在广东潮汕茶区推广应用以来,新增产值共计13256万元,新增利税共计3018万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54-8867049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广东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在潮汕地区收集橄榄、杨梅、余甘子等优良山地果树种质资源,总数达到104个,并建立优良基因资源圃5.6公顷;在潮汕地区对橄榄、杨梅、余甘子进行不同品种(系)的比试,共筛选出综合性状好、适合南亚热带栽培的优良品种(系)17个,并应用橄榄、杨梅、余甘子新优品种(系)3个;筛选出的三捻橄榄、丰玉1号榄、呐种橄榄、乌酥杨梅、凹蒂乌酥杨梅、青蒂杨梅、玻璃油甘等7个优良品种通过省级林木良种审定,建立了“汕头林科所省级橄榄、杨梅、余甘子良种基地”;制订发布《地理标志产品金玉三捻橄榄》、《杨梅鲜果》2个省级标准;应用玻璃油甘、丰玉1号榄等2个新优品种,在广东省引种硬丝杨梅新优品种,并大面积成功推广应用。对潮汕的橄榄、杨梅、余甘子等果树种质进行了系统甄别和分类,解决了品种分类不规范的问题。同时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测定,搞清了三种果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54-88670496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东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6 2012.6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该成果依托“马来沉香等优良珍贵树种及扩繁技术引进”项目,成功引进马来沉香优良种质资源和扩繁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研究了种子特性、苗期生长、光合生理和营养特性,研制出苗期施肥的最佳方法和配方;完善了组培扩繁技术体系,月增殖率达到2倍,利用间接生根法,组培苗生根率达80%以上,采用国产试剂,优化组培配方,使苗木生产成本降低30%;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南方地区造林技术,营建了基因圃和试验示范林400多亩,造林成活率达89.6%试验林树高和胸径年生长分别比土沉香提高10.6%13.71%,初选出马来沉香优良家系7个,优良单株 50株。该成果已在广东省内推广应用,带动和辐射效果明显,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该项成果适合在我国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推广应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0-8703565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华南农业大学
推荐单位:广东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7.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根据林木遗传育种理论,应用常规育种并结合分子辅助育种方法,选育出华桉1 号、华桉2 号、雷16、雷28、雷26 等综合性状优良的五个桉树无性系,比对照U6 生长量显著提高27%-65.8%,其抗风、抗病、抗虫性能明显提高;华桉1 号和华桉2 号两个无性系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利用SSR-PCR 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鉴定供试群体的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首次获得抗桉树枝瘿姬小蜂关联的基因组位点ESTSSR226,并取得“一组从林木基因组中高通量开发SSR 标记的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在传统14 个桉树培育模式基础上,通过立地选择、合理整地、伐根催腐、密度控制、平衡施肥、混交配置、林农复合经营等关键栽培技术研究,筛选出3 个桉树人工林优化培育模式;营造桉树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林基地200 亩。在研究内容上成龙配套,相辅相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直接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无需中间推广环节,直接解决桉树风害、病虫危害难题, 为地方和企业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做好示范林建设工作,以样板示范带动,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使林农、企业掌握相关技术,向林农、企业提供种苗等措施。目前所选育无性系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沿海及丘陵、平原地区稳步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该项目已取得2 个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和1 项国家发明专利,出版专著2 部,完成硕博论文8 篇。
成果转让联系人:莫晓勇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20-85280004
联系人邮箱:kjcgxk@scau.edu.cn987797620@qq.com
 
 
单位名称:青海省海西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3.2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根据柴达木盆地枸杞产业发展的实际,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对枸杞从产量、果实大小和品质等性状方面进行改良,选育出的"柴杞1"品种在产量、品质、商品性、抗逆性较"宁杞1"都有大幅度提高,深加工方面优势明显。结束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枸杞产区无自主品种的历史,填补了省内枸杞新品种选育的空白。项目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77821139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8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期间,收集日本落叶松等5个树种的415份种质资源材料,建成种质资源库一处7.6亩,选择出了优10、台1410个日本落叶松优良无性系,建成生产性和选种性采穗圃5.6亩;应用轻基质网袋容器进行优良无性系扦插繁殖,扦插成活率达到92.7%,采用大棚补光强化培育技术培育扦插苗8.5万株,2年生苗高达到37.8厘米;建立良种繁育基地3处,培育良种苗95万株;营造良种试验示范推广林227.9亩,成活保存率96%以上;以选择的12个优良家系中的39株二代优树和种质资源库,初步构建形成了高世代育种群体,建立二代嫁接无性系种子园15亩;制定"日本落叶松优良无性系扦插苗强化培育技术""日本落叶松良种苗规模繁育技术"等技术规程(草案)5项,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38-2811247
    联系人邮箱:jeepkiss2000@126.com
 
 
 
    单位名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5 2012.5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通过对沙冬青种子大田育苗技术、容器育苗技术、温室苗木培育技术、人工林建立技术等的进一步试验和示范,对相关技术的充分熟化,实现了技术成果的转化。沙冬青种子出苗率平均达到90%,大田亩产沙冬青幼苗8-10万株;除盐碱化退耕地和流动沙地的造林成活率较低外,其它示范区造林成活率平均达到83%;沙化退耕地上的沙冬青人工林成林后预计覆盖度可超过35%,这将比同类地区天然植被总盖度提高10%以上(天然植被22%-25%左右);确立了干旱荒漠区沙冬青容器育苗技术规程;实现了沙冬青在干旱沙区绿洲边缘防护体系建设和退化植被恢复中的应用以及沙冬青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31-7606109
    联系人邮箱:115927526@qq.com
 
 
    单位名称: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8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先后从西班牙、希腊和国内四川、云南共引进油橄榄品种112个,已在我市建成亚洲收集油橄榄品种最多的种质资源基因库;申报通过了6个油橄榄省级良种;已繁育高抗性和主栽品种容器苗10万株,已供应双联系点和区试验点定植。引进世界领先的"水肥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建成了国内首家使用这一先进设备的橄榄园。该项目由希腊地中海油橄榄研究所设计,引进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生产的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节水灌溉系统,可模拟自然界降雨过程,仿真实现油橄榄原产地地中海气候的降雨时空分布,耦合油橄榄在原产地生长发育的水分需求。可实现程序化、精准化、智能化全天候控制。该工程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我市橄榄园的现代化装备配套水平,为深度开展油橄榄水分和营养代谢研究奠定了基础。。
    成果转让联系人:邓煜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9398890145
    联系人邮箱:lnsjjlyjy@126.com
 
 
    单位名称: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6 2013.6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油橄榄新品种引进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经陇南市科技局组织专家鉴定验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2013年度陇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编印了《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化技术培训讲义》和《陇南油橄榄栽培技术培训教材》2套。使用《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化技术培训讲义》和《陇南油橄榄栽培技术培训教材》在武都、文县、宕昌举办不同类型的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农民技术员680人次。
    成果转让联系人:张正武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9398890145
    联系人邮箱:lnsjjlyjy@126.com
 
 
    单位名称: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
    推荐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3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陇南市油橄榄鲜果分等定级及采收期标准制定》鉴定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目在大堡油橄榄试验园对6个油橄榄主栽品种选定样树编号标记,每个品种选择3株结果量中等的试验树,每10d为一个时段,进行果实生长量测定(1个纵径、2个横径),采集鲜果样品测定含油率、成熟指数、果肉率、单果质量,分析各因素变化规律;在十里砸子坡示范园海拔1070m1190m1270m3个等高线梯度同期分别测定6个品种成熟指数,得出海拔与成熟指数的关系,记录旬平均气温,通过对2个试验点测试结果分析,确定该市栽培区最佳采收期。
    成果转让联系人:王贵德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9398890145
    联系人邮箱:lnsjjlyjy@126.com
 
 
单位名称:福建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推荐单位:福建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3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在永泰、闽清、尤溪、仙游初选龙眼茶优良林分5片,挂牌龙眼茶优树137株,连续4年测产;采用了表型选择与RAPD标记相结合的先进选育技术,同时提取标记单株的茶油,对茶油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进行分析,并将DNA标记结果与对应单株的果油率、产量,以及茶油品质等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决选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龙眼茶12株,生长快、产量高、品质优,平均亩产油达122公斤。开展油茶种子催芽和芽苗砧培育试验,缩短了油茶种子发芽时间,提高了发芽率,且发芽整齐、集中,大大降低油茶种子育苗管理成本。采用草炭土、珍珠岩、木屑+谷壳的配方基质,成活率达83.8%。成果在表型选择与分子标记相结合应用于龙眼茶良种选育,将H2O2浸种与层积处理技术进行催芽,龙眼茶轻型基质容器育苗技术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单位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05.4 2013.3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视频图像技术已经列为国家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北京林业大学承担实施的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森林火灾视频图像识别技术"2010-01)应用人工智能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针对可见光摄像机的林火早期烟雾图像进行了检测科学技术研究,提出了一套森林火灾智能识别方法,解决了大尺度图像背景复杂问题、抗风防抖问题、雾霾区分问题、运动目标误报问题,开发出"森林火灾视频图像识别系统"软件,解决了依靠人工监视屏幕产生视觉疲劳问题,提升了我国森林防火技术的智能化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韩宁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911062756
联系人邮箱:hn217@bjfu.edu.cn
 
 
单位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调查发现了影响油松自然更新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被层和枯枝落叶层对种子的阻截,二是过高的林分郁闭度影响幼苗的生长。引入近自然经营的理念,当林分生长到一定阶段,林分郁闭、树干定型后(15~20年),通过均匀式、行带式间伐控制合理的经营密度,降低林分郁闭度,一般控制在70%以下;再通过人工适度干扰,如犁沟、刨坑、适度放牧等,破土扰动地面,促进种子着地萌发;产生的苗木通过定向经营培育异龄林,多余的苗木可作为其他地方造林的苗源。林窗或林内大空隙可补植补造蒙古栎、辽东栎、枫树、花楸等乡土阔叶树种,建立油松异龄林或针阔混交林。
成果转让联系人:丁国栋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1062338689
联系人邮箱:wohupan@163.com
 
 
单位名称:北华大学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6.9 2010.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结合长白山典型林区(以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为例)的特点,构建了基于RS数据SPOT-5图像的配准和校正技术。对道路、水域、建筑用地、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地类的识别精度达到90%以上,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区域内道路、河流、山脊线两侧及坡度大于35度以上的资源数量。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了森林资源利用适宜性数字化管理系统。
    成果转让联系人:刘盛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43264608072
    联系人邮箱:bhkj2008@126.com
 
 
单位名称: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山西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在坡面典型地段、顺坡向设置50米左右的样线,调查斑块和斑块间的多种属性,每种斑块和斑块间不少于5次重复,从斑块面积指数、斑块间距离、景观结构指数分析植被景观格局变化,从地表稳定性、渗透性及养分循环能力分析土壤健康状况,进行植被恢复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在地表扰动的典型地段,设置620 m×30 m的样方,调查林分的生物量、植被总盖度、林相状况、地被指示植物,分析林分健康状态;选择6株标准木,调查当年生长量、树势、病虫害状况,分析单株健康状态;综合分析林分、单株2个尺度的林木健康状态,监测和评价森林植被景观动态。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935151617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该技术成果以森林经营单位(林场)为对象,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三大效益为原则,选择蓄积量、森林面积、碳储量、生态演替、采伐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二类调查数据)为数据源,结合森林蓄积量生长模型,采用启发式优化逐级搜索算法进行森林经营多目标规划优化,提出经营单位未来中长周期的多目标经营规划方案,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该技术根据一定范围的空间和时间目标来制定采伐计划,营林系统、轮伐期、碳储量模型和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都分配至每个小班,并且满足规划目标的各种约束条件,在经营周期内,模型会把所有的小班信息动态的显示在地图视窗中。本项技术系统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1)以生态采伐和空间规划技术为支撑,模拟林分从生长初期到成熟各个阶段的生长状况并确定林分采伐的优先级并根据优先级模拟确定某一林分的采伐量、采伐强度、采伐时间及采伐方式;(2)对禁伐区进行设置及道路的设置,根据道路与木材加工厂的距离确定采伐目标;(3)根据林分的生长模型来预测各个阶段林分的生长状况,进而为生产单位提供多目标经营决策方案。
本项成果已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和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百花林场得到了推广应用,提出了两个森林经营单位的中长期(10-50年)森林经营多目标规划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成果可以推广到我国其他类似地区,提高森林经营单位的多目标经营水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成果转让联系人:张会儒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10-62888315
联系人邮箱:ywc@caf.ac.cn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5.3 2013.3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四川林业计量数表编制技术》研究报告及成果附件共8项。(1)柏木生物量表;(2)桤木生物量表;(3DB51/T-1462-2012 柳杉二元立木材积表、出材率表;(4DB51/T-1464-2012 杉木二元立木材积表、出材率表;(5DB51/T-1465-2012 云南松二元立木材积表、出材率表;(6DB51/T-1466-2012 马尾松二元立木材积表、出材率表;(7DB51/T-1467-2012 柏木二元立木材积表、出材率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883191560
联系人邮箱:sc028lj@163.com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0 2013.3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研究针对国家和省宏观决策的需要,开展森林资源变化监测和数据更新技术研究,对于及时准确掌握森林资源的变化趋势,为林业发展决策和政府森林资源""双增""目标考核提供基础依据,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以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3S""技术、神经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研究提出了森林蓄积估测模型、森林资源变化监测模型和时空数据库建立的方法,填补了四川省空白;首次提出利用森林资源影像对象特征,对比两期分类结果提取变化小班,具有创新性。综合利用空间数据库、版本、存档技术,提出了构建免费、低冗余度、多用户的森林资源时空数据库方法,符合地方实际,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课题成果应用于四川省林地落界工作和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中,为其提供先进的方法、解决关键技术难点。适合于林业、农业、畜牧、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推广应用,课题以四川省为研究范围,但相似条件的其它省区推广应用,其中单项技术也可用于相关专业。
成果转让联系人:高飞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28-83172621
联系人邮箱:gaofei_work@163.com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2.1 2013.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林业数据库建设质量,降低数据库设计成本,保障林业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和高度共享,对促进广西林业信息化发展,加快林业强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总结和提炼了多年来广西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内容全面,适应范围广,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正确。该标准的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协调一致,标准的编写符合GB/T1.1-2009的要求。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哈尔滨保路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7 2011.6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森林资源电子巡护管理系统的研究,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和GPS定位技术来实现APRS(Automatic Position Reporting System)服务,通过实时位置报告系统的应用,可以加强对森林巡查的监管,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巡查保护力度,对可能发生森林险情和危害做到提早预防、提早发现、提早处理,为保护森林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45186602243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7.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综合运用先进的林学理论、数学方法、市场经济理论好计算机技术,采用定位研究与临时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经过3年的努力攻关,突破了主要技术难点:(1)林分生长模型(DGN)之间相容性;(2)林分最优密度控制及软件模拟技术;(3)林分经营模型结构流程设计。同时,在模型相容性方面有集成创新;在确定最佳轮伐期、林分最优密度控制和林分经营模型等技术方面具有创新点。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186619875
    联系人邮箱:lks-kjk@163.com
 
 
单位名称: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推荐单位:广东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将它与传统森林资源清查相结合,集成应用3S技术、移动计算、定位导航、网络通讯、数据库等技术,研发基于平板电脑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以改善作业方法,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技术进步与创新。集成应用3S技术、移动计算、网络通讯、数据库等技术,率先研发了基于平板电脑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程无纸化作业,优化了工作流程,改善了作业方法,提高了调查质量和效率,推动了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技术进步与创新。首次基于便携式设备建立了与森林资源调查相结合的植物专家知识库,实现了森林野外调查植物辅助识别,提高了植物物种调查和植物多样性调查的准确性。实现了数据录入、定位导航、样地图形编辑、样木位置图实时自动绘制、照像录像、树种辅助识别、即时逻辑检查、数据实时无线传输、打印输出一体化管理,显著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和信息管理水平。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在2012年国家森林资源清查广东省第七次复查工作中全面推广应用,全省所有县、区、市共3685个样地数据全部应用本技术进行采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精度,并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验收。
成果转让联系人:魏安世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0-87035089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青海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
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6 2012.8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青海玛可河森林资源研究是以青海省生态保护与社会建设的实际发展为基点,通过其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资料分析,就玛可河林林区的基本情况、管理状况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其影响与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在突出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国有林场的建设状况,使人们了解玛可河林区管理部门在自然资源保育、资源利用和林区发展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同时,展望其今后发展,提出建议和措施。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9716365029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河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该项技术主要针对林业的特殊要求,特别是树木之间相对独立分散的特点,采用容器微灌为树木进行节水灌溉,每个微灌容器都自成一个独立的灌溉系统,独立安置在每株树木的根颈周围,依靠容器内的水分自压,通过容器充水、缓释、根系吸收、再充水这样的水分循环过程,满足树木对水分的持续需求,保证水分长效和持效。应用此项技术,节约用水达40%以上,苗木移栽成活率达到92%以上。该项技术尤其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的节水灌溉,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经济林栽培、以及生态林业工程等方面,目前,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生产和推广的条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成果转让联系人:马增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311-87684955
联系人邮箱:mazengwang@163.com
 
 
单位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3.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针对人工林桉树行距、株距尺寸确定行走底盘的外形尺寸,为了提高底盘在林地作业环境中的爬坡性能以及减小转弯半径,提高灵活性,设计采用履带式底盘,与所设计的旋转刀盘相连接,检验报告显示清林割灌效率最高可达0.27公顷/小时。该装备的研发,适合我国林业企业实际生产工作急需,符合经济、操作培训和维护使用可靠性要求,工作效率远高于人工,环境污染小,对林间地面生态环境破坏小,工作可靠性高,在人工林环境中通过性能优良,能够适应不大于25度坡度角的坡地作业。
成果转让联系人:刘晋浩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552276090
联系人邮箱:liujinhao@vip.163.com
 
 
单位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研制开发了一套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无线宽带视频传输技术的森林资源保护无线监测系统。主要包括:(1)获取森林生长和林内环境信息的无线传感器;(2)林内信号信号传输规律与衍射盲区计算方法;(3)无线宽带视频图像获取方法与林火自动识别技术;(4)无线远程计算机监测平台等。该系统通过合理布设在林内的无线传感器形成林内精准信息监测网络,林内无线网络与无线宽带视频监测塔构成监测网络拓扑结构系统,形成林内精准和远程视频相结合的森林资源保护无线监测网络系统。可24小时自动值守,实现实时快速、精准和远程监测,形成森林资源保护的卫士。该系统可用于林火监测、林内生长、土壤墒情、林内小气候信息以及野生动物监测。该系统已经在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和河北石家庄推广应用,在重要森林资源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李文彬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337053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该成果技术是通过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立项,在引进意大利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经消化吸收创新完成的。实现了我国林业专用拖拉机的国产化开发,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该成果是一种适宜林内行走的动力底盘,可配载多种林业机具作业(挖坑机、植树机、喷药机、除草机、采收机等),一机多能,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档位(3+1X3,四轮驱动,变速范围大,折腰转向、前后轮可适度侧向摆动,满足林内复杂多变的立地条件。
    成果转让联系人:郭克君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3936399661
    联系人邮箱:SOURPLUM@163.COM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0.4 2012.5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在原有成果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对精细筑床机、苗木移植机和精少量播种机进行相关的改进完善,加工工艺设计,行业标准制定和关键部件工装模具加工,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通过生产性试验示范,实现成果的推广应用。2MCX-1100型精细筑床机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墒情,作业质量显著提高,作业效率提高50%以上。2ZYZ-18型苗木移植机开沟深度大,不窝根,覆土压得实,保水性好,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与国内外现有机型相比,整机所需功率减少1倍,移植密度增加1倍,作业效率提高50%以上。2BTR-5型精少量播种机播种均匀,节约良种,彻底解决了伤种、伤芽问题。三个成果的整体技术属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苗木移植技术属于国际先进水平。通过项目实施,2MCX-1100型精细筑床机、2ZYZ-18型苗木移植机、2BTR-5型精少量播种机三个成果已经基本熟化,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获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项。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本项目可以提高优质苗木的产出率12%以上,节约良种25%以上,平均每亩可增收节支500多元,解决育苗生产季节性强、人力短缺的共性问题,推动行业升级进步。
成果转让联系人:吴兆迁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3936399661
联系人邮箱:sourplum@163.com
 
 1ZC-50型林木种子去翅精选联合机中试应用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0.4 2012.5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森林经营部技术推广的大力协作下,在当地建成LZC-50型林木种子去翅精选联合机中试生产线示范区,解决樟子松、落叶松种子生产后处理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该示范生产线主要由,林木球果调制室、樟子松、落叶松种子去翅机、种子提升机、种子精选机等主要设备构成。其中去翅精选联合机样机性能指标达到:去翅率﹥95%;破损率﹤2%;种子纯净率﹥95%;种子处理能力:50kg/h;满足了实际生产的技术要求,达到了区域示范效果。通过项目的实施,完成了近1000公斤种子处理量,实现销售收入16万元,净利润9万多元,新增就业人数10人,带动农民实际增收4万多元,培训当地业务骨干20人次,培养人才数2名,其中研究生1名。通过项目的实施,对合理利用林业自然资源、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和生态效益、提高林业生产化水平、增加林农就业和收入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成果转让联系人:吴晓峰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5811307387
联系人邮箱:sourplum@163.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0.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利用超薄木工圆锯片制造技术制造出的圆锯片锯身基体11.2mm,锯口宽度是普通圆锯片的1/21/3,大大减少木材加工中的锯切损失、提高木材利用率、显著降低木材锯切加工能耗。利用超薄木工圆锯片制造技术生产的超薄木工圆锯片在锯齿各切削表面粗糙度、锯片径向圆跳动、锯片端向圆跳动、锯盘硬度、锯片静平衡、和锯片耐用度等各项技术指标都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AkeLeitz,见检测报告。“超薄木工圆锯片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为:锯片基体多次加压热处理工艺、整平与应力消除技术、锯片优化设计与激光切割技术、重力击打适张技术和微量零锯料角锯齿理论与技术。所制造的圆锯片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精度储备。超薄圆锯片比普通圆锯片的锯路损失减少30%;能源损耗减少30%。超薄圆锯片由于锯路窄,可以节省大量锯切损耗,在我国地板板坯、铅笔板、百叶窗板条、钢琴琴键锯切中广泛应用,但目前这些企业主要使用国外超薄圆锯片,价格非常高,是同规格普通圆锯片的5倍以上,而制造超薄木工圆锯片的成本一般为普通圆锯片的2倍左右,在国内开发、推广应用超薄圆锯片的前景很好。
    成果转让联系人:王槟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8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8 2013.7
成果水平:国内一般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研制出了木制产品电子监管码烫印装置。突破了传统一类一码的机制,可实现每件木质产品的唯一识别、产品溯源。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热烫印数字打码机数字设置自动变数装置”(ZL 201220733232.4)。
成果转让联系人:何金存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45186602930
联系人邮箱:mcskjk@126.com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竹材原态多方重组材料制造技术是将仿生学运用到竹材加工领域中的一种新的高效竹材加工技术,采用蜂窝仿生学原理,将原竹段外轮廓加工成正多边形化,两端加工成榫接结构的竹单元,在其外表面竹肉侧平面施加胶黏剂,将竹单元组成横向边对边多孔蜂窝结构、纵向榫接排列,胶结热压成型,实现横向拓展、纵向延长的竹材重组材料。竹材原态多方重组材料既保持了竹材天然结构,提高竹材利用率,可制造强度高、跨度大的结构材料,在某些用途上可替代混凝土、钢材等结构材料。随着现代绿色建筑材料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成熟,通过原态仿生技术加工的竹材原态多方重组材料具有抗弯刚度大,承载力高和绿色低碳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申请与本技术相关的专利7项,其中中国专利6项,美国专利1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1.竹材原态多方重组材料及其制造方法(ZL200710179001.7)(授权);2.一种空心重组竹(ZL2012204939462)(授权)。
    成果转让联系人:周建波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84896378
    联系人邮箱:lxx8753@263.net
 
 
单位名称:长白山森工集团珲春森林山木业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吉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低温热处理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属三层实木复合地板,表层材种为柞木,芯层杨木,底层旋切杨木单板,在160-170℃温度下,对柞木单板进行短期低温真空热解处理,经处理的单板、杨木芯板和旋切杨木单板通过热压胶合,平衡后通过成型加工,油漆,最终制得低温热处理三层实木复合地板。生产工艺技术路线:1) 干燥段:包括预热、循环真空干燥、调湿,控制木材含水率至3%6%;2) 热处理段: 抽真空,逐步升温至 160170℃,维持24小时。3) 降温段:处理完毕, 向罐内喷入适量水蒸气,增加湿度。冷却至 60℃以下出罐。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33-7511858
联系人邮箱:415617094@qq.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技术关键点是采用柔性真空装置,可以装载任何规格和形状的木材,确保木材表面和柔性真空装置紧密接触,热量通过接触热传导的方式快速传递给木材,从而实现真空快速干燥。应用该技术干燥通用规格的木材板方材,干燥速度为常规干燥速度4倍以上;干燥大尺寸规格材、原木、珍贵木材实木制品异形构件、工艺品毛坯等,干燥速度为常规干燥速度10倍以上。该技术在木材工业国家工程中心建立 1 条可干燥4m长木材的柔性真空干燥示范生产线,并进行了示范性生产。干燥50mm厚度落叶松和刺槐板材,干燥速度为常规干燥的6.7-7.1倍;干燥100x100mm落叶松方材,干燥速度为常规干燥的:10.5倍。该技术的特色之处在于填补常规干燥的不足,特别适合于大规格材、异型材、难干材等木材的干燥。与常规干燥方法比较,具有干燥速度快干燥质量好的特点。可在红木等高端木制品生产、木结构等大规格材生产、以及工艺品、家具坯料等异型材生产过程中可发挥作用,可以提高木材干燥合格率,减少降等损失,为企业提供更高的质量保障,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具有比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成果转让联系人:高瑞清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8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1.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制造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中国林科院木工所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造板胶粘剂现场固化介电监测装置”与“耐高温高电导率叉指电极电容传感器”,该技术及其产品已通过实验室基础研究和生产实际验证,并在三个示范点进行了推广应用。该技术装置性能指标如下:测量温度:室温~300℃;测量电容:0.0001pF9.9999F;测量介电损耗角正切:0.00019.9999;激励频率范围:20Hz5MHz;传感器电极间距:1.6mm。该技术成果可通过运用介电测试技术来研究和分析人造板胶粘剂配方与固化工艺,实现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制定最佳的人造板热压工艺曲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此项成果技术在确保人造板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提高热压工艺水平,改进胶粘剂配方的适用性程度,丰富人造板品种,乃至节能、节材、降耗,实现人造板生产过程实时监测与控制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是有效提升人造板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关键技术措施。
成果转让联系人:程放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8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科研成果属于木材机械加工领域,解决超薄圆锯片组高速锯切珍贵木材时,锯片受热变形、失稳,导致加工工件质量差、能耗高、锯片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技术原理:首先将压缩空气经专用制冷机制冷,制冷后其温度为58℃,制冷后的压缩空气分成两路,一路制冷气体流经耐压液态冷却介质储罐内的冷却盘管对冷却液进行冷却后,经调压阀调压保证该气路系统中的制冷气体到达喷头处的压力与液体管路中的冷却液压力相匹配。另一路制冷气体直接进入耐压液态冷却介质储罐,以增加储罐内液态冷却介质的压力,在该压力作用下冷却液进入系统的液体管路。上述管路中的冷却液和压缩空气经分流阀和流量调节阀调节后分别在两个雾化喷头处混合雾化喷出,该喷头采用非均匀雾化结构设计,其冷却介质喷射强度为中间高、边缘低,雾化后冷却介质的喷射强度分布与锯片组温度场分布相对应,可实现锯片组均匀冷却。该系统通过电磁阀与多锯片锯机实现联动控制。
成果转让联系人:王槟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8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1999.7 2008.10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人工林杨木D树脂增硬技术使杨木人工林木材尺寸稳定性得到改善,表面硬度提高1倍左右,静曲强度、抗压强度等提高;油饰后的产品达到我国标准所规定的指标(≤1.5mg/L)和日本标准的Fc2级所规定的指标(≤0.5mg/L)。本项技术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成本大幅下降,游离醛得到有效控制。该技术成功地解决了酚醛树脂颜色深,合成过程爆沸,渗透性差等问题,并创新提出木材整体增强密实工艺技术,不仅明显提高了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还赋予木材阻燃、耐腐等新功能,处理效果和技术成熟度都要优于国内外其他同类技术。处理后的木材性能好,可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装饰材料等行业,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13
联系人邮箱:ray@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2.7 2005.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以热塑性树脂替代常规人造板含醛胶黏剂制备木塑复合人造板,并获得了完整技术资料。产品力学性能稳定,耐水性能优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无游离甲醛释放,保障了生产工人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产品以回收塑料作为粘接材料,不仅降低了胶粘成本,还为废弃塑料的回收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减少了白色污染。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极性木材材料与非极性塑料材料的高性能复合技术;新型热压-冷压串联工艺技术;专用板坯衔接进给设备制造技术;高效率单板类/刨花类木塑复合人造板生产工艺技术。产品技术稳定,性能优异,尤其环保性能突出,为我国人造板产品向无醛产品升级换代提供参考样本,在建筑装修、家具、包装、运输等领域均有广范应用,已进入产业化推广阶段。
成果转让联系人:王正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13
联系人邮箱:zys@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3.5 2011.6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本项目主要内容是解决我国人工林软质木材(如杨木、杉木等)密度小、强度低、尺寸不稳定等问题,其特点是通过有机树脂与无机盐类复合,制备出稳定的高渗透性木材浸渍改性剂,采用贝赛法(满细胞法)和交变压力法完成改性剂对木材的均匀、有效渗透,通过后期干燥,使复合改性剂固化在木材内部,填充于木材细胞腔及细胞间隙中,达到充胀、密实、增强的效果,从而赋予人工林软质木材尺寸稳定、阻燃、防腐等功能,使其产品附加值提高,实现人工林木材资源代替天然林。该项研究成果对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本技术处理后的人工林软质木材(杨木、杉木等),具有密度大、强度高、尺寸稳定和阻燃性能好等优点,可替代优质天然林珍贵木材,用于家具、实木门和实木地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中没有三废排放,生态效益巨大。相信随着该项技术成果的不断推广辐射,人工林改性处理材将以其高性能、低成本的优势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成果转让联系人:王槟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13
联系人邮箱:ray@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0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采用三聚氰胺酸化预处理技术,使反应产物得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了91%;依据磷的脱水成炭、钼的低温催化成炭机理,通过改变木材高温裂解反应进程、增加成炭量,所形成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复配阻燃技术、凝聚相抑烟技术、催化成炭技术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采用阻燃剂在线独立施加技术,不与胶粘剂混合,不影响胶粘剂活性和贮存时间,提高了胶合强度,在不改变原有设备条件下,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通过与磷系、氮系阻燃剂复配,发挥协同效应,减少阻燃剂用量以及优化生产工艺,降低产品成本;硼酸锌、钼酸钠抑烟阻燃技术研究,采用在材料中添加含钼、硼、锌等元素的方法,在凝聚相中促进成炭,减少可燃气体的产生;在木材表面施以催化剂,促使木质材料在低温下成炭降低发烟量,保护木质材料不被燃烧。达到的技术指标是25mm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为73w/s600s释热总量(THR600s)为5.2MJ、烟气生成速率指数(SMOGRA0m2/s2600s总烟气生成量(TSP600s39m2,烟毒性为准安三级(ZA3),综合判定达到B-s1,do,t1等级,满足GB20286-2006公共场所的应用需求,获得了阻燃制品标识使用证书。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是密度0.73g/cm3,弹性模量3600MPa,内结合强度0.95MPa,吸水厚度膨胀率7.2%,甲醛释放量5.5mg/100g,达到GB/T11718-2009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形E1级优等品的要求。
成果转让联系人:陈志林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13
联系人邮箱:ray@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中国林科院木工所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压缩层厚度可控的实体木材层状压缩技术”,技术关键点是通过处理过程的水热控制,可以有选择地将需要强化的部分压缩增强,其余部分仍然保持木材固有的自然特性。应用该项技术可以使压缩率降低70%以上,压缩层的密度可以达到1.0g/cm3以上,硬度可以提高 1倍以上,压缩层的位置和厚度可任意调整,密实化木材具有轻质、高强度、环保的特性。将这些由于材质软,干燥易变形,装饰化差等因素很难直接作为家具、地板材料利用的木材,通过项目技术改良后加以利用,对改变国内家具和地板企业主要依赖进口应阔叶材的现状将起到积极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黄荣凤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8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0.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CCA(铬化砷酸铜)、ACQ及铜唑类木材防腐剂相比,本技术生产的防腐剂含有机成分,应用此防腐剂处理的防腐木材达到使用寿命后,其中所含的有机物可自然降解,不会产生固体废物及涉及其回收处理问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普遍采用沸点140200℃的有机烃作为防腐剂的溶剂,木材处理后溶剂几乎直接向环境排放,本技术生产的制剂使用时加水稀释即得工作液,无溶剂直接向环境排放问题。本技术生产的制剂为水溶性复合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制备工艺国内外未有报道。主成分三唑类化合物先用多元醇或醇溶解、再加入助溶剂及复合乳化剂,最后加入菊酯类杀虫剂乳液,使用时加水稀释6070倍即得工作液,此工作液为溶液,其稳定性能较好,放置12月无沉淀现象。国外的水溶性乳化防腐剂含三唑吡虫啉等有机成分,对腐朽菌及白蚁的防治性能较好,但对木竹材变色菌,特别是可可球毛色二孢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和霉菌的防治能力较差。本技术制备的药剂对以上变色菌及霉菌有效。在C3使用达到标准载药量时,本药剂成本<140/m3,只有ACQ 35%,为有机溶剂型药剂成本的30%,与CCA的价格相当,有较好的竞争优势。
成果转让联系人:王槟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8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6.6 2010.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未干燥木材经高强度微波处理后可使微观构造发生变化,木材渗透性显著提高,木材干燥特性得到改善;该项技术对于提高难干材干燥质量、缩短干燥周期、节能降耗及提高生产效率等将起到重要作用。微波预处理技术可解决桉木等难渗透性木材在常规干燥过程中容易产生开裂和皱缩等缺陷,干燥周期长、能耗高等问题。本项目自主研发了木材专用微波预处理设备,并针对国内桉树木材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表明微波处理可显著缩短木材的干燥周期、提高木材出材率;对于干燥后加工前含水率梯度大的木材经微波处理后可提高木材中水分分布的均匀性,减少加工前的养护时间,减少木材中残余应力,保证产品质量。本成果的技术关键:①本技术使木材处理中微波场均匀,锯材连续进给,保证了整体处理的均匀性;②木材进行微波预处理,可显著提高木材渗透性,提高干燥速率;③木材进行微波预处理后降低了木材内部的含水率梯度,减小木材内部的残余应力,木材在进一步加工中减少了变形等缺陷的发生;④依木材种类、初含水率等可对进给速度进行无级变速调节,达到锯材所需的微波处理强度,保证处理质量。本技术设备为一独立生产单元,不用对传统干燥设备进行改造,应用方便,成本较低。可用于实木加工企业干燥预处理,也可用于地板、门窗框材等实木产品或部件在加工前的平衡处理。本技术的推广规模灵活,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成果转让联系人:王槟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8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0.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快速预测技术是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为中心,结合X射线技术及其它常规分析技术为一体的模型分析技术,应用该项技术可以准确、快速预测木材的密度、微纤丝角和弹性模量等,对于实现人工林木材材性早期预测以及定向培育、扩展人工林木材利用,提高木材的加工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的关键是选取代表性试材、通过试样与模具制作、近红外光谱扫描、木材材性测试,最终建立预测模型。技术关键主要有:(1)根据不同的样品形态,利用自行设计的平移台等,实现不同尺寸木材样品近红外光谱的快速、稳定采集;(2)建立了我国人工林粗皮桉木材基本材性和近红外光谱数据库;(3)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粗皮桉木材微纤丝角、密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等性质的分析模型。
    成果转让联系人:王槟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8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0.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木结构房屋舒适性能评价技术包括了木结构墙体隔声性能、楼板振动性能的评价指标、指标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对于隔声性能,确定了双室全尺寸隔声测试的方法,推导出带有墙骨无吸声材料和带有墙骨并填充有吸声材料两种木结构墙体隔声量计算表达式,建立了墙体计权隔声量回归模型,提出了住宅房屋合格的木结构外墙的计权隔声量为40dB以上。对于楼板振动性能,突破了传统的挠度控制理论,采用了静态挠度和峰值加速度双指标控制方法,并提交合格或可接受楼板的标准:f1/d^0.3920;楼板振动峰值加速度A小于0.4 m/s^2/N-s,同时又给出了基本自振频率f11kN集中荷载下的静态挠度d的计算公式,实现了目标化设计。
    成果转让联系人:王槟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8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0.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陶瓷化单板层积复合材料是以木材单板为基材,陶瓷、无机非金属材料为增强体或功能组元,采取浸渍、叠层复合等工艺方法制造得到的一种复合材料。这种新型木基复合材料,不仅保留了天然木材的特性,而且赋予了产品高强度、耐磨、阻燃、防腐以及尺寸稳定性好等优良性能,可以用于建筑构件、防火门窗、阻燃地板、家具制造或者作为集装箱底板等工程材料。本项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陶瓷前驱液的制备方法、单板与陶瓷前驱液复合技术,叠层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匹配技术,陶瓷化阻燃地板制造技术。创新点是:利用木材与陶瓷前驱液复合技术原理,以二氧化硅溶胶浸渍木材单板的方法实现木材与无机非金属复合以及木材与陶瓷单板的叠层结构和匹配设计,从而得到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以此为基材开发出了陶瓷化阻燃地板,属于国内外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成果转让联系人:王槟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8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0.4 2011.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制造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生物质材料高效环保阻燃技术在阻燃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制备技术和阻燃木质表面装饰材制备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开发的阻燃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集胶合与阻燃功能于一体,其胶合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Ⅱ类(室内应用)水平,甲醛释放量≤0.9mg/L,符合国家标准E1级(E11.5mg/L);开发的阻燃木质表面装饰材集阻燃和装饰功能于一体,可使木质材料获得良好的阻燃性能。贴覆到未阻燃处理的胶合板、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表面,工艺简便。阻燃木质表面装饰材阻燃等级达到了GB8624B级,利用阻燃木质表面装饰材开发的阻燃胶合板(厚度15mm)达到了GB8624BB1)级。该技术在胶合板、地板等企业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成果技术成熟、先进,具备了工业化生产条件,应用前景广阔。鉴定结果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吴玉章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8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0.4 2012.03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依托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完成了高效热能回收与零排放木材干燥技术与设备的成果转化,并通过计量认证,建立的生产示范基地具备年生产能力50台以上,并以按需定制的方式推向市场。该项目以热能回收为核心,使常规干燥排出的废热二次做功,同时发明智能专家系统,包含四组100多种常规树种的最优干燥方式,满足国家最新的干燥工艺规程,两种技术使常规干燥节能10%以上,干燥周期缩短,干燥质量提高。项目成果可替代现有低效、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常规干燥技术与设备,促进我国木材干燥技术升级,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1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7 2011.6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提出地采暖地板导热效能的新概念,发明检测方法与仪器,制定林业行业标准《地采暖用木质地板》(LY/T1700-2007)并颁布实施,使地采暖地板有了评价的方法、标准与仪器。改进和完善地板导热效能分析测试技术,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DBDR-Ⅲ地板导热效能分析仪,年生产能力已达12台,该仪器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认定,温度控制范围为5-85℃,控制精度为±0.45℃。在项目执行期内,生产DBDR-Ⅲ地板导热效能分析仪3台,建立3处示范点,在北京举办2次技术培训班,总培训人数已达320人(包含现场培训)。转化后的地板导热效能分析仪能满足我国省级以上人造板质量监督检测机构的检测任务需求。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1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成果的技术关键在于功能制备的可控化和整体化。功能制备的可控化是通过功能浸渍液进入地板配料的增重率实现功能性指标比原材提高30%~50%;功能的整体化特点是通过低增重率实现地板配料整体功能化效果,增重率控制在10%以内,可实现杉木板坯端面、弦面和径面的硬度分别提高了34.62%49.15%53.45%,水接触角大于130°以上,抗菌率达99%。该成果完成了实验室阶段的研究,可满足人工林木材功能化创制的技术要求;同时也在浙江富得利木业有限公司进行了中试生产,改建了年产30万平方米杉木实木功能地板生产示范线1条,生产出了增硬耐磨杉木地板、除菌抗菌杉木环保地板、疏水杉木地板、拉丝仿古杉木地板等产品,形成了基材增硬处理-功能改性(疏水或抗菌)-拉丝显纹的生产链和完善的技术成果系统方案。本技术针对杉木材质的特点和不足,重点在技术上研发集成的关键技术,解决了地板生产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高杉木利用附加值20%~50%,可增加企业利润,促进实木地板行业发展,从而减少珍贵硬阔叶材的短缺和进口压力。
    成果转让联系人:傅峰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8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湖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 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提出了红椿苗木无性繁殖技术,掌握了红椿扦插繁殖生根规律,选出了生根率达80%以上的6个优株:TC01TC02TC03TC04TC08TC12;提出了红椿扦插繁殖关键技术最佳组合。掌握了红椿木材基本密度变异规律,红椿家系木材基本密度为0.5232 g.cm-3 0.7147g.cm-328a生红椿基本密度变异从髓心向外以曲线形式缓慢增加。选育出了5个生长性状优良的红椿家系:TC02TC03TC04TC12TC20。开展了专用肥试验研究,申报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首次在研究了环境控制、遗传控制、技术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红椿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731-85593018
联系人邮箱:kych.5578@aliyun.com
 
 
单位名称: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湖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3.3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竹木天然纤维多层复合装饰板材是一种由天然植物纤维(竹木小径材和枝桠材、加工剩余物等)、原生态树脂、重要碳酸钙粉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添加增塑剂、偶联剂、稳定剂等助剂,经复合共挤一次成型工艺生产的一种绿色复合材料。该技术为国内首创。
成果转让联系人:董春英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731-85593018
联系人邮箱:kych.5578@aliyun.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3.4 2012.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该成果主要研究内容:①环保型高渗透性树脂合成技术;②木材增强-阻燃一体化技术;③杨木单板压缩贴面技术与实体木材密实化技术;④改性杨木产品开发。主要技术创新:①发明了木材浸渍用环保型高渗透性树脂合成技术,解决了改性树脂渗透不均匀和甲醛释放问题;②发明了木材增强-阻燃一体化技术,通过树脂与阻燃剂复配,解决了传统的木材改性剂功能单一及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树脂固化过程中对阻燃剂起到包覆作用,解决了传统无机盐类阻燃剂吸潮、返霜和木材强度降低等问题;③开发出杨木单板压缩贴面技术,单板连续辊压浸注装置,实现了单板浸注连续化作业,解决了杨木表面硬度低和强度差的问题;④通过湿热控制技术、高频加热软化技术、实体木材密实化技术集成,解决了杨树木材密度小,强度低等问题,同时降低了改性处理成本。
成果转让联系人:王槟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13
联系人邮箱:ray@caf.ac.cn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建筑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成果主要应用于木材加工行业、建筑行业领域。其技术原理是依据磷元素的脱水成炭、钼元素的低温催化成炭机理,以三聚氰胺、磷酸为原料制备得到三聚氰胺磷酸盐阻燃剂,同时以硼酸锌、钼酸钠为抑烟剂,通过复配、凝聚相成炭、改变木材高温裂解反应进程、增加成炭量等技术,开发了具有高效、抑烟的适于中密度纤维板的阻燃剂;应用该阻燃剂,采用在线施加技术,在不改动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所生产的阻燃中高密度纤维板具有物理力学性能好、阻燃、产烟量低的特点,该产品应用于室内装饰装修行业,用作阻燃地板基材、室内装修墙板、挂板、天花板,满足了社会对阻燃人造板的市场需求,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成果转让联系人:陈志林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13
联系人邮箱:ray@caf.ac.cn
 
 
单位名称: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福建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7.12 2010.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通过对木材干燥、热压工艺、底板压痕、底板企口封闭法等工艺措施进行研究,寻找出一套能有效地消除变形现象,提高实木复合地板稳定性的技术方案。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9187918904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福建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该成果采用多功能一体化设计,实现基质输送、容器成型、基质装填、育苗容器切割一次完成。该机对育苗基质含土量无限制;摒弃传统的螺杆出料方式,创新性地采用电磁震动、自重落料的方式实现装填成型,解决了容器成型机采用螺杆出料易堵塞、故障率高的技术难题。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①研制的可降解育苗容器成型机采用多功能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基质输送、容器成型、基质装填、育苗容器切割一次完成;采用了电磁震动、自重落料的出料方式,有效解决了基质输送过程中易堵塞的技术缺陷,可适用于不同含土量的基质成分。②筛选适用于杉木、木荷、枫香等树种容器育苗的轻型基质配方,有效降低育苗成本。综上所述,研究成果在育苗容器成型机的出料方式及基质配方等方面具有创新性,成果达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已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可降解育苗容器成型装置"1项,专利号201320226861.2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91-87918904
联系人邮箱:0591-87918904
 
 
 
 
    单位名称: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东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5 2012.6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2013125,广东省科技厅对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完成的“环保多效木材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进行了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在环保型木材防霉、防腐、防水多功效处理工艺和快速检测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对促进我国木材高效保护利用、节约木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0-8703565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和共聚焦拉曼显微镜(Confocal Raman Microscopy)技术,对结香、红瑞木、虎皮松及连翘细胞壁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摸索出一套实用有效的Spurr树脂包埋剂配制方法。该方法得到的包埋后样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环氧丙烷置换出乙醇增强了Spurr树脂与脱水剂的相容性;2、在抽真空条件下进行Spurr树脂渗透,增强了树脂在组织中的渗透深度,避免了切片过程中出现的样品形变,切片皱褶,搓板样震颤以及无法切下厚度适中的连续切片等问题,使绝大部分组织的细胞微细结构不被破坏;3、使用没有支持膜的铜网避免了支持膜上污染物对样品的干扰,同时减少了电子束穿过样品的距离,增加了切片的清晰度;4、使用1%高锰酸钾-柠檬酸钠溶液染色,有效的降低了由于染色剂酸碱度变化产生的污染物对样品观察的干扰。共聚焦拉曼显微技术是一种利用拉曼效应的光谱检测技术,它制样方便,并可以对样品进行无损检测。课题组研究人员利用该技术对几种植物细胞壁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在该技术的研究过程中,首先解决了在普通拉曼光谱研究植物材料时出现荧光干扰的问题。其次,通过对所得的拉曼光谱进行分析,成功表征了结香、红瑞木、虎皮松和连翘细胞壁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分布情况。该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样品制备简单,仅需切取厚度为2030 μm的植物木质化组织的横切面便可进行共聚焦拉曼显微观察; 2.本发明建立的共聚焦拉曼显微镜测定方法可以在水溶液状态下对样品进行分析,克服了红外光谱对样品制备的限制;3.能够获得细胞壁木质素分子结构信息,补充了红外光谱中遗失的分子结构信息;4.能够利用图像工具在原位状态下揭示了植物细胞壁不同形态区域木质化程度差异。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作为研究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的理论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为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技术的应用普及,在生物质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获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成果转让联系人:许凤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10-62337053
联系人邮箱:wanglei827@bjfu.edu.cn
 
 
单位名称: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河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3.5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该项目针对目前秸秆炭化、固化生产中存在的能耗高、效率低等技术问题,通过研究集成了秸秆炭化、固化技术体系,制订了“秸秆炭质量分级”、“多功能粉碎机”等技术质量标准;改进了炭化、固化设备及生产工艺,能耗、成本大幅度降低;研制出吊火高度可调式生物质炊事炉,炊事热效率提高21.8%;炭化窑原材料装填量由原来每窑6t增加到1218t,产量提高23倍;研发出多功能粉碎机、吊火高度可调式生物质炊事炉,取得了“一种生物质炊事炉”(专利号:ZL 2012 2 0406398.5)和“一种秸秆高效粉碎机”(ZL 2012 2 0463111.22项实用新型专利。该项成果对秸秆废弃物能源化、产业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1393110683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09.6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应用后停用
成果简介:
    "浮选柱回收脱墨浆渣中纤维生产系统"是在消化、吸收加拿大CPT实验浮选柱的基础上,实现的国产化。主要是浮选柱采用国产"喷射式高分子材料微泡发生器"代替SlamJet气体分散器,主要优点是:柱内气泡细小均匀,表面积大,在逆流条件下与油墨、杂质颗粒接触机会更多,消除了油墨、杂质颗粒在浮选过程中的"短路"现象,有利于提高浮选速度和回收率。浮选柱柱体、控制系统等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国内目前还没有应用浮选柱对脱墨浆渣中的纤维进行回收利用的工业先例。该项成果的关键技术是"微泡逆流浮选柱浮选",浆料自上而下,微泡自下而上,浆料中油墨、杂质等被微气泡捕获并带到浮选柱顶部的泡沫层中,最后从柱顶带出,而含纤维及固形物的尾浆从柱底部排出而被回收,从而实现逆流浮选。目前,我国的造纸企业大部分采用脱墨槽脱墨,这种设备和工艺适合大规模生产,但是精选程度不高,浆渣中残留10-20%的纤维。如果在浮选槽的最后增加1台浮选柱,仅增加一次精浮选,即可有效的回收固形物,并再利用。这对造纸行业的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肖爱平钱桦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13522930446
联系人邮箱:qianhua@bjfu.edu.cn
 
 
单位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09.1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目前,蓝莓加工产品主要以果汁和果酱为主,加工工艺中采用高温高压来防止微生物污染,延长保存期限。研究表明,高温高压将导致蓝莓中花青素、维生素等活性物质的分解,大大降低其营养保健价值。本成果依托冷冻干燥和胶囊化技术,不仅有效保持了蓝莓果实中花青素的含量与活性,而且以胶囊产品替代蓝莓鲜果传统加工产品种类,更新了产品结构和消费方式,延长了蓝莓果实的保存期限。该发明对提高我国蓝莓精深加工水平,促进蓝莓相关食品或保健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张柏林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338250
联系人邮箱:service@bjfu.edu.cn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3.5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发明公开一种杜仲雄花茶饮料及其加工方法,它是将经过杀青干燥后的杜仲雄花茶,采用常温超微粉碎技术,超声提取技术和高温浸提技术以及科学配方技术,使杜仲雄花茶的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能够得到更有效地利用。它丰富了杜仲雄花茶产品种类,改善了杜仲雄花茶的口感,保持了杜仲雄花原有的营养成分,方便了杜仲雄花茶的饮用,为进一步拓宽杜仲雄花茶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本发明的杜仲雄花茶饮料中加入适量杜仲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能够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不加防腐剂,而加入液体VC,不仅能够对杜仲雄花茶饮料起到抗氧化作用,还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饮品。
成果转让联系人:朱景乐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13633840545
联系人邮箱:327837394@qq.com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6.1 2013.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一种培育功能型杜仲木耳的生产方法,是先采集培养基原料;再将培养基原料晒干至含水率8.0%14.5%,分别粉碎成0.1mm1.5mm的颗粒;三是配制培养基按照重量百分比取杜仲叶20%60%,杜仲枝桠材20%60%,杜仲籽粕1%5%,紫苏籽粕2%5%,金银花秸秆5%10%,丹参3%10%,阔叶材木屑5%15%,蔗糖0.5%~1.5%混合后与水按重量比11.011.5混匀;四是制备功能性营养液;五是将营养液在12小时内注入菌袋,每袋每次的量为0.201.2kg。本发明能充分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生产的杜仲木耳含有绿原酸、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等杜仲中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活性成分。
成果转让联系人:朱景乐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13633840545
联系人邮箱:327837394@qq.com
 
 
单位名称: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3.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特产的名贵药用经济树种。杜仲皮、叶、果实和雄花中含有类似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以及其他萜类化合物;其中木脂素类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苯丙素类绿原酸是杜仲器官的主要化学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在杜仲皮中含量0.1%0.4%、绿原酸杜仲叶内含量达2.5%5.3%。药理研究表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有降压、抑制cAMP及抗氧化等功效,尤其是它的降压作用无不良反应,对动物血压有双向调节功能,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天然降压药物,是《中国药典》2005年版、2010年版"杜仲药材的唯一含量测定指标"。绿原酸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的物质,具有利胆、抗菌、降压、抗肿瘤、降脂、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作用,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疾病均有显著疗效。绿原酸及其衍生物是鼠肝线粒体中6-磷酸葡萄糖移位酶的特效性抑制剂,可能有助于降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所表现出的较高的肝糖排泄速度,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良好前景。由于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在医药制剂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价格十分昂贵,目前国内高纯度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要;因此,尽管价格昂贵,我国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的高纯度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所以生产上迫切需要建立高纯度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及绿原酸的分离提纯技术。
成果转让联系人:孙志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371-65997792
联系人邮箱:327837394@qq.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8.1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产品都以农作物为应用对象而进行的开发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适合林业方面的微生物专用肥料。由于树木和农作物共生微生物的种类是明显不同的,长期以来树木应用农作物菌肥,严重影响了其应用效果。本项目以我国华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桉树为对象研制的微生物肥料,专一性强,必将大大提高应用效果。本项目研究了多功能桉树新型微生物肥料的关键技术,对于多功能桉树新型微生物肥料产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和研发基础,对开发多功能桉树新型微生物肥料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康丽华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20-87033116
    联系人邮箱:limei3043@126.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3 2012.3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研究建立的油茶籽水酶法制油技术具有工艺条件温和,不需要化学精炼,酸价、过氧化值等质量安全指标及色值显著低于油茶籽油,保留的营养活性物质高于精炼油,便于副产品综合利用及节能减排等优点,满足食用油生产"安全、绿色、高效"的要求,为高品质茶油的加工提供了新的途径。本项研究解决了从原料粉碎、水解酶选择、反应条件优化、破乳到制油废液中回收茶皂素的系列化技术,并首先建立了具有生产规模的中试生产线,并进行了试生产,将茶油酶法制取技术向前推进了重要的一步。本项目采用碱性蛋白酶单酶催化技术,以及水相茶皂素回收技术,使提油率达到90%以上,并通过乙醇破乳技术,使乳化油的回收率超过88%,总清油提取率达到95%以上。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色值等指标显著低于压榨油,由于GB 11765要求。所含的VE、植物甾醇、角鲨烯、多酚等活性成分高于精炼油酶解废液中茶皂素回收率达到66%,经纯化处理后纯度达到66%。通过项目的实施,发表论文5篇,申请专利3项,建立中试示范生产线1条。茶油水酶法制油作为新型的制油技术,操作条件温和,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料中的营养物质,脱除油料作物本身含有的某些有害物质及大部分磷脂等成分,无需精炼或简单精炼就能达到成品油的标准,提高茶油品质。同时能够更方便有效地利用茶皂素等成分,提高油茶籽综合利用水平。还可以减少能耗,减轻污染。随着国内酶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价格的降低,酶法制油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未来油脂工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成果转让联系人:费学谦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571-63320561
联系人邮箱:luofan-deng@163.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4 2013.4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室温固化环氧沥青材料,既节能减排,又简化了环氧沥青道路施工工艺,且成本仅相当与进口产品价格的60%左右,可替代进口产品,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按照一座普通大桥使用4000-6000 吨环氧沥青材料计,十座桥就需使用5万吨左右材料,产值可达数亿元,市场前景好。此外每吨材料约需桐油等木本油脂200 公斤,可调动林农种木本植油料作物积极性,有利于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巩固"退耕还林""生态重建"的成果。对加快和提升我国油脂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油脂深加工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对减少对石化原料的依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4 2013.3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将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技术"松香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及制备方法"进行成果转化,优化规模放大后的工艺技术参数,建立中试示范生产线。该专利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松香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30800871)为基础,项目组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后期开发探索,已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篇,获得相关授权专利2项。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取得了完善的松香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稳定,掌握了原料配比及反应温度、后处理过程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并对规模放大后的工艺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已取得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制备技术,产品达到相应的技术指标。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科技工业园建立了一条年产50吨松香基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示范生产线。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5000m3/d化学机械浆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工程示范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0 2012.10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通过3年的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经过实验室研究、中试试验和示范点的建立,本课题创新集成了产业化成果主要有:1)脉动式折流厌氧反应器、提高折流厌氧反应器效率的技术2)连续序批式好氧后续处理段进水的流量控制装置3)催化氧化深度处理高浓化学机械浆废水新技术4)混凝剂筛选及深度氧化混凝处理技术5)生物处理化学机械浆废水减排工艺。以上成果的重点在于以高浓度,含硫、含树脂酸等对微生物抑制作用难处理的BCTMP针叶木制浆废水为攻关对象和技术突破口,对废水预处理减毒,利用电化学反应提高其可生化性,并创新开发出脉动式折流厌氧反应器,提高厌氧段生物处理效率,利用功能堰和缓冲池均衡UNITANK池出水水量,并使用催化氧化技术深度处理好氧出水,使排放水质稳定达到GB3544-2008的排放要求。这些成果系统性强,立足于行业最难处理的废水,从而可以技术的广泛推广。通过对多种技术的小试、中试和生产性试验研究,形成了针对不同种类化学机械浆废水的更优深度处理技术,可为工厂提供多种选择途径。建成了高浓废水深度处理中试线1条,建成福建腾荣达制浆有限公司5000m3/d制浆废水深度处理示范工程1个。在江苏天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诚丰木制品有限公司和成都达江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进行推广应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0   2012.06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1)本课题主要针对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方法,研究内容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和行业技术需求。(2)鉴于国内缺乏综合利用生物质制取中热值燃气并联产炭产品的技术及装备,本项目设计了新型生物质回转炉热解反应器,建立了生物质热解制取中热值燃气并联产炭产品的示范生产线,对生物质进行了高效综合利用。本技术相对于国内其它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1)获得的中热值生物燃气,热值高于常规生物质空气气化热值的50%以上,使其应用领域更为广泛,能够满足燃气轮机发电、工业窑炉等场合。2)固体炭产品高效利用,制成活性炭和成型炭,大大提高了附加价值。3)整体设备投资小、易产业化,适合中国国情。4)原料适用性广,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0.6 2012.5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1)完成了松香加成与纯化工艺研究原料松香与马来酸酐、富马酸等含双键化合物进行D-A加成反应,并对加成产物分离纯化。重点研究了加成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及分离纯化工艺条件。(2)完成了催化异构工艺研究具有共轭双键的枞酸型树脂酸即左旋海松酸、长叶松酸、枞酸、新枞酸在酸或热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异构。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0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研究通过将反应体系从非均相乳化反应调整为均相反应的方式,解决了定向合成.-松油醇的工艺技术方法中如何抑制γ-松油醇形成的关键技术瓶颈
。根据速度控制理论和实验结果,在合成.-松油醇的反应过程中,严格控制好γ-松油醇在反应液中的比例不超过2%,所得到的粗产物即可通过后续精馏分离获得纯度95%以上的.-松油醇产品。开发了定向合成.-松油醇的工艺技术方法,阐明了定向合成.-松油醇的理论依据,发明了一种新的松节油合成松油醇的工艺技术,发明了蒈烷的制备方法,授权专利号:ZL201110073758.4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0   2012.9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以松香为原料,通过对松香树脂酸选择性加成,再与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创新制备2 种超支化松香聚酯,支化度达到0.63,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1.15,阐明反应物配比、温度和加料方式等对超支化松香聚酯相对分子质量和支化度的影响。通过对超支化松香聚酯末端基团改性,创新制备1 种可UV固化的超支化松香聚酯,涂膜经过40 s 的紫外光照射后,数均分子量达到16793,该超支化松香聚酯光固化时具有较高的凝胶转化率和较低的体积收缩率。所制备光固化涂膜具有优良的柔韧性、耐冲击强度及附着力,具有较好的硬度及良好的耐酸、耐碱、耐水性能。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0.7 2012.6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根据油脂原料的结构特点,结合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在制备方法上的优势,设计采用催化裂解的方式进行油脂的精炼加工。相比较目前的酯交换法,催化裂解的方式具有技术上的合理性并在产业化前景上具有一定的优势:1)不需要原料预处理步骤,如降酸价、脱胶质等,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2)工艺过程简单。只存在裂化一道工序,省去了洗涤罐、干燥罐、酯化罐、闪蒸塔、精馏塔、分离塔等一系列设备,生产用工、设备投入、原料成本都大大减少;3)没有副产物甘油的再利用问题。省去了甘油精制的一系列工艺过程(如脱盐、精馏、脱色等);4)没有甲醇回收问题(省去了甲醇回用的一系列设备);5)产品性能优异。燃料油热值>40 MJ/kg,粘度3~9 mm2/s,冷凝点<-10 ℃,密度0.8~0.9 g/cm36)原料适应性广。目前生物柴油生产中难以作为原料的高酸价油脂、地沟油等同样适用该催化裂解的方式,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0.6 2012.6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采用无苯反应介质和低温酰化和酯化体系,实现了制备过程的低毒、高效、节能和环保,通过结构调控和高效分离技术等技术的突破,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对单体结构和其均聚物玻璃化温度的控制,为可自基聚合松香基单体的应用提供多种选择。通过选择多样结构的自基聚合官能团(如β-丙烯酰氧基乙基和烯丙基等),采用重结晶,层析柱等分离技术,制备出多种相态(晶体,固体,液相)的,不同结构性能的松香基单体,其均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在50℃到98℃之间。通过上述聚合工艺,分别合成了4种(β-丙烯酰氧基乙基)酯类、(甲基)烯丙基酯类可自由基聚合松香基单体,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所4种单体都具有较高的自由聚合活性,该研究成果发表论文4篇。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0.6 2012.6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1) 基于纤维素材料的高分子纳米微结构的制备研究。创新性的采用"聚合物-单体对"的方法,选用水溶性天然高分子羟丙基纤维素和单体丙烯酸(AA)、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在纯水相体系中直接引发共聚和交联单体获得尺寸可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微凝胶和微胶囊。初步探索了其载药性能,研究表明这类纤维素材料的高分子纳米微结构生物相容好,具有药物缓释性以及高载药量的优点,最高载药量可达120%。因此该纳米微球是一类良好水溶性药物载体。(2) 基于纤维素材料的金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研究运用静电作用自组装和原位还原法成功制备了金复合聚丙烯酸纳米微粒,这种微粒是金属金高效负载于聚丙烯酸纳米凝胶后形成的微粒。微粒具有特殊的发光性能,具有两个激发光谱分别为420nm700nm,其最大发射波长相应为650nm925nm。金复合聚丙烯酸纳米可以实现体外和体内的生物成像,在生物分子成像领域和肿瘤诊断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 基于纤维素材料的Fe3O4磁性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研究运用静电作用自组装法和原位还原法将Fe3O4磁性粒子包覆于PNIPAm-PAA水凝胶微囊中得到Fe3O4/PNIPAm-PAA磁性复合物微球。制备的Fe3O4/PNIPAm-PAA磁性复合物微球具有较强的铁磁性,而且对模型药物Dox显示了较高的负载能力和较好的体外缓释效果,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的磁靶向药物载体得到应用和推广。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在小试基础上建立了20t/年漆蜡精制处理装置,在500L高效板式密闭过滤器中能有效脱除蛋白质、脂油、机械杂质,共生产了1000kg产品,提供江阴、苏州、南通等多家企业在化妆品、文具、家具、食品等行业试用。在乳化小试基础上,建立500t/年漆蜡乳化制剂生产线,生产乳化木蜡约10t供浙江丽水地区香菇培育使用。在丽水市3个县不同地理位置,海拔高度,8个试验点,25万支菇棒上使用,出菇优良,菇农反映良好。目前进一步进行食品安全论证,即可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实际情况与需求,重点围绕资源、木材化学、热化学转化、液化、生物质化学转化、生物转化、生物质工程、生物质及其产品性能等八个方面,提出林业生物质能源名词术语。主要内容包名词术语的中英文以及汉语解释。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0.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 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我国是脂松香生产大国,在松脂加工生产中重松节油是松脂的组成部分,现在我国脂松香主要树种是马尾松、湿地松、思茅松、云南松、加勒比松及南亚松等,但是重松节油主要来源于马尾松松脂,松脂中含量约1 %,马尾松松节油中含量约3 %,其他松树来源的松脂或脂松节油中的重松节油含量很少。在重松节油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对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等脂松节油产区的生产和产品进行了调研,目前重松节油的产量不高,且主要存在于以马尾松为主的产区,其中有作为溶剂油和燃料油出售的,也有以产品重松节油出售的,因为马尾松松脂的重松节油中长叶烯和石竹烯等倍半萜烯含量很高,是生产长叶烯、异长叶烯和石竹烯的原料,因为重松节油产量不大,价格较低,很多生产企业没有重视产品的质量,只能作为溶剂油和燃料油使用,重松节油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重松节油产品为我国特有,其性质与普通的脂脂松节油有本质差别,但目前没有相关的重松节油产品标准可供应用。重松节油曾经作为脂松节油的一个级别"重质松节油"共存于国家标准GB/T 129011991《脂松节油》之中。考虑到重松节油的组成、特性、利用等与脂松节油及其要求存在很大的不同和区别,生产实践需要制定独立的产品标准,故在2006版《脂松节油》中取消了相关内容。这样,实际上就没有了指导"重松节油"生产和应用的技术标准,形成了该产品的一个真空状态。随着重松节油产品生产与利用技术的发展,在生产、贸易、检验、利用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制定重松节油标准的迫切要求。同时,随着人们对天然产品的重视,重松节油的利用有着更广泛的前景,重松节油标准的制定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更合理的利用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活性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吸附剂,使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如食品、化工、环保、能源、水处理等等。活性炭由于生产方法,原材料的不同,其性能也不同。碘吸附值(以下简称碘值)是衡量活性炭吸附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主要表征活性炭对小分子物质的吸附能力。,在活性炭制造、使用、销售、外贸等部门倍受关注。目前,我国活性炭碘值的测定方法与国际上的分析方法有差异,在进出口贸易中常常出现纠纷。在分析化学的滴定分析中,碘与碘化钾的质量比可以在1:1.3~1:2.6之间,不会影响碘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会影响分析结果,这也是碘量法被广泛应用的主要依据之一。另外,有碘化钾的存在可以抑制碘的挥发,从而保证滴定的准确性。在不同国家的活性炭碘值测定的标准中,碘与碘化钾的比例是不同的,碘标准溶液是被活性炭吸附的介质,而碘化钾也会被活性炭吸附,那么碘化钾的量越多,活性炭吸附的碘化钾也会增加,势必会影响活性炭对碘的吸附量,最终造成碘值测定的差异,导致国内活性炭制造厂商与国外客户的质量争议。美国标准ASTM D 4607-94比例为1:1.5,而我国《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中GB/T 12496.8-1999中的比例为1:2.0,理论上我国标准测定的碘值一般会较之美国标准测定碘值偏低,在外贸中就会是高碘值产品只能卖低碘值产品的价格。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标准已在活性炭生产企业和用户应用多年,对与稳定生产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随着活性炭行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对产品分析的准确度和分析方法的操作性要求更趋精细.同时该项标准在多年的实用过程中也发现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的地方.为此我们在总结了生产和用经念,对该标准进行了修改.以使该标准更完善更易明了的操作.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标准已在活性炭生产企业和用户应用多年,对与稳定生产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随着活性炭行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对产品分析的准确度和分析方法的操作性要求更趋精细.同时该项标准在多年的实用过程中也发现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的地方.为此我们在总结了生产和用经念,对该标准进行了修改.以使该标准更完善更易明了的操作.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 
研究起止时间:2011.12 2013.6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增加了目次、修改了前言、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等条目;根据GB/T 1.4-200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四部分:化学分析方法》,对本标准的有关分析方法的有关的结果计算的内容、计算方法、计算公式、结果报告等进行了全面的修改。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国内于1995年发布了 -蒎烯的林业行业标准(LY/T 1183-95),且一直沿用至今,而现在的行业状况与10多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不同松种间的松脂混杂,以及一些不法商人为谋取利益进行的人为掺假,极大的影响了? -蒎烯产品的品质,而这些影响在现有标准制定之时并不明显;其次,随着林业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多年前相比 -蒎烯产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用户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为先进精确的分析仪器的出现使得现有标准中所采用的一些分析方法变得落后和不切实际。考虑到上述原因,可以说该标准在使用多年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行业需求,此外,鉴于 -蒎烯产品的应用广泛性和重要性,急需进行修订。以便更好的为生产、贸易、检验、利用等部门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可以说修订现有行业标准,对于松节油行业来说都是急需开展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β-蒎烯是我国大宗林化产品松节油中含量主要的成分,其本身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途非常广泛。国内于1995年发布了β-蒎烯的林业行业标准(LY/T 1182-95),且一直沿用至今,而现在的行业状况与10多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近年来湿地松松节油产量增加较多,而湿地松松节油中β-蒎烯的含量高达30%以上,高含量β-蒎烯的思茅松产量也增加的较快,这些都使得β-蒎烯的产量增加较多;其次,不同松种间松脂的混杂,以及一些不法商人为谋取利益进行的人为掺假,极大的影响了β-蒎烯产品的品质,而这些影响在现有标准制定之时并不明显;另外,随着林业行业的不断发展,与17年前相比β-蒎烯产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用户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为先进精确的分析仪器的出现使得现有标准中所采用的一些分析方法变得落后和不切实际。考虑到上述原因,可以说该标准在使用多年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行业需求。此外,鉴于β-蒎烯产品的应用广泛性和重要性,也急需进行修订,以便更好的为生产、贸易、检验、利用等部门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可以说修订现有行业标准,对于松节油行业来说都是急需开展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歧化松香钾皂是以歧化松香为原料加工而成,主要作为合成橡胶的乳化剂,是一种重要的松香深加工产品。原歧化松香钾皂专业标准(ZB B72003-84)于1984年实施时,只有广西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一家生产。近二十年来,生产厂家不断增多,目前国内生产歧化松香钾皂的厂家共约15家,其中生产80%钾皂的约6家,年产量约2万吨;生产25%钾皂的约9家,年产量约15万吨。在过去的20多年中,歧化松香钾皂生产工艺进一步完善,产品型号出现多样性,检测设备不断升级,对一些指标的测定方法也提出了改进的要求,以及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发生了较大变化。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11 2013.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LY/T 1393-1999《松焦油》产品标准于1999年修订并发布实施。该标准已实施14年,随着产品的发展和标准实施管理的加强,原标准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不适宜的情况,急需进行标准修订。同时,原标准文本的结构格式和编辑已经不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最新批准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因此有必要进行复审和修订。该项标准的修订,一方面可监督松焦油生产和销售单位严格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标准化管理的提高;另一方面对树立我国松焦油产品形象和商业信誉,保护生产单位和用户利益,促进贸易与合作,推动我国松焦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 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3.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LY/T 1394-1999《木焦油抗聚剂》产品标准于1999年修订并发布实施。该标准已实施14年。随着产品的发展和标准实施管理的加强,原标准在使用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其中不适宜的情况,急需进行标准修订,以适应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该项标准的修订,一方面可监督木焦油抗聚剂生产和销售单位严格保证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产品实物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对树立我国木焦油抗聚剂产品形象和商业信誉,保护生产单位和用户利益,避免贸易纠纷,推动我国木焦油抗聚剂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精制浅色松香是以松脂或脂松香为原料,经减压蒸馏得到的一种固体天然树脂,广泛应用于浅色树脂、胶粘剂,电绝缘材料和食品添加剂行业。1992年,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了LY/T 1065-1992《精制浅色松香》,标准发布实施以来,对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行为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艺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产品质量已较标准制定时有了较大提高,用户对产品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标准中的部分内容与当前的生产实际也有一定的脱节,一些技术指标与实际产品指标不符,相关指标的检验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及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原有的标准亟需进行修订。20115月,开始修订精制浅色松香行业标准。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3.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优良理化性质、巨大比表面积和选择性吸附性能的炭质材料,广泛应用于军工、食品、冶金、化工、环境保护、制药等相关行业。载银活性炭是将银离子交换进入活性炭的微孔,再经高温固定制备得到的水质净化剂,除了具有优良的吸附能力,还能起到杀菌、抑菌、深度净水等作用。目前使用的《净水用载银活性炭》行业标准颁布于1999年,但随着家用和工业用净水器的的发展以及标准的使用,也逐渐暴露出其中有些不适宜的情况。多家用户反映目前使用的产品标准已影响对产品性能的分析,原有的测定方法已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急需进行修订。该标准的修订,一方面可以监督净水用载银活性炭生产和销售单位严格保证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对推动我国净水用载银活性炭产品进步和技术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更好的为生产、贸易、检验、应用等部门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可以说修订现有行业标准,对于净水用载银活性炭行业来说都是急需开展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2.1 2013.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乙酸异龙脑酯是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和合成香料之一,具有与乙酸龙脑酯类似的清爽的松叶香气,可用于能产生该森林调香气的室内芳香剂。但是目前国内外至今均没有标准,只有生产企业标准用于过程控制和销售,质量参差不齐。在乙酸异龙脑酯行业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对生产企业的生产状况和产品质量和产品的用途进行了调研,随着行业的发展,乙酸异龙酯已经从以前单一用途的合成樟脑中间体逐渐形成为独立的工业产品,产销量也在不断上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由于国内外还没有乙酸异龙脑标准,生产企业通常根据客户需求,对某些指标进行检测,由于相互之间的要求不一,加之检测方法不统一,极易造成争议和摩擦,影响行业的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行业里迫切需要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的乙酸异龙脑酯的产品标准,以便于为我国这一新兴产品的生产、贸易、检验、利用等部门提供技术支撑。该标准的制定对于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2.1 2013.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莰烯是多种天然挥发油的成分之一,也可以通过蒎烯异构合成,目前国内外均没有标准,只有生产企业标准,且质量参差不齐。随着行业的发展,莰烯已经从以前的合成樟脑中间体逐渐形成为独立的工业产品,产销量在不断上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由于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莰烯标准,生产企业大都根据客户需要,对某些指标加以检测,由于用户间要求不一,也缺少统一的检测方法,极易造成争议和摩擦,影响行业的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行业里迫切需要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的莰烯(尤其是合成莰烯)的产品标准,以便于为我国这一新兴产品的生产、贸易、检验、利用等部门提供技术支撑。该标准的制定对于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3.1 2014.3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莰烯是多种天然挥发油的成分之一,也可以通过蒎烯异构合成,目前国内外均没有标准,只有生产企业标准,且质量参差不齐。随着行业的发展,莰烯已经从以前的合成樟脑中间体逐渐形成为独立的工业产品,产销量在不断上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由于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莰烯标准,生产企业大都根据客户需要,对某些指标加以检测,由于用户间要求不一,也缺少统一的检测方法,极易造成争议和摩擦,影响行业的有序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行业里迫切需要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的莰烯(尤其是合成莰烯)的产品标准,以便于为我国这一新兴产品的生产、贸易、检验、利用等部门提供技术支撑。该标准的制定对于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开发生产高分子新材料,是能源替代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天然植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与传统玻璃纤维相比,具有原料易得,密度低,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在建筑、装饰和汽车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天然木质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和木质素胺基多元醇及其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发展为农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台阶。以农林剩余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资源化高效化利用技术,生产市场广阔、环境友好和附加值高的绿色化学品,是国际农业、能源和材料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农林剩余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农业秸秆、芦苇、木材加工剩余物等。针对 "三农"现状,农林剩余物资源化高值化技术的发展思路应该是"不争粮地、综合高效、因地制宜、多元发展",通过加快农林生物质工程的技术开发和产业示范,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通过多羟基二苯甲酮产品的相转移催化合成技术的引进,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我们进行了消化吸收,并改进了相转移催化的催化剂,用廉价的氯代季铵盐来替代碘代季铵盐,降低了成本。降低反应用水比例,降低反应温度,使反应生成的废水量比原工艺降低90%。采用碳吸附和膜纯化相结合的手段,获得金属离子含量在100ppb以下的高纯度产品。改进了膜再生、清洗技术,使膜的使用寿命由三个月延长到半年,仍效果良好。并和国内的膜生产厂家合作,促进了国内膜技术的进步,目前我们正在测试国产膜的性能,预计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用上我国自己生产的价廉物美的膜组件。是目前国内第一个批量化生产电子级多羟基二苯甲酮的厂家,小试产品已经获得日本、德国多家光刻胶企业的认可。为我国电子化学品国产化作出了贡献。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改进了合成多羟基二苯甲酮相转移催化的催化剂,降低了成本。降低反应生成的废水量。采用碳吸附和膜纯化相结合的手段,获得金属离子含量在100ppb以下的高纯度产品。改进了膜再生、清洗技术,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催化合成收率达88%以上,产品质量达到含量大于99.5%,金属杂质小于100ppb的指标。超额完成生产10吨产品及新增产值360万元的经济指标。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11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研究开发出高效的加压气化工艺新技术及装备,达到林业生物质转化为合成气的目标,并完成了生物质气化装备合成气的中试试验,为实现生物质气化合成液体燃料,提供气化试验和工艺评价平台。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替代化石燃料,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5-8548249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1.12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应用状态:未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研制的生物质醇解液化技术反应条件更加温和,液化效率高。所得轻质油热值约为快速热解油热值的2倍,燃烧性能优良。同时,改性重质油可以制备聚氨酯材料,实现了生物质的综合高效利用。成果实现了将林业生物质固体材料在130-150 ℃的较低温度和0-0.42MPa的较低压力下转化为液体燃料的目标,获得了热值达到31 MJ/Kg的燃烧性能良好的轻质燃料油。建立了轻质油中化学品的精馏分离技术体系。获得了重质油催化加氢最优工艺,筛选出可循环使用的V-W-Mo-Cu/ Al2O3高活性催化剂。获得了重质油改性制备聚醚多元醇技术,利用改性重质油制备了聚氨酯发泡材料,提高了材料的抗压缩强度和热稳定性。
    成果转让联系人:秦特夫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87
    联系人邮箱:wangbin@caf.ac.cn
 
 
单位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推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本项目采用现代显微技术与化学法结合解译了农林废弃物生物质(柠条、沙柳、连翘等)组分的超微结构及半纤维素在细胞壁中的微区分布特点;阐明了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及相互间结合的化学键类型以及生物质组分分子间结合键在不同微差异介质环境下的应答机制与规律;完成了农林废弃物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清洁高效分离的研究,分离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具有较完整的大分子结构,木质素分子量大于2000、纤维素分子量大于22000、半纤维素分子量大于18000,且分子量分布窄;提出了一种高产率高纯度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离新方法及分级纯化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的新工艺;完成了以分离纯化半纤维素化学改性制备纸张添加剂、木糖醇和膜等生物材料的研究。
成果转让联系人:孙润仓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10-62337053
联系人邮箱:wanglei827@bjfu.edu.cn
 
 
单位名称:西南科技大学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2.9 2012.12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慈竹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调控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 Na4CLNaCCoAOMTNaCOMTNaC4HNaCCR1等的结构和特征;构建了慈竹Na4CL 基因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4CL-RNAi,通过转基因烟草证明了Na4CL 基因可明显降低木质素的含量。率先建立了梁山慈竹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的完整体系,突破了通过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遗传改良工业用竹的障碍,为通过生物技术手段遗传改良工业用丛生竹提供了有效途径。构建了外源基因农杆菌介导梁山慈竹遗传转化体系,为工业用丛生竹材性的遗传改良、品种选育提供了新途径。在国内率先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杆菌介导法生产大型丛生竹类关键技术的研发,该项技术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并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创制了一批木质素含量低、纤维含量高的梁山慈竹体细胞再生植株无性系。
    成果转让联系人:胡尚连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或许可收入
联系人电话:0816-6089123
联系人邮箱:wujiaoling@swust.edu.cn
 
 
单位名称:西华大学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2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橄榄油是最健康的食用油之一,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系统功能、防癌等保健作用,目前橄榄油的消费方式主要是作为食用油用于烹饪中,产品形式和食用方法单一,无法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利用乳化稳定剂让优质特级初榨橄榄油乳化与水融合,通过均质和调味,改变了橄榄油物理性状,将油状的橄榄油加工为水状橄榄油饮液,使只能用于烹饪的食用橄榄油加工为让消费者可直接饮用的饮液。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5198286844
联系人邮箱:info@gyrsy.com
 
 
单位名称:西华大学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9.12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项目重点研究了橄榄油的压榨工艺和橄榄油系列新产品的研发。通过压榨橄榄油工艺中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优化,完善橄榄油制备工艺,使压榨工艺出油率高。本项目研发了橄榄油系列新产品——多孔淀粉包埋橄榄油粉剂。该新产品的的研发已应用,不仅解决了市场橄榄油系列产品单一等问题,还为橄榄油系列产品增添了新的消费人群。该新产品食用方便,可立即冲调食用;该产品具有食用方法多样,可以与麦片、豆浆等混合冲调食用,也可作烹调油食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5198286844
联系人邮箱:info@gyrsy.com
 
 
单位名称:广元市荣生源食品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5 2012.11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为解决橄榄榨油后汁水的排放处理;充分利用汁水中的黄酮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通过与糖(糯米)等混合发酵,保留这些营养成分使其留陈于酒中,提升橄榄酒的营养价值,设计了一套工艺路线。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839-3307549
联系人邮箱:info@gyrsy.com
 
 
单位名称: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四川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3.4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本课题研究四川主要木本食用油生产工艺和天然抗氧化剂,既解决我国食用油自给不足问题,开发绿色健康油品,符合目前中国百姓要求吃好、吃营养、吃健康的跨越式饮食提升;同时,食用油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兼顾了食品安全,又可解决油脂氧化,特别对增进人体健康,防病保健具有积极作用。本课题从山桐子粗油的制备到精制进行了系统性地研究,采用浸提工艺提取山桐子粗油,提取率达到95%以上,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提取工艺。针对不同木本食用油根据其各自的理化性质应该采用不同的脱酸工艺。山桐子油溶剂萃取法脱酸适宜工艺条件为用95%的乙醇在55℃时脱酸50min,乙醇用量为体积比1.41。采用该工艺精制的山桐子油品质好,优于二级菜籽油的品质。采用该工艺精制的油茶籽油品质符合国标规定的一级成品油标准。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8-83226547
联系人邮箱:sclkykjc@163.com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3.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采用脱水、过滤、磁化、脱氧等技术对山苍子进行预处理,再对山苍子油进行减压分馏提纯柠檬醛,形成了从山苍子油单离柠檬醛的稳定工艺,确定了工艺过程参数。项目建成一套日加工200kg山苍子油的中试生产线,实施期间已生成销售柠檬醛产品4.1吨。采用该分离技术得到了柠檬醛产品,平均纯度为97.8%、总收率90.0%以上(以山苍子油中的柠檬醛含量计)。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3.1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课题研制出可移动自动破壳塑料沼气罐,改善了沼气发酵条件,沼气产量提高33%、甲烷含量提高5.3%。开展了主要农作物秸秆添加复合菌剂预处理,再与粪污混合原料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的试验,总结制定了秸秆添加不同复合菌剂预处理厌氧发酵产沼技术。沼气产量提高3.99%-26.34%,甲烷含量提高3.78%-6.74%,原料转化率最高达86.41%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辽宁省林产工业总公司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 2009.6 2011.6
成果水平:未评价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成果利用自主开发SZLH420的环模技术,解决了压力不足造成的颗粒成型率低、质量差的缺点。本成果技术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物理力学指标及热能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自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已实现销售收入742万元,净利润109万元,交税总额35.8万元,并在沈阳、辽阳、东港等地进行技术推广,使产业链向多层次和全省范围延伸。该项目不仅为农业剩余物提高附加值寻找了一条新的方法途径,同时还变废为宝,提高种植水稻农民和水稻加工企业的收入,社会效益显著。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4-86865066
联系人邮箱:Zengguang6688@163.com
 
 
单位名称:辽宁省林产工业总公司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3.1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该课题主要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能源枯竭问题,以丰富的稻壳、锯末、秸秆等农林剩余物作为研究对象,研制开发新型替代能源—“固化生物质燃料”,以及生产该产品的成套设备,而开展的一项研究。3年来,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摸索出了以农林剩余物作为主要原料来生产固化生物质燃料的最优工艺条件以及固化生物质燃料的成型机理,并设计开发出了先进的固化生物质燃料生产设备—GSR800型高致密固化生物质燃料成型机及其配套设备。该项研究经济效益显著,高致密固化生物质燃料制造技术及工业应用在国内属于新兴产业,其原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产品具有成本低,利润率高的特点。目前市场价格在800/吨左右,利润率在30-40%。该项研究实现了能源的可循环利用,并使每年大量的农林剩余物变废为宝,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904005697
联系人邮箱:zengguang6688@163.com
 
 
单位名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推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2.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建筑业
应用状态:试用
成果简介:
以三聚氰胺、磷酸为原料,采用三聚氰胺酸化预处理技术,优化反应条件和工艺,使反应产物得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了91%,所得到的三聚氰胺磷酸盐为白色乳液状或粉末状,满足细化要求,无毒、无味、无卤,能满足环保要求;依据磷的脱水成炭、钼的低温催化成炭机理,通过改变木材高温裂解反应进程、增加成炭量,所形成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复配阻燃技术、凝聚相抑烟技术、催化成炭技术使产烟量降低了30%
成果转让联系人:陈志林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10-62889413
联系人邮箱:ray@caf.ac.cn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7 2013.4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本项目通过对杨木的漂白和染色的研究,考察了酸性染料在杨木中的渗透性、上染性及其影响因素,确定了杨木染色的最佳工艺。发现染液浓度与上染率无明显线性规律;时间和温度对上染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染色时间越长,染色温度越高,上染率越大;染料对木材单板的上染率与其上染能力直接相关,分子量大小决定上染能力;确定了杨木单板酸性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艺为:时间4h,温度90℃,染液浓度在0.1%-0.5%范围内为宜。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186602930
联系人邮箱:mcskjk@126.com
 
 
单位名称:上海市林业总站
推荐单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8.6 2012.5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
成果简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参照引进的粉碎机开展了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目前已研制样机3台,主要以上海地区瓜菜大棚主产的茄果类硬茎秆(藤蔓)为加工对象,研制的样机具有小型化、便携化(或车载式)、加工精度可调节的特点,便于农业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66771493
联系人邮箱:keji@linye.sh.cn
 
 
单位名称: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青海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1.3 2012.3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单位以提取沙棘果油后的沙棘籽粕为原料,完成了研究生物转化法制备沙棘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生产优质的沙棘膳食纤维原料产品。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大都市,亚健康的人群逐渐增加,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人民健康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民越来越注意自身的健康保健,这些都为本课题研究的沙棘膳食纤维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成果转让联系人:李刚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0971-5317674
联系人邮箱:rcj2002@163.com
 
 
 
 
 
 
单位名称: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安徽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开展板栗与茶树复合经营、杨树与小麦复合经营等安徽省典型复合模式以及林下药用植物选择等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他人研究结果,从上层林木、下层生物和土壤管理等三个层面总结出林农复合持续经营配套技术,包括密度或配置方式调整、树型培育、病虫害防治等上层林木配套技术,药用植物的选择、禽类系统防疫、菌棒灭菌等下层生物配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间种轮作、环山整水平梯带等土壤管理技术。根据安徽省五大区域内林农复合模式发展特点,对各个区域内主要推广模式采取相应的优化技术措施,各模式优化推广规模从7hm2200hm2,各模式优化后短期建设成效表现不一,优化后各模式综合效益指数增幅为0.778.1%。据统计,项目实施以来,已在全省五大区域优化推广杨树-鸡、杨树-杞柳、板栗-茶及毛竹-竹荪等18种复合模式,辐射推广面涉及到利辛等16个县,推广规模达784hm2,总产值为5831.9万元,纯收益为2557.0万元。下一步要加大林农复合持续经营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有利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林业经济转型升级,还促进林业农业协调发展、农民增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林农复合持续经营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1385511539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工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1.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先进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探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循环经济的具体内涵、作用机理、循环经济发展适宜模式。探讨FAHP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林业科研中的作用,构建黑龙江森工林区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选取苇河林业局为目标林区进行实证研究,对该林业局进行循环经济模式优选和试点工作,利用FAHP模型全面分析森工林区循环经济各方面影响因子,进行指标评估和定级。分析循环经济链条中尚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和发展策略,设计属于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的循环经济动态策略库。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首次将FAHP模型应用于林区循环经济指标评价方面。(2)首次提出黑龙江森工林区循环经济发展优选模式。(3)首次确定黑龙江森工林区循环经济发展策略,集成诸方面的发展策略,为林业决策单位提供参考。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13936340968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上海市林业总站
推荐单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1 2010.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组经近一年的辛勤工作,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及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52家养护工作较好的基层林业养护社,开展了公益林养护工作要素内容的预调研,总结基层意见后,又在全市83家林业养护单位组织了现场正式调查,并多次组织郊区10个区(县)林业技术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最终完成了项目制定的各项考核指标。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15661757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上海市林业总站
推荐单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1.6 2011.12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组经近一年的辛勤工作,通过采用对全市78家林业养护单位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形成了《生态公益林养护定额》初稿,然后通过组织9家基层单位进行测算,并充分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经反复的修改、调整,最终形成了《上海市生态公益林养护预算定额》、《上海市生态公益林养护概算定额》和《上海市生态公益林养护年度经费概算定额》三份定额及配套软件,经相关专家的评审、认证,获得通过,最终完成了项目计划任务书的各项考核指标。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156617570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河南省林业产业发展中心
    推荐单位:河南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6 2012.6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该项目以基层林农需求为研究视角,以整个河南省的林业技术支持体系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理论,采用分类法、比较法、列表法、图解法等多种方法,力求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国际与国内相结合、普遍调查与典型案例相结合。通过发放调查表、调查问卷,现场调研等形式了解"两体系"建设现状与林农对林业社会化服务和林业技术服务的具体需求,得到了最新的、全面的、系统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通过深入剖析林农对林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与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对河南省林业技术支持体系、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林业金融保险服务能力、林业流通市场、林业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度解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理顺了河南加快"两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基本原则,并提出如下发展对策与建议。应尽快编制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增加财政支持,加大对公益性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抓紧恢复林业重点县的单独设置的乡镇林业工作站;集体林30万亩以上的林业大县要积极组建规范的林权管理中心;以林业专业合作社为重点来培育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银行、保险、林业、财政等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构建基于林农需求的林业技术推广交互式立体网络平台。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371-65955561
    联系人邮箱:henanlinyeppo@yeah.net
 
 
单位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推荐单位:广西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1
成果水平: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整合了专家资源、网络资源、科技资源,开发了科普作品,多形式组织开展了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了先进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作的长效机制,对全面提升我区青少年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素质将产生深远影响。“广西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科普图书创作”围绕林业各类知识,出版了收录实用技术14种的《广西林业实用技术图解》,印数超过3000册。项目材料齐全,项目经费使用合理。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771-2319815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10.2 2012.10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系统按有关的技术规程和行业标准研发而成,能高效、精准地完成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占用征收林地设计工作,实现占用征收林地设计标准化、规范化。为全省经济建设发展服务,切实保障资源所有者合法权益,为各级政府林地主管部门审核审批占用征收林地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2489711316
联系人邮箱:jczx200611@126.com
 
 
单位名称: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
推荐单位:辽宁省林业厅
研究起止时间:2008.1 2012.10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该项目经5年试验、示范、推广,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综合经济效果显著,林下种植中草药、牧草产出、养鸡产出、用材林增蓄积产出、经济林增产产出四项合计产出159,857万元,项目全程累计投入资金(含人工费)54,300万元: 项目纯经济效益105,575万元,项目累计投入产出比为1:2.94。应用前景广阔。该项研究选题正确,试验设计科学,技术路线合理,资料齐全完备,数据翔实可靠。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合作转化
联系人电话:024-23447917
联系人邮箱: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7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一般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在原有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完善的、方便的、快捷的管理平台。使新的管理平台更加人性化,更加合理,实现科技项目从申报到审批等各个工作环节的畅通高效运行。实现科技项目单位与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在集中的科技项目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上,提供"多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实现网络化信息共享、传递。将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搬到网络上来,那么不仅实现网上办公,而且做到时时处理数据,时时反馈意见,时时沟通,避免造假现象的发生。和以往相比,使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还引入了一些新的机制和内容。如在项目立项、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广泛引入的专家咨询评审机制,使专家和管理机构在评估评审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另外,还明确了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承担者的职责,加强综合计划管理部门、科技经费管理部门等对项目管理和实施的监督检查。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186602243
    联系人邮箱:59130273@163.com
 
 
单位名称: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
研究起止时间:2009.1 2013.12
成果水平:国内一般
成果应用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应用状态: 
成果简介:
本课题以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及灰色系统为理论工具,建立了以科技创新能力为一级指标的科技能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模型,且逐步改进模型,首次引入了可持续创新能力这一概念,进而从发展的角度对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以黑龙江省统计局统计年鉴(2001-2010年)中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量化和关联性分析,对黑龙江省科研院所的发展给出了一定建设性的建议。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 
联系人电话:0451-86602243
联系人邮箱:zhangsulky@126.com
 
 
单位名称: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
推荐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研究起止时间:2010.1 2012.12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
成果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应用状态:产业化应用
成果简介:
本成果通过先导示范推进蜂业产业化发展,打造和延长具有首都特色的蜂产业链,建设蜂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实现龙头企业26.4%效益增长;研发新型蜂产品深加工产品2大类7个品种;在4个养蜂场开展中草药防治爬蜂病试验800群;引进示范熊蜂等授粉蜂种,示范授粉600;在密云县建立抗螨饲养及有机蜂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示范蜂群1万群;组织蜂农技术培训20;引进蜜蜂优良品种(系)3种,示范西方蜜蜂1.1万群;在密云县建立1个蜜蜂生态观光与科技示范园。形成了高端研发,品牌服务和营销管理在京,辐射引导在外的服务模式,实现辐射带动周边乃至全国的蜂产业发展。本成果申请国家专利5项,制定北京市地方标准3项,制作蜜蜂授粉技术光盘一套,出版发行蜂产品知识书籍一册,发表学术论文6篇,取得了国内领先的技术研究成果。本成果立足生态涵养区经济发展,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主体,以科技为核心,创立低碳养蜂、低碳生产加工的"双低碳"蜂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产学研企结合,实现了蜂产业同旅游观光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企业增产增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成果转让联系人: 
转化方式:自我转化
联系人电话:13426290463
联系人邮箱:150488276@qq.com